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6657371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

2、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A废除奴隶制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C建立郡县制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3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4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5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

3、“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科学技术的进步B君主专制的实行C北方政局的稳定D江南地区的开发7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剧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为()A王昭君B文成公主C武则天D金城公主8当

4、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9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A推行了行省制度B沿用了科举制度C加强了边疆治理D废除了丞相制度10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

5、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1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辛丑条约的危害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121881年,清政府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建成唐胥铁路,后来铁路两端不断延伸,到1894年扩建成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弥补了北方多条水系互相平行、无法联通的缺憾。这

6、说明()A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出现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洋务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31890年,已是举人的梁启超对康有为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行为与见解十分钦佩,于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拜还是秀才的康有为为师。从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共同()A走上维新变法之路B撰写资政新篇C创建了中国同盟会D提出“扶清灭洋”14下图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辛亥革命创造的有利条件B五四运动范围的扩大C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D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15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第10课女子

7、的能力、第28课兄弟们!想想看,还有第16课陈独秀的演讲词劳动者底觉悟。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义务教育全面普及1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湘赣边界,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该精神是()A大庆精神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D延安精神17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发表文章说,从1935年起,“民族解放大学校”已经开学,这个大学没有围墙,学生至少也有四万万,学校功课只有一门,叫“民族解放教学做”,等到一切失地收回,就举行毕业典礼。这表明,陶行知意在(

8、)A改变传统社会习俗B鼓励兴办新式学校C号召全体国民积极抗日D呼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81949年国民党败退之际,广州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护厂护校斗争,保护城市公共设施,还日夜赶制五星红旗。这表明,广州人民()A热切期盼解放B提倡文学革命C声援南昌起义D支持抗美援朝19以下是某同学撰写的演讲稿提纲:从“吃饱”到“吃好”从小瓦房到大楼房从样式单调到丰富多彩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王国”据此判断,该演讲稿的标题是()A海峡两岸的交往B航天事业的发展C新时代强军之路D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下图为古埃及的壁画: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 劳动者在扬场,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这些

9、壁画反映了古埃及()A种姓制度的建立B农业生产的状况C统治区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实行21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C获得免除赋税特权D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221415世纪,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认识到,他们的学问不应仅限于研究古代经典的理论知识,还要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一认识()A带有“神权至上”色彩B推动罗马帝国建立C意图复兴古典文化D具有人文主义特点23以下是日本某学者在19世纪中期提出的部分观点:“国家的富强,在于贸易

10、的发达”“脱亚入欧”“官民调和”“当今之急固属富国强兵,然富国强兵之本,唯在专心培育人才”这些观点在日本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了()A大化改新B锁国时代到来C明治维新D彼得一世改革24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时致词说,各位到延安时,正遇着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其影响不仅在欧洲,而且将及于太平洋与中国。”可见,第二战场的开辟()A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B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促进了欧洲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D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计划实施25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殖民者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他们宣称“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优越”的时代一

11、去不复返了。下列史事可以证明该学者观点的是()A“三角贸易”B美国的独立C“光荣革命”D“非洲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26货币与贸易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统计 时间使用的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宝钞白银其他合计洪武年间1368-13987张1张 8张永乐年间1403-142415张 1张16张宣德年间1426-14354张 13张17张正统年间1436-1449 17张31张48张景泰年间1450-1456 10张2张12张成化年间1465-1487 32张 32张(注:宝钞为

12、明代发行的纸币)摘编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材料二 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造大明宝钞,规定一贯宝钞折白银一两,不允许以金银直接交易,“违者治罪”。到了宣德末年,银一两可抵宝钞千余贯。正统元年开始,明政府把江南地区的赋税一概折银征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运往京城。景泰三年,在京文武官吏的俸禄一律按市价给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三 明朝晚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其中,西班牙找到的从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的航路,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运至马尼拉。此后,美

13、洲白银陆续流入中国。据学者保守估计,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一百年间,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中主要通货的变化,并运用材料二加以解释。(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7照片是历史的定格,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照片及说明 照片一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丰台区东管头乡农民办理加入合作社手续照片二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照片三1973年,袁隆平(左二)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照片四1984年国庆节,群众游行队伍中的“联产承包好”彩车照片五_照片六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照片五的说明。(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幅相互关联的历史照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学校将举办科技节活动,你们小组承担了部分筹备工作,请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 整理资料】材料一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