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6655630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版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 构 计 算 书(项目编号:设计2023-XXX)目 录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1结 构 计 算 书11工程概述11.1概况11.2设计内容12设计依据、设计规范及计算软件22.1设计依据23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其他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23.1设计规范23.2计算软件24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34.1地形地貌34.2地质构造34.3地层岩性34.3.1岩土层特征34.3.2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44.4水文地质条件44.4.1地表水特征44.4.2地下水特征44.4.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54.4.4水文地质单元划分54.5不良地质现象54.6特殊

2、性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55设计参数66技术标准77结构计算77.11号边坡77.1.110-10剖面77.22号边坡107.2.136-36剖面107.33号边坡137.3.142-42剖面137.3.246-46剖面178结论:21II 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工业园区用地整治项目(五尊组团)结构计算书1 工程概述1.1 概况本项目位于合川区五尊-大石片区,本项目多个地块分布在城北大道和五思路交叉口附近,对外交通较为便捷。工程规模:本项目共4个地块,红线面积约为700亩。地块总填方92.8万方,地块总挖方99万方,考虑挖方1.15松散系数后弃方1万方,清表13.7万方,清淤6.3万方。

3、其中:1#地块红线面积约为300亩。地块总填方32.9万方,地块总挖方48.1万方,考虑挖方1.15松散系数后弃方11.9万方,清表6万方,清淤4.5万方。2#地块红线面积约为50亩。地块总填方13.7万方,地块总挖方0.02万方,考虑挖方1.15松散系数后缺方14.6万方,清表1万方,清淤0万方。3#地块红线面积约为110亩。地块总填方10.6万方,地块总挖方2.5万方,考虑挖方1.15松散系数后缺方10.8万方,清表2.2万方,清淤0.8万方。4#地块红线面积约为230亩。地块总填方35.6万方,地块总挖方48.4万方,考虑挖方1.15松散系数后弃方14.5万方,清表4.6万方,清淤1万方

4、。1.2 设计内容根据建设单位对该地块建设统筹安排,同时参考勘察报告,场平设计及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结合填挖性质,地层岩性及边坡高度,共有3处边坡属于166号文件规定的高边坡。本次边坡方案设计即为针对该高边坡的方案设计。表1.1边坡统计表编号边坡分段边坡位置边坡长度(m)最大坡高(m)立面面积(m2)岩土性质安全等级11号边坡:AB段 1#地块北侧450124027 填方边坡二级22号边坡:CD段4#地块西侧193121954 填方边坡二级33号边坡:EF段4#地块南侧155131415 填方边坡一级2 设计依据、设计规范及计算软件2.1 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与我

5、院签定的工程设计合同;2) 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地形图(重庆市勘测院,2023年5月数字化测图);3) 合川城北、南溪片区场平项目方案审查会议(2023年5月11日);4) 合川城北片区场平项目审查意见(2023年5月24日);5) 合川(城北片区)场平项目边坡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23.07);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其他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3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其他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3.1 设计规范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5)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0)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12)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3)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7、;14) 城市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3.2 计算软件(1)里正岩土分析软件7.0版。(2)规范公式计算表格。4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4.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拟建场地除2号地块高边坡范围南侧(在建钟家院街道路位置)处为修建道路及园区平场对地形进行人工改造外,其余地段保持了原始的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貌由斜坡及沟谷两种地貌单元组成。场地斜坡地形区以旱地为主,坡面植被较发育,山丘呈浑圆状,山丘斜坡坡角一般1025,局部基岩露头区坡角3050,部分因人类工程活动形成坡度陡峭的岩石露头。沟谷地带多以稻田及鱼塘为主,地形坡度较平缓,坡角一般510。最高点位于东南侧

8、,高程为290.09m;最低点位于斑竹院街终点一带,高程为272.70m;相对高差约为17.39m,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4.2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野外调查查明,项目场地位于沥鼻峡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20330912(优势产状32010)。层面平直,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营力作用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据现场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岩体发育构造裂隙如下:根据道路起点附近基岩露头裂隙调查结果,拟建道路沿线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裂隙特征描述如下:裂隙1:产状为2052237080(优势产状21570),裂面较平整,局部张开1-2mm,偶见泥质充填,间距1

9、-2m,延伸长2-4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2:产状为1061326578(优势产状12065),裂面较平整,局部张开1-3mm,偶见泥质充填,间距0.5-1m,延伸长1-3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4.3 地层岩性4.3.1 岩土层特征场内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第四系残坡积(Q4)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和砂岩。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场地岩土特征一览表编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1-0Q4 el+dl淤泥质粉质黏土1.04.0灰黑色、褐灰色,有臭味,含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手触有弹

10、性和海绵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塑软塑状;欠固结,灵敏度中高,高压缩性土,强度较低, 冲洪积成因。主要分布在冲沟地形的鱼塘及水田区域表层。2-0Q4ml素填土0.58.0杂色。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等组成。碎石块含量约1030%,粒径一般50250mm,最大粒径可达350mm。主要分布于2号地块高边坡范围南侧(在建钟家院街道路位置),为园区平场区域的随机抛填土,回填年限约2年,未被污染。本次钻探揭露厚度约012.9m。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存在厚度0.10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由于该层较薄,土质较软,且受地下水、钻探扰动影响,取芯

11、不明显。3-0Q4el+dl粉质黏土0.58.2褐灰色,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的角砾,絮状结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可塑硬塑状;场地内大面积分布,但厚度分布不均,变化较大,斜坡地形其厚度较薄,冲沟地形内其厚度较大。本次钻探揭露厚度约0.411.0m。4-0J2s-Sm砂质泥岩红褐色、紫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并夹砂质夹层或团块或薄层状砂岩。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锤击声哑。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为本次勘察范围内主要岩层。4.3.2 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

12、带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并结合老地形图分析,基岩面埋深012.9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起伏,倾角一般1030,场地基岩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一般1.05.7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均匀性较好。4.4 水文地质条件4.4.1 地表水特征本项目场区内及周边存在对拟建工程产生影响的地表水体,地表水体主要为场地内的鱼塘、稻田,其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4.4.2 地下水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

13、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原始沟谷沟心位置的粉质黏土和人工填土层,以上层滞水形式存在,水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勘察期间水位由西南向东北随原始沟谷地形逐渐抬升,为251.3m281.5m。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基岩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综合沿线相邻场地勘察成果及地区经验,孔隙裂隙水一般为区域性潜水或局部承压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根据已有的以往的

14、资料和本次勘察,场地内地下水动态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呈同步化特点;地下水位变动幅度一般1.0m5.0m。4.4.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接受原始冲沟来水、大气降雨、地下管网渗漏补给,下渗至岩土界面沿原始地貌沟谷向下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补给;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向低洼露头排泄,整体循环较缓慢。4.4.4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次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原则主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类型,地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藏与出露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同时应尽量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本项目场地都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场地周边原始地貌低洼处汇集后,最终汇入嘉陵江。4.5 不良地质现象通过本次勘察,拟建工程范围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壑、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也未发现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斜坡未见开裂变形,斜坡现状稳定。4.6 特殊性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场地内特殊岩土有: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风化岩及残积土。上述特殊岩土的特征、分布范围、厚度等详见2.4节。沿线岩土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