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5466797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 塞翁失马(10分)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的马不仅自己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们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居们的祝贺,反倒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

2、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心里明明高兴,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嘶鸣嘹亮,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策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人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 ”在文中画出塞翁说的话。(2

3、分)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塞翁失马”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B.“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C.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 。 (2分) 4.马丢了,邻居们安慰塞翁,而塞翁却认为这也许是好事,这是不是自我安慰呢?(2分) _ 5.请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似的句子。(2分) _ 聪明的大公鸡(12分) 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和他强壮的朋友猎狗,到一处风景优美的 地方去旅游。走啊走啊,他们走进了一片树林。公鸡找了一棵大 树,飞了上去,在枝头上休息。猎狗上不了树,就钻进树洞,在 里面睡觉了。 黑夜很快就过去了,红红的太阳

4、慢慢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了。一只狐狸正好路过这里,听到鸡叫声,抬起头一看,哎呀, 一只又肥又大的公鸡正站在树上叫呢!嘿,这可是一顿可口的早 餐呀!狡猾的狐狸想了想说:“尊敬的公鸡先生,您的歌声太美 了,真叫人陶醉,您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歌吧!” 公鸡对狐狸说:“狐狸大姐,我很想下去,可树太高了,我 下不去啊!”狐狸一听,可着急了,在树下转来转去。公鸡看了, 暗暗发笑。他又说道:“狐狸大姐,您看这棵树上有一个洞,洞 里有架梯子,您搬出来,我就能下去了。”狐狸急忙往洞里看, 可洞里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她把爪子伸进去摸,一下摸到 个细细长长的东西,她使劲把它拽了出来。 她一看:啊,不得了,原来

5、是只猎狗!她正抓着猎狗的尾巴 呢!睡得正香的猎狗突然被拉醒,睁眼一看,好啊,原来是狐狸 在捣鬼!猎狗翻身去咬狐狸,狐狸连忙逃跑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分) ( )的公鸡_ ( )的猎狗 ( )的早餐_ ( )的风景 2公鸡和猎狗走到树林里,公鸡在_休息,猎狗在_ _睡觉。(2分) 3狐狸为什么想让公鸡从树上下来,和她一起唱歌?(2分) _ _ _ 4狐狸在洞中找到梯子了吗?她最后为什么会逃跑?(4 分) _ _ _ 狼和狐狸(10分)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以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心情去注意谁来谁没来。“啊,大王,”狼趴

6、在老虎的耳边低声说道,“大家都来看您了,都祝您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 老虎被激怒了,命令手下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 “大王,您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您病了,马上就给您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了什么药 ” “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 ”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点,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狐狸一点儿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治好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

7、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吃惊-( ) 诚意-( ) 了解-( )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3 分) A.激怒_ 恢复健康。 B.康复_ 刺激使发怒。 C.不约而同_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3.狼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2分)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分) (1)狼有三只脚,因为它的一只脚被老虎吃掉了。_ ( ) (2)狼的左后脚上真的藏有治伤风的药。_ ( ) 滥竽充数(12分)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

8、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

9、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

10、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必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滥竽充数:_ 弥天大谎:_ (2)理解文中画“”的句子,填空。(5分) “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意思就是“_”。请从下文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用“”画出来。 画“”的句子是南郭先生为了_而说的,目的是_。 南郭先生敢吹嘘是因为知道_。 (3)齐宣王怎样才能避免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混进吹竽队伍 中来?(2分) _

11、(4)你觉得生活中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做他这样的人好吗?为什么?(3分) _ 掩耳盗铃(11分)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 用“_ ”画出来。(1分) 2.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3分)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_ ()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_ () 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_ () 3.“掩耳盗铃”的人为什么被人发现了?(2分)_ 4.你一定看见过“掩耳盗铃”的事吧 请你写一个,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