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6658415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东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山东卷) 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9C【解析】此题难度为易,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山东卷)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 B C D10B【解析】此题难度为偏难

2、,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16世纪晚期”、“地多烟草、木棉”、“ 转卖四方”可依次确定四个选项的取舍。(山东卷)11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11C【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双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的文字信息中“借热情规划商情”与“天下兴亡让四方”可以看出“实业”和“救国”之意。(山东卷)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

3、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12B 【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双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沪平通车至济南”和“津浦客车通车至沧州”、“ 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说明平津形势紧张。然后最好用排除法筛选选项较好。(山东卷)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

4、51年 B19531955年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13D【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一是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情况综合比较各项,最可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卷)1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4A 【解析】此题难度为易,考查用多点论据支撑一个论点的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也可根据各项直接确定答案。(山东卷

5、)1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15D 【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双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20世纪30年代初”“ 技术决定一切”特别是联系其时间可以得出D项。(山东卷)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16B 【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双点有效信

6、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 和平共处原则”可以确定答案。第卷(山东卷)27.(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三字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

7、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8、(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解析】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易,考查直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儒家主要思想可以主要从材料“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等关键词中领会概括。第二问难度为中,考查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历史学科的高级思维能力。答案的设计可以从“对思想文化”“对政治”“对经济”的视角,也可以从“思想意义(内容上)”“实践意义”或者其他的思路上解决,解答时只要不跑题即可。这一点在高考评分补充说明中肯定有所补充。第二

9、题难度为中,考查学生根据历史阶段特征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到题干中的时间“1543年”为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的答案肯定围绕人文主义解答,科学领域的解答同样考虑当时的近代自然科学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关系也容易解答。该题至关重要的一步是搞清楚历史阶段特征。第三题难度为易,虽然也是考查学生根据历史阶段特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该题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属于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中可以认识到的问题。第四题难度为中,是开放性命题,关键要注意搞清楚“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的含义及其关系。【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

10、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4)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山东卷)29(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

11、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 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们抗争示意图。(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4分)(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3分)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4分)【解析】第一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图片资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变化”“趋势”“发展性”“心特点”类的试题似乎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点,问题一是出在对标题术语 理解上,二是思维方法和能力上,

12、三在训练的量上有限。本题在观察图片基础上,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有关史实,从空间上和程度上概括。但学生较难从程度上考虑问题。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易,抓住解题关键词“道路”两字,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较易得出,虽然学生的解答未必很有思想上的自我指导性。第二问难度为偏难,要求答出五四运动的“新贡献”,实际上是与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相比的新发展(内容上和影响上)。这里评分补充说明应该对答案第一点考虑这几种答案的合理性“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领导)”“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奠基”;第二点应该考虑答“追求真理”或“求是”精神的合理性。【参考答案】(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

13、由沿海深入内地;由经济侵略到政治军事控制。(2)义和团的道路:扶清灭洋(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辛亥革命的道理:民主共和(或“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五四运动的新贡献: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山东卷)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

14、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解析】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中,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政治方面,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但答案部分我觉得应该表述为“必须较彻底地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似乎更科学。第二问难度为易,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该题的设问在烟台市二练中已有类似表述),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但该题的设问上似乎不很严谨,如果改我“戊戌变法

15、未能“打破鸡蛋”的原因是什么?”才能使学生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第二题难度为易,考查了基本知识中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参考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山东卷)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