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6657352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共 10题,每题 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 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骏马奔驰B尘土飞扬C花香满园D水滴石穿2 射击项目是我国在奥运会上的夺金强项,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下列实例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空中出现彩虹B做手影游戏C照镜子正衣冠D用放大镜看指纹3 下列生活中的实例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用吸管喝牛奶B吸盘被紧压在平滑的墙上C用胶头滴管吸药液D潜水员在浅海中采集海参4 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 能省距离的是()A用筷子夹食物B用起子开瓶盖C利用定滑轮升国旗D起重机利用动滑轮

2、吊起重物5 下列装置中, 利用图示实验原理工作的是() A电烤箱B发电机C电风扇D电磁继电器6 “生命宝贵,安全第一”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连接家庭电路时,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B若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D更换灯泡时,没有断开电源开关7 摄影师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 在无人机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无人机的动能变大B无人机的重力势能不变C无人机的机械能不变D无人机的机械能变大8 如图所示, 一只碗放在水平餐桌上,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

3、对餐桌的压力B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受到的重力C碗对餐桌的压力和地面对餐桌的支持力D餐桌对地面的压力和餐桌对碗的支持力9 下列有关单位换算关系,不正确的是()A1Pa=1N/m2B1J=1NmC1J=1NsD1W=1J/s10 有一块手机用的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 3.7V,容量为 4000 mAh,它充满电后大约储存的电能为()A5.3104JB5.3107JC14.8JD14.8kWh二、多项选择题(满分15分,共5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 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1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对物理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太

4、空中没有空气,离得再近的航天员之间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飞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运用了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C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因为减小受力面积能减小压强D拉开的弓能将箭射出, 是因为动能可以转化为弹性势能12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 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物体带正电B甲物体带负电C乙物体带负电D乙物体带正电13通过嫁接等技术创新,国产大樱珠的甜度和口感不断提高。小海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国产大樱珠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量筒中加入30mL 的水

5、,再将大樱珠浸没其中, 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B大樱珠的质量是 13.2gC大樱珠的体积是 8cm3D大樱珠的密度是 1.6 kg/m31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1和S2,灯泡L1和L2均能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分析正确是()A只闭合S1,电压表可以测量出电源两端的电压B只闭合S1,电流表可以测量出通过L2的电流C先闭合S1,再闭合S2,L1的亮度不变D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不变15 某品牌电热水壶,部分参数如图所示,它正常工作245s,可将体积为2L、温度为20水加热到7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6、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2AB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电热丝的阻值约为26.9C电热水壶整个过程消耗的电能是4.41105JD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三、填空与作图题(满分20分,共4题)16 火,能带来温暖和光明。钻木取火,是将 能转化为内能,这是人类第一次学会使用自然力量;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做功和 两种方法,人们利用内能做功制成了热机;在设计和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提高效率,其积极意义有 (列举一条即可)。17 “若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看起来不深的池水,也不要贸然下去。 (1)如图所示,来自池底A点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 现象,岸上的人,当眼睛位于B处时,

7、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看去,感觉A升高到A的位置,即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2)请在图中画出上述现象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i。18 在水果中平行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甲所示,几个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 (1)图甲中的“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 ;(2)如图乙所示,将电压表接在西红柿电池两端,指针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则金属片B是这个电池的 极;(3)给图丙中的螺线管通电后,请标出螺线管的极性。19 高铁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1)复兴号动车组应用了自主开发的新型 EPM 隔音材料,同时列车还装有

8、双层真空玻璃,这些都是通过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入耳”)的方式来减弱噪声的;(2)动车组运行时消耗的电能属于 次能源,它通常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例如,电能可以由 能转化而来;(3)某列复兴号动车组共设置2500个传感器检测点,在动车行驶过程中,当某个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刻通过无线电波向相距300km的地面监控站发送信息,则在 秒后,地面监控站收到信息。已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4)某时段动车组以36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硬币可以静止竖立在列车窗台上。 该时段动车组的运行速度为 m/s;该时段动车组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

9、力F牵与受到的阻力F阻的大小关系为 ;请画出硬币静止在列车窗台时的受力示意图; 若动车组减速行驶时,硬币会向前滚动,这是因为硬币具有 。四、实验探究题(满分32分,共5题)20 小海在劳动课实践中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探究。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1)小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2)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被这样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

10、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同温度的水会 大量的热;(3)小海发现,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 ,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溅。21 在第一次天宫授课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悬在空中的水球,透过水球看到了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老师告诉小海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小海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探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当小海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的中心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此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 (选填“u2f”“

11、fu2f”或“u2f”“fu2f”或“uf”);(4)凸透镜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请列举一例: 。22 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比赛充满了智慧。冰壶比赛时, 运动员有时要不断地擦冰,这是为了改变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此,小兰和小海一起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 (1)小兰和小海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方式, 使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Ff1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的是图 的方式, 依据的是 知识;(2)按图甲的做法,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Ff2,发现 这说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换用

12、材料相同但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Ff3,发现 ,这说明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3)冰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地擦冰,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 摩擦的,目的是使冰壶在冰面上运动的距离更 一些。23 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实验中,杠杆在 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

13、: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 和力臂有关;(3)小海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进行了4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已填入表中,其中图丙是第4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请将杠杆右侧的阻力数值填入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202.00.1022.00.152.00.1532.00.151.50.2041.50.10 0.15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 F2l2;(4)小海与小兰对实验过程进行交流,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的钩码施力,会出现什么现象?于是他们共同进行了如图丁的探究。画出图丁中F1的动力臂l1 ; 多次改变拉力F1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杠杆平衡时,F1l1都是大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