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365629396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多篇 24小时监护是指分分秒秒都在视野范围中。安排监护房间时,尽量选择一楼房间,房间内无煤气,无刀具等锐器;陪护人尽量选择有责任心的并且与当事人关系要好的人来做;陪护人分分秒秒看护,不让当事人离开视线,重点看管好门、窗位置。以下是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一 本次人文健康讲座在同学与老师的积极互动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了,也得到了老师与广大同学的好评。在老师极具风格的开场中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一个简短而蕴含寓意的动漫视频指明了主题。整个讲座中也是同学与老师密切配合,不仅展开交流,更是让这场心理讲座成为

2、一个思想的盛宴。 这次的活动是系里团委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举办的,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揭开了心灵中的困惑,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己抗压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去,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

3、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在一生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人的一声是有目标组成的,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个一个的既定目标,最后达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

4、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5、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1、同学们秩序有些混乱。 2、同学们在签到的时候比较混乱。 3、多媒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人员安排妥当的情况下,又调换了教室。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一些麻烦。 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会勇敢的担当起来,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奋不断克服不足,为同学们奉献出更精彩的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为我院的发展、同

6、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二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对此,我作为心理委员也积极参加了抗击疫情安心行动公益讲座。 在此次讲座中主要讲到了面临病毒感染的重大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与生命安全相关、突发性和对个人的影响,这些都会使人内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恐慌心理等。 那么面对这样的心理影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自我觉察,树立信心,并且多看些积极新闻; 2、安排好饮食起居; 3、加强身体锻炼; 4、做好自我时间管理,积极做好复学各方面的准备; 5、增加生活情趣,起到对负面心理的缓解和调节作用。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心理

7、健康,做到在关键时候能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 希望疫情就此停止,愿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借鉴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三 4月18至19日两天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在台州学院临海校区举办的-大学徐凯文博士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收获很大。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按章节进行了详细梳理。 第一讲:后大学生肿么了? 首先,徐博士从原北大校长周其凤、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富士康老总郭台铭、IBM的困惑谈起,揭露后大学生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接着,他就北大入学大一新生的自杀率逐年增高这一事实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大一新生多为带病入学,是当前变态的高考教育体制所带来的结果。

8、然后,徐博士将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和-大学学生用刀伤人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了比较,让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

9、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然后,徐博士紧密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所干预的个案,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人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抑郁症和神经症;自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自杀在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从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这一事实发现,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之所以低于其他国家和中国其他群体,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辅导员队伍。据-大学统计,危机事件的反馈有73%来自院系,自己求助的仅有18%。由此可知,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最后,徐博士对当代大学生的心

10、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 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二讲:理解危机中的人 在徐博士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中午利用休息时间观看了电影少女初体验,直观地了解到抑郁症病人自残、自杀的原因。在下午

11、的课程中,徐博士紧密结合电影情节和多个案例讲起,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等人属于高危人群。经过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首先,徐博士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树理论。他指出,树理论对于心理危机的评估与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1%,远高于MMPI

12、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接着,徐博士利用10道测验题目指出了我们对自杀的认识误区。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可能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

13、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下午,徐博士从如何拯救危机干预67小时个案出发,对

14、咨询师的评估记录和干预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了该咨询师的诸多不当之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家族有精神病史、身体久治不愈无比疼痛、人际关系问题、被抛弃或被拒绝、丧失、工作和经济状况差,使用网络等媒介发表自杀相关文章、诗句、说说、日记、艺术作品等发布自杀信息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做好监视。 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 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

15、详细越危险; 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 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 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 4、徐博士分享自杀自伤评估表,根据评分进行判别其自杀风险高低。如果是02分,则可以让当事人回家,需要进一步观察随访;34分,则需要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24小时监护,24小时候再做评估,可联系家长;56分,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做好密切观察随访,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门诊或精神科会诊,24小时监护,强烈建议住院治疗;710分,通知父母,立即住院。 5、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 6、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