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

上传人:AZ****01 文档编号:36626699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45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大20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课件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干忠杨干忠 缪代文缪代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新编新编新编2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An Overview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An Overview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v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2、的党中央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有效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v市场中的微观主体企业和家庭参与市场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追求利润和收益的最大化,所涉及的是成本、利润、产量、工资收入、消费水平等微观经济变量;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主体政府参

3、与市场侧重于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总量及结构,如就业量、物价总水平、经济增长率、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另外,政府机构还担负着建立市场组织、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责。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重点问题重点问题v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并规范运行的内外部环境 v 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及企业如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v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 v 居民和家庭的最优消费决策 v 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变化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 v第二节 现代

4、企业制度 v第三节 居民和家庭的消费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外部条件(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 企业面向市场和依赖市场 v 企业产权关系明晰 v 企业经营机制充满活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外部条件(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 经济正常运行需

5、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但更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在我国,完善市场主体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塑企业产权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让企业成为市场中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 企业是指独立从事市场活动的经济单位,是发起、实施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活动的实际承担者。v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所有制划分,企业一般可分成三大类: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6、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一般性质是:v(1)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法人产权,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处理归自己所经营的财产,并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v(2)企业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v(3)企业既是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企业

7、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并规范运行的条件如下。v1.企业面向市场和依赖市场v(1)必须割断企业与政府的直接的行政依赖关系,使企业能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v(2)企业要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使企业及其职工的经济利益与反映其经济效益的利润挂钩。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2.企业产权关系明晰v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不清楚的、模糊的,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v(1)企业财产关系确立的理论基础不清楚,以不存在商

8、品货币关系的社会为理想目标,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大工厂。这种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模式,实际上把企业当作车间甚至班组,企业没有自己的财产,对财产的增值及亏损皆不负责,企业盈利全部上缴,企业的更新改造则不能及时而有效地进行,致使许多工厂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技术更新缓慢以至停滞。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2)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由国家安排,包括投资、生产、销售及分配。企业为了轻松地完成指令性计划,往往倾向于隐瞒生产能力,多占

9、生产要素,少领生产任务,同国家讨价还价;国家倾向于给企业压任务、增指标,强行增加计划任务,导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不规范、弹性大,企业既不能独立对其行为承担责任,也不考虑财产的增值与否。v(3)企业内利益关系模糊。企业盈亏与企业、企业职工关系不大,工资晋升往往采取以工龄为基准的办法,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只有收入攀比,没有生产上、经营上的竞争。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4)企业能生不能死,优胜劣汰被优劣

10、共存取代,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始终难以实现。企业之所以只能生不能死,就在于不存在企业产权,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国家对落后的和生产不景气的企业往往通过各种形式的优惠予以输血,进行扶植,实行“父爱主义”,最终使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v(5)全民资产的所有者现象。虽然说国家是全民资产的所有者,却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国有资产的代表或管理机构。在所有者虚置的同时,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和职能部门都成了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如部、委、厅、局以及行政性公司。这造成国有资产无人负责、无法负责,企业既是政府的又是部门的,每家企业都有众多的“婆婆”。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

11、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 总而言之,企业产权模糊淡化了利益机制,企业无法走向市场,生产要素的配置只能靠计划指令,使配置效果不佳。这表明企业产权明晰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v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产权界定清楚,实行企业的资产最终所有权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以经营单位的财产或法人财产对企业务负完全责任或有限责任,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

12、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 3.企业经营机制充满活力v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生产和交换活动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即动力、决策、协调和控制方式。v(1)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是指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源泉,由物质利益和精神激励构成。物质利益包括财产关系的物质利益(拥有财产和实际支配财产)和非财产关系的物质利益(工资、奖金、福利等)。精神激励包括正向激励(荣誉、称号、地位、事业成就感)和反向激励(风险承担、责任处分等)。v(2)决策机制。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对经营目标、发展规划和运行措施等做出抉择的机制。企业一般以市场需

13、求和市场价格为导向确定生产方向、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包括搞新产品开发,跨行业调整经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业并举等。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 v(3)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机制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节、生产调节和服务调节以及公共关系调节等。企业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设置各类部门,配备适当人员,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利用人财物,降低成本,以销定产,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都需要企业有灵敏的自我调节机制。v(4

14、)自我约束机制。自我约束机制是指企业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动。自我约束机制包括预算约束机制、收入分配约束机制、道德约束机制等。v(5)自我发展机制。自我发展机制是指企业具有创新(重视人员培养和新产品开发,采用新工艺、新原料、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等)的内在愿望和能力。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外部条件(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及规范运行的外部环境 v 市场信号有序化 v 良好的竞争环境 v 良好的信息传导环境v 完善的企

15、业产权保护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及规范运行的外部环境 v1.市场信号有序化v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用工方向和规模等均由价格、利率、工资等市场信号引导。v要使企业规范运行,市场信号就必须有序化,它包括:v(1)市场信号应是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综合作用下客观形成的。资金能够灵活融通、迅速周转;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适时更替;生产条件能够及时更新,技术能够交流、推广;产品能够自由流通。v(2)市场信号相互之间有序联动。价格、利

16、率、工资和供求共同作用、联动制约。如果市场信号失灵或扭曲,有的市场信号产生不符实际的放大功能,就难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建(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及规范运行的外部环境 v 2.良好的竞争环境v包括没有人为的价格控制或价格操纵,垄断被限制在少数公共物品和特殊行业范围内,工资、利率、汇率由市场竞争形成,以条条块块为特征的分割封锁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被消除,企业进出市场不存在障碍,经济和价格的大幅度忽高忽低的波动得到抑制,有限度的买方市场格局成为市场格局的常态,竞争中卖者难以向买者转嫁损失,等等。v政府信息咨询机构和决策机构要通过各种信息媒介和经济杠杆为企业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企业能尽快了解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中长期经济态势。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27 十月十月 2023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的构建运行主体的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