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366573769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31(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片段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鯨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

2、一宦者卧/B.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

3、,岭南瘴病,兵运难继,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竟不讨之。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虽有镇守,终是空虚。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 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

4、”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岭表,即岭南。古人认为五岭以南处于中原之外,所以也称岭外。如苏轼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B.表疏,泛指臣子呈给皇帝的奏章,表重在进言说事,如陈情表;疏重在分条说明情况,如谏太宗十思疏。C.监国,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指皇帝外出时,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D.万乘,文中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辆,故称天子为“万乘”,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的“万乘”意义相同。(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若遣使,分明

5、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 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

6、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遗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

7、。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廷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艺名。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

8、杀。(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移镇陇右。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在泰州累年,边民怀惠,华戎宁息。潞王镇凤翔,不禀朝旨,致书于诸帅,言:“贼臣乱政,属先帝疾笃,迎立嗣君,以致残害骨肉,摇动藩垣。惧先人基业,忽焉坠地,故誓心入朝,以除君侧,事济之后,谢病归藩。”令推官郝昭以檄起兵。潞王至昭应,前锋执 思同来献。潞王让之曰:“贼臣倾我国家,残害骨肉。尔何首鼠两端,今日之罪,其可逃乎?”思同曰:“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

9、 以答殊遇。潞王为之改容欲用之。潞王入长安时,尹晖尽得思同家财,故尤恶之,与潞王心腹刘延朗亟言之。属王醉,不待报,杀思同并其子德胜。潞王醒,召思同,左右报已诛之矣。潞王怒延朗,累日嗟惜之。 (旧五代史王思同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贼臣乱政,属先帝疾笃,迎立嗣君,以致残害骨肉,摇动藩垣。(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尔何首鼠两端,今日之罪,其可逃乎?与潞王心腹刘延朗亟言之。属王醉,不待报,杀思同并其子德胜。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挖空训练】沛公如厕,麾(招呼,招手)樊哙去(离开)。是日(这天)微(如果没有)樊哙奔入营谯让

10、(责备,责骂)项羽,沛公事几殆(危险)。先鯨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讨厌)见人卧禁中(宫中)诏(下诏)户者(守门的人)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推开门)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起事)(于)丰、沛(状语后置),定天下,何其(多么,怎么那样)壮(壮举)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疲乏,困顿)也!且陛下病甚(严重,厉害),大臣震恐(惊慌失措),不见臣等计事(讨论大事),顾(难道)独(只)与一宦者绝(诀别)乎!且陛下独(难道)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参考答案】(1)解析 “见人”属于动宾短语做动词“恶”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上”是“独枕

11、”的主语,且前一句中,“随”是动词,主语是“大臣”,宾语是“之”,主谓宾俱全,应在“之”和“上”之间断开,排除D项。答案C(2)解析 采分关键点:微:(如果)没有。谯让:责备。殆:危险。且:况且。甚:厉害,严重。顾:难道,表反问。答案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参考译文】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招呼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黯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

12、他。群臣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樊哙竟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二、【挖空训练】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统帅)冯盎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派遣,调动)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中国初(刚)定,疮痍(创伤,比喻遭受战争)未复,岭南瘴病(恶性

13、疟疾,传染病),兵运难继,若不如意(符合心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如果)反,即须及(趁着)中国未宁,交结(相互勾结)远人,分兵断险(占据,截断险要之处),破(打破,攻破)掠(掳掠,抢夺)州县,署(安排,部署)置官司。何因(为什么)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今若(如果)遣使,分明(明确清楚)晓谕(清楚明白地告诉),必不劳(劳烦)师旅(军队),自致(使来)阙庭(宫廷)。”太宗从之,岭表(岭南)悉定。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泛指臣子呈给皇帝的奏章,表重在进言说事)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形容极

14、其好战),未有不亡者也。隋主亦必(一定)欲取(攻破)高丽,频年(战役不断)劳役,人不胜(禁得起,能承受)怨,遂死于匹夫(平常人)之手。朕今见此,岂得辄(便,就)即发兵?”竟(最终)不讨之。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尉迟敬德奏言:“车驾(代指陛下)若(如果)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虽有镇守,终是空虚。且边隅(边境,边远)小国,不足亲劳(烦劳)万乘(指天子)。伏(敬辞,多用于臣对君奏言)请委(委托,托付)之良将,自可应时(立刻,即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认为正确,肯定)之。【参考答案】(1)解析 D项,“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的万乘意义相同”错,“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

15、”指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答案D(2)解析 采分关键点:晓谕:清楚明白地告诉。劳:劳烦。致:使来。必:一定。频年:连年。胜:能承受,禁得起。答案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大军,就会使他们自己来归顺朝廷。隋炀帝也一定要攻破高丽,多年征战劳役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他终于死于小人之手。【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岭南各州县上奏告发高州统帅冯盎起兵反叛。唐太宗下诏令让将军蔺暮调动几十个州的士兵讨伐。魏征进谏说:“中原刚刚获得太平,人民遭受战乱未曾平复,岭南地区又多瘴疗,士兵行军非常困难,如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后悔就来不及了。并且冯盎如果真的造反,可以趁中原地区没有平定之时,勾结南方少数民族,分兵据守险要之地,攻城略地,设置州府。为何这么多年一直都有人上奏告他叛乱,却不见他的军队攻出岭南呢?这就是反叛的形势还没有形成,不要兴师动众。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大军,就会使他们自己来归顺朝廷。”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岭南地区全都安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