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6657363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1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云”、“我”或“榆堤”)。2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5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81cm、17.56cm、17.56cm,该铅笔的长度是 cm,也就是 m。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4请从声音特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喊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 不同;把鼓面绷紧些,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鼓面发声时的 ;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2、 不同;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到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增大了入耳声音的 。5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测量的准确值为 cm;由乙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cm。6如图是帆船正在激烈比赛的情景,若甲、乙两帆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船的速度之比为 。 7如图某汽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BC段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A段的速度,第8s时汽车相对于地面 (填“运动”或“静止”),汽车在520s阶段内的平均速度是 km/h。 8如图所示,身高1.60m的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若她远离平

3、面镜0.5m,镜中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m;这时冬冬离她的像 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0.5m处,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9如图所示,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30,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5后,此时反射角大小是 。10回顾声现象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的过程中,现象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稀薄,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2)在观察“会跳舞的烛焰”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此现象说明 ;还能说明 。二、综合题11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放信号,(海水中声速是每秒1500m),则(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km? (2)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什么?三、作图题12如图所示烛焰上有一发光点A,画出A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四、单选题13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5、()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14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1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C正常人1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D课桌的高度为1.2m16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学校路段禁止鸣笛B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17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无法看到山背后的路况B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

6、光线可判断物体的远近C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D木匠检查木板是否平直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着木板长度的方向看去18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9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速度是20m/s,然后以18km/h的速度逆流返回原地,则小船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8.95 m/sB15m/sC12.5m/sD8m/s20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图甲: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图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C图丙:改变

7、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D图丁: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21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22如图所示,小区箱式电梯门的内侧不锈钢面可以成像。当乘梯人乘坐电梯到达相应楼层后,电梯门向左右两侧平推打开,若人保持不动,其在两侧电梯门中所成的像() A随着门的打开而分开,但像依然是完整的B像的位置不随门的打开而改变,两像完全重合C两个门中的像不再完整,合起来是完整的像D随着门的打开,两个像都会变小五、实验题2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

8、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 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4)如图符合小车沿斜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运动是 _。 ABCD24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

9、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六、计算题25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若车辆半小时后就到达了华蓥山游客中心,他们超速了吗?请计算说明;(2)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10、,车辆从标志牌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需要多少min?26如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常州南京到站时间10331145发车时间091510351150停留时间2分钟5分钟里程/km0180300(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火车长1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完全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求此隧道的长度。 272021年12月22日,常州发生4.2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S波的传播速度是。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探测到P波、于当日探测到S波,问:(1)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2)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11、?1我217.57;0.17573振动;空气4响度;音调;音色;响度53;3.156297小于;静止;0.368等于;5;能95510(1)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1(1)解: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由 可得,该处的海深 (2)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213B14B15B16B17C18B19D20C21C22B23(1)(2)减小(3)3;80.0;0.16(4)C24(1)等于;可逆(2)不能;同一平面内(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25(1)解:由图可知,标志牌到华蓥山的路程为 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用的时间为 车辆的速度为 所以他们超

12、速了。答:若车辆半小时后就到达了华蓥山游客中心,他们超速了;(2)解:由图中限速标志可知,车辆的最大速度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车辆从标志牌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需要最少时间为 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车辆从标志牌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需要45min。26(1)解列车从上海到南京耗时 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 答: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120km/h;(2)解火车的速度 火车通过隧道时所行驶的路程 隧道的长度 答:隧道的长度是1900m。27(1)解:假设地震位置离地震局距离为s,由题意可知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21h46min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46min09s探测到S波,说明走同样的距离s,S波用时比P波多2秒,故可得解得答:地震局距离震源有1.4104;(2)解:地震位置离地震局距离为,根据P波的传播速度是可得P波传递到地震局所需时间根据P波传递到地震局的时间为21h46min07s,可知地震发生的时间为21h46min05s。答: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21h46min05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