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36657369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第1—14课)(共2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论述题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两次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小明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两次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倾销商品,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棉纺织品逐渐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的纺织业受到冲击逐渐

2、破产,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农产品商品化,服务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土地所有者开始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逐渐面向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割占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播从根本上动摇

3、了中国人的“自我中心”观念,国人开始被迫“向外看”并逐步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和民族危亡的境地。 林则徐“探访夷情”,组织编译四洲志,促进了一些先进中国人的觉醒。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激发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请为小明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两次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2.某历史社团成员对文物回归问题进行分组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之殇】第一小组:收集流失海外的文物图片,制作“流失文物图片展板。【回归之路】第二小组:讲述

4、部分海外文物回归情况。【盛世重光】所有成员:围绕“流失文物回归“现象展开讨论。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途径。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开展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3.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

5、围。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二 (1)材料一所述,“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是指哪两场战争?材料二的事件,共同体现了什么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4.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根据图中提示以天国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写出上图提示词中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写出该运动的性质及影响。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250字左右,成文。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为实现中国近代化而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的中国人中,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容闳的策划、组织、领导下,自1872年至

6、1875年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据粗略统计,这批留学生后来在中国从事海洋和航运业的有28人,还有9人任军舰舰长;从事铁路工作的有16人,有建设京张铁路的杰出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大多数留学生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和沟通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成为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生力军。摘编自胡波、林有能容闳与中国近代化(1)根据材料,指出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源自哪个运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题对图片反映的运动进行简要介绍并做出评价。(要求:史实准确,表

7、述流畅,100200字。)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时期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辩”,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它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洋务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为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开辟了道路。在“西用”的指引下,洋务运动掀起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摘编自王哲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语境的合理诉求(1)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8、”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相关史实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午战前洋务派的当权者对西方殖民主义者一直抱有幻想,李鸿章也认为“洋人所图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地也”。基于此,洋务派形成一条委曲求全的妥协外交路线。 1894年9月下旬,清政府请求英、俄、美、德、法五国进行联合调停,结果因列强各有打算而受挫。11月,清政府又派天津海关总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赴日议和,但日本以德璀琳为非交战国使节,拒绝与之议和。1895年2月,威海卫失守,光绪皇帝下旨:“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4月10日,日本以战争再起和进攻

9、北京相威胁,李鸿章及时电奏:“事关重大,若照允,则京师可保,否则不堪设想。”光绪皇帝不得不传旨李鸿章:“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伊藤博文等签订马关条约。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鸿章与马关条约请阅读材料,提取其中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9.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首先,中国幅员辽

10、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九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步受到约来: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因此也就毫无奇怪,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变革指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个影响国家发展因素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11、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教材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13.阅读材料,回管问题.条约内容南京条约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2.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2、,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3.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天津条约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2、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5、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马关条约1、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

13、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辛丑条约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鲁迅写道:“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世, 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

14、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周恩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功绩。也有缺点。毛泽东:“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掉,死而后已。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夫。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评价孙中山及其活动”的主题,自选角度,提炼-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的历史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人物观点陈旭麓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毛泽东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