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5477559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至同步练习 (含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客 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注。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醅:没滤过的酒1依据题材,本诗最适合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A送别类B写景类C状物类D纪事类2“互文见义”是一种前后两句互补互释的修辞手法。本诗运用此种修辞的一项是()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3本诗是怎样描写待客场景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

2、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盘飧:盘盛食物统称。旧醅(pi):隔年的陈酒。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肯:乐意。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交谈的生活实感。B颈联实写待客之景,由于地处偏僻,家境贫寒,宴席并不丰盛,主人拿出陈年好酒,盛情招待,但仍有歉疚之情。C尾联笔意一转,写邀邻翁助兴这一细节,令人想到了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真率纯朴的自然之乐。D这首诗善于

3、运用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前两联写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村家真率之情。5刘克庄后村诗话说:“此篇若戏效元白体者,风格浅切平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风格。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也写出作者当时的心境。B诗人虽因菜肴简单、旧醅待客而有歉意,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主人待客的热情。C邻居老翁的不请自来把席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

4、界。D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结构谨严。7这首诗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诗人待客的兴味?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经杜甫旧宅雍陶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途经浣花溪畔,不禁触景生情,“忆”字直接点出对杜甫的追忆之情。B斯人已去,而今徒见旧宅却不再有新诗,“千金无复”突出对杜甫的推崇。C颈联中“迟”字内涵丰富,既有马行迟缓之意,又暗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D山月不知人事变迁,夜晚依

5、旧徘徊江上,作者借月之有情反衬人之无情。9诗中“沙崩水槛鸥飞尽”一句,是由杜甫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一联化用而来,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妙处。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余年。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英姿勃发的形象。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

6、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切怀念。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杜甫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注】力疾:病中用力起身。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12“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青惜

7、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杜甫放船)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13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客 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 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

8、当的两项是()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D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E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15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

9、诗的尾联简要分析。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江汉:地名。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1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17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1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

10、,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

11、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注释】漫劳:劳驾您。19律诗讲求押韵,这两首律诗押韵的字分别是()A四个四个B五个四个C五个五个D四个五个20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

12、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1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二、情景默写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

13、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23客至(1)客至一诗中从户外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的两句:“ , 。”(2)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 , 。”(3)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 , 。”三、语言表达24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中学“巴蜀名人研究团”的同学准备的解说词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作修改。

14、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杜甫草堂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深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会不吝赐教。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因为杜甫在成都创作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拜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草堂,瞧一瞧杜甫的风采吧!四、小阅读-课内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通过“屋舍、春水、群鸥”等意象,营造了一幅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的意境。B“但见群鸥日日来”,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