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567312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 一 单元单元(主题)走近科学背景分析课标要求1.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 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 简单分类。5.5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 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内容分析本单元设计了如下三课,包括第1课、第2课和第3课。第1课是科学真有趣。本课是小学科学的绪论课,也是小学生第一节正式的科学课。本课要有足够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科学问题想知道究竟的强烈好奇心。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通过学生参与有趣的科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惊奇感受和疑问。然后再介绍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会用到哪些学习方法。让

2、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是怎样进行科学活动的,知道在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安全。第2课是袋子里有什么。本课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判断的解暗箱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用眼观察是最常用的观察方法。除此之外,可以有选择地、有序地运用其他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时,要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第3课是相同与不同。本课是在学习了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表面光滑粗糙、软硬、气味、味道等,进行有顺序的观察与描述。在观察和识别物体外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类,主要是

3、比较物体外部特征的不同与相同。在学习描述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一些形容词语来丰富自己的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单元是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引导学生产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习和运用最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乐于动脑,喜欢探究具体的科学问题,喜欢在具体的科学情境中学习。科学学习的习惯需要逐渐培养,学习兴趣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保持,在动手学习活动中,要深入浅出的渗透逻辑思维方法。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1.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能够描述出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这种现象。

4、2.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3.学生能用比较丰富、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一些可观察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等。(二)科学思维1.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根据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通过动手实验进行验证,在科学探究中经常要用到观察、实验、制作、测量等学习方法。2.学生通过活动比较几种感觉器官的不同。3.能比较物体在可观察的特征方面的不同和相同。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按照自己的标准分类。(三)探究实践1.通过 “走进科学教室”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2.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学生初步具有利用五种感官来认识周围物

5、体的意识和能力。3.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物体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四)态度责任1.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乐于参与,积极思考,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遵守纪律。2.初步具有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倾听他人发言,有序的参与小组活动。3.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认真地听取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人体的五中感觉器官,并利用感觉器官认识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表面粗糙程度、软硬等特征,可以根据物体特征为物体简单分类。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感觉器官观察、识别、描述物体特征并简单分类。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作业设计规划

6、及作业内容课时备课课题1.科学真有趣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型新授课第 1、2 课时(共 2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第一节正式的科学课。本课要有足够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科学问题想知道究竟的强烈好奇心。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通过学生参与有趣的科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惊奇感受和疑问。然后再介绍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会用到哪些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是怎样进行科学活动的,知道在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安全。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课程的绪论课,重在调动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学生在幼儿园接触过科学。对于起始课,必须要学生感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能

7、够描述出磁铁能够吸引铁制品这种现象。2.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根据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通过动手实验进行验证,在科学探究中经常要用到观察、实验、制作、测量等学习方法。3.通过 “走进科学教室”的活动,学生了解科学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乐于参与,积极思考,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遵守纪律。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板书设计1.科学真有趣利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游戏结果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走进科学教室(一)熟悉科学教室1.带领学生进入教室,根据学生情况分组。(1)

8、知道自己的座位和同组组员(2)认识组员,知道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分工。2.参观科学教室,分区域简单介绍。3.观察物品摆放,提出要求。【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将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分为一组便于合作。(二)了解身边处处有科学1.学生说出自己对科学理解。2.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图片,与学生一起根据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1)教师展示航天图片并提问:我国的神舟飞船是怎样飞上天的?(2)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照片,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本领?(3)学生观察照片,说说他们正在干什么。(4)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总结:在我们的身边,有很

9、多科学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二、了解科学课谈话:科学是那么的神奇,让我们一起在今后的科学课堂上一点儿一点儿地揭开它们神奇的面纱。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科学课的学习呢?1.了解科学学习的常用方法教师适时出示一些照片,如学生在提问、观察、实验、考察、制作、查资料、讨论等。2.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谈话: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科学学习的一个主要形式。每个同学都有优点,大家应该互相学习优点,互相促进,为小组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3.提出纪律要求(1)学生说一说科学学习中的纪律要求。【预设】注意安全;在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要到处走动,不要乱用仪器,以免造成伤害,等等。(2)教师提出一些科学学习中的纪律要求

10、。【设计意图】让各小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分工,还可以有操作员、记录和汇报员、噪声控制员等。三、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做“钓鱼游戏”(1)谈话:要想揭开这些科学事物神秘的面纱,就要做实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钓鱼游戏”。(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玩“钓鱼游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尝试解决1.提问:鱼竿上的“鱼钩”是用什么做的?仔细观察。能被钓上来的“鱼”里面有什么?打开看看。2.组织学生汇报。【预设1】学生观察“鱼钩”后发现上面有磁铁(吸铁石),并根据经验推测“鱼”身体里有磁铁,然后打开验证。【预设2】学生观察“鱼钩”后根据钓鱼的结果进行分类,然后

11、打开验证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小鱼身上是否有铁做的东西是小鱼能否被钓上来的原因。3.谈话:大家觉得刚才的有趣吧?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明确要求:不能把手或者工具伸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出来。4.学生活动后汇报,引导学生清晰完整地进行表达。5.整理器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三、交流提炼1.通过两个有趣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吸铁石的学名叫做磁铁,通过游戏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制的物品,也能隔着物品吸引铁制的物品。【设计意图】观察磁铁,了解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四、有效迁移1.说一说你的收获。2.思考:磁铁还有哪些新的玩法?【设计意图】发散思维,把课上的研究活动延伸到课后。作业

12、布置课后探究:磁铁还有哪些新的玩法?把新的玩法记录下来。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2.袋子里有什么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共 1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判断的解暗箱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用眼观察是最常用的观察方法。除此之外,可以有选择地、有序地运用其他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时,要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学情分析观察是科学课学习伊始主要的学习内容之- 。要进行观察就离不开人的感觉器官,只有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才能获行得许多

13、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目标1.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2.学生通过活动比较几种感觉器官的不同。3.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学生初步具有利用五种感官来认识周围物体的意识和能力。4.初步具有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倾听他人发言,有序的参与小组活动。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水果,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使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辨认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知道五觉,并进行区分与运用。板书设计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1.谈话:今天的科学课,老

14、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袋子礼物,这里面会有什么呢?2.提出方法,进行猜想(1)提问:如果不打开袋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呢?思考一下,用什么办法呢?【预设1】不打开袋子,伸进去摸一摸看看是什么;【预设2】闻一闻;【预设3】听一听【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不同感觉器官的作用,了解学生知道用哪些感觉器官辨别物体。(2)教师追问:你用听的方法为了听什么?(听声音)闻的方法是为了知道什么?(闻气味)摸的方法是为了知道什么?(形状,大小,软硬等)【预设】听声音,是铃铛的声音;闻气味,香香的;形状,苹果、核桃。【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感觉器官作用的认识。二、探究实践活动(一)用听的方法进行探究1.刚才咱们

15、同学们想了一些方法,我们先进行哪一个呢? 2.只有一个袋子,一组有2个人,怎么做呢?听的时候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贴耳朵的图片)从每组的1号到2号按顺序进行。(1) 第一个活动,分别听一听。汇报: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什么声音?(铃铃铃的声音)那么,你判断里面可能有什么呢?(铃铛) 学生根据所听声音进行判断(二)用闻的方法进行探究1.谈话:第二个活动,分别闻一闻。(贴鼻子的图片)2.学生汇报:能闻到什么?(气味)3.学生根据闻到的气味判断袋子里面可能有什么呢?(香皂)【设计意图】安全教育,强调实验的顺序。(三)用摸的方法进行探究1.谈话:第三个活动,分别摸一摸。(贴手的图片)下面,我们把袋口打开到只能伸进一只手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