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上传人:图*** 文档编号:36657381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同志们: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执行者,其领导能力特别是政治功能

2、和组织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战斗堡垒,能够充分激发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今天,我就如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大家交流3个方面的问题:一、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对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使命、任务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始终高度重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

3、领导地位,为新时代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强化意识: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始终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得到重视、解决得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好,各方面工作就主动;反过来被忽视、解决得不好,经济社会大局就会受影响,全局工作就被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4、”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夯基提质: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通过加强党对农村

5、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全方位领导,构建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实现。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健全的组织体系去实现,要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其中重要措施就是要强化党的农村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明确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的职责,完善农村工作的考核监督机制。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制度建设必须贯穿其中,既要发挥好制度的约束作用,又要发挥好制度的激励作用,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6、报告制度等,以务实有效的制度安排,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重农强农的行动优势。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三农”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一定要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真正把农业农村工作统筹抓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合力。关键抓手:牵住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领头雁、排头兵,农村

7、基层党组织强不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千条万条农村政策能否落地见效,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能否坚如磐石。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建立覆盖全面、功能齐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植党在农村的根基;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支持保障力度,既要推动更多的资源向乡镇和村下沉,又要切实减轻基层组织负担,层层传导关爱,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二、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

8、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农业农村相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在农村执政、动员群众的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保证党中央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党在农村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进军的关键历史时期,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突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执政根基,政治属性是根本属

9、性,政治领导功能是其“灵魂”,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如何体现,首先看政治功能发挥得好不好,在社会基层的政治领导力强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政治领导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农村基层组织用党的创新理论高度统一和巩固起来,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和健全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村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确保党组织实施有效领导,坚决防止村级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创新组织形式,提升组织覆盖力。党组织有

10、没有力量,关键在于组织体系建设是否严密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的人口、产业、就业、治理结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新的挑战。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注重乡村党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与创新,大力提升党组织覆盖力,这是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一是实现有效覆盖。扫除组织和工作覆盖的“盲区”和“空白点”,形式上实现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活动上实现从“偏于形式”到“突出作用”的转变。二是创新设置方式。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互动日益加强、农村党员就业形式多样化以及党员流动性

11、增强的趋势,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切实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农村的覆盖面,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有效延伸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角落。三是激发支部活力。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政治导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实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实到支部,使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践行初心使命,提升群众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

12、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开宗明义提出“三个务必”,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影响最大。党的初心和使命,最终要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一是树牢群众观点。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二是维护群众利益。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之源,要把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回应群众对切身利益的诉

13、求,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坚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执行群众纪律。强化纪律意识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唯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才能够真正让基层党组织获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向“四风”问题开刀,向不良风气宣战,推动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对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问题要切实整治、严肃查处。党建引领振兴,提升发展推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要

14、坚持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我国脱贫攻坚基本完成后,“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着力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就是以党建有效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更好地激发农村基层活力,推动农村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振兴,努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立村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二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

15、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不代替农民选择,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努力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是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动员激励,提升社会号召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最广大群众组织起来,最广泛最有

16、效地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发挥“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提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社会号召力,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大力选拔政治素质好、干事本领高、带富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选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二是发挥广大农村党员模范作用。对人民群众而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强大号召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牢记身份,在思想交流中传递正能量,在日常工作中创先争优,在急难险重中冲锋在第一线最前沿,汇聚战胜困难的强大合力。三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及时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关心党员,帮助党员,层层传导关爱,让广大党员深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及时反映群众心声,维护群众利益,以真抓实干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严管干部队伍,提升自我革新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