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5466526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复习试卷(山西省适用)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适用于山西) 一、读书(12分) 1.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明清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傅山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呈现的是山西晋祠博物馆陈列的傅山书法作品(局部)。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2分)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甲:()乙:() 2.诵读经典诗

2、词,感知真切情怀。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我们诵读经典。可以在“蒹葭苍苍,_”(蒹葭)的冷落秋景中,感受萧瑟凄清的气氛;可以在“曲径通幽处,_”(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环境中,忘却尘世的喧嚣;可以在“可怜身上衣正单,_”(卖炭翁)的矛盾心理中,体会老翁悲惨的境遇;可以在“缺月挂疏桐,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环境描写中,看到寂寞清冷的世界;可以在“水击三千里,_”(北冥有鱼)的鹏鸟活动中,想象大鹏南迁时的壮观景象;可以在“潭中鱼可百许头,_”(小石潭记)的侧面描写中,看到水的清澈透明。 我们感知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_,_”的呼喊,抒发自己

3、饱览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诗句“_,_”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二、读思(38分) (一) 学校举办以“弘扬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2022央视春晚最火的舞蹈无疑是群舞只此青绿。它的灵感来源于宋朝名画千里江山图。 它是宋朝著名山水画派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有重峦叠嶂,奇峰断崖;有奔流江河,浩渺湖海;有修竹茂林,野市渔村;有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有捕鱼行船,行旅飞鸟。 整幅画卷气势恢宏,气势连贯,气象万千,恣意汪洋。细节构成又描绘精细,意态生动,疏密有致,变幻无穷。 它遵循传统青绿技法又大胆突破

4、,明快清雅的青色调和绿色调交织,显得生机勃勃。 3.上文是小文同学为本次活动搜集的资料。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灵感”“浩渺”“捕鱼”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奇峰断崖”“气象万千”“大胆突破”结构一致。 C.选文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内容和特点,让我们沉浸式地走进大宋青绿山水画卷里。 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该去掉“之一”。 阅读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读书笔记,请将以下空缺处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3分) 读书笔记 摘 录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

5、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出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_ 启示 _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开始了太空遨游。北京四中初二(3)班的学生们给“太空教师”王亚平写了一封信,时隔数日,来自太空的回信被送到了学生们手中。王亚平在信中写道:“每每飞临祖国上空,透过舷窗俯瞰中国,广袤的陆地、雄峻的高山、绵延的江河、无垠的海洋、泾渭分明的海岸线尽收眼底。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升腾起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为生在伟大祖国感到骄傲、生逢伟大时代感到幸运。”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6、为例,勉励学生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5.这封信引起了同学们对追寻梦想的极大兴趣,纷纷留言,请你也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3分) 小华: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让中国人在太空居住,我来了。 我的留言:_ _ _ _ _ (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7题。(13分) 椰子树吃苦 云南与海南气候相似,有人就将海南的椰子树移植了过去。椰子树在云南长势喜人,云南人以为这下子可以喝到新鲜的椰子汁了。然而,事实却令人大失所望。海南的椰子树在云南只长个头,不结果,真把人急坏了。 云南人请来专家,为椰子树的病症

7、进行诊断。专家对生长在云南的椰子树诊断后,说椰子树不结果,是因为缺少一种特殊的营养。云南人说什么肥料都用过了,不可能缺营养。专家说:“_”云南人不明所以,这椰子树吃什么苦啊 专家接下来的行动,更让云南人大跌眼镜。专家在每棵椰子树的根部,都浇上了盐水。第二年,云南人就吃到了甘甜的椰子。 原来,海南四面环海,土壤中含有盐分,椰子树是因为吃上又苦又咸的盐,才结出了又香又甜的椰子。而云南的土壤中不含盐,椰子树没有吃上苦,反而不尽如人意。 6.结合文章内容,为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衔接自然。(3分) 答:_ _ _ _ _ _ _ _ 7.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苦难是一种营

8、养。请你以其为主题,写一段演讲词。(10分) 写作提示: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00字。 答:_ _ _ _ _ _ _ _ _ _ (三)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811题。(10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马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9、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8.请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 (1)涵虚混太清 (2)才美不外见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_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三六九等 B.执策而临之 _ 临渊羡鱼 C.故虽有名马 _ 莫名其妙 D.食之不能尽其材 _ 就地取材 10.将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只能在奴仆的的手下受到屈辱,_ _ 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翻译:_ _。 11.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分)

10、孟浩然写 传求仕从政之意 韩退之借千里马表 钴潭西小丘记(节选)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注刈(y):割。瀯瀯(yng yng):泉水声。匝旬:周旬,即十天。 12.小智同学想要知道“可以笼而有之”中“笼”的意思,他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出“笼”的三项释义,他应该选(3分)() A.竹编盛物器具 B.包括,笼罩 C.笼

11、络,控制 13.从文中“_ _” 可以看出,山水不仅仅是视觉、听觉的客观对象,还投射了作者_ _的情趣。(第一空用原文填写)(3分) 三、读写(70分) 14.为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求,社区筹建“音乐数字资源库”,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资源库首页的配图。你会推荐哪一张 请说明这张图片适合用作配图的原因。(6分) 写作提示:介绍画面内容和主题;80字左右。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15分) 乌龟市的烩面 曾 颖 距我家一里远,有条小街,叫五桂寺,是县城西面几个乡入城路的汇聚口,异常热闹。此地是否原有一座长着五棵桂花树的寺庙,

12、已不可考,乡人更喜欢叫它“乌龟市”。 乌龟市曾有一个供销社门市部,卖油盐酱醋、五金百货,甚至还有些玩具和小人书,那里是我童年时最向往的地方。但因为没有钱,只能隔着玻璃看,并在脑子里想象自己已攒够了钱,从营业员手中接过小人书或飞行棋 除了这个地方,我最向往的,就是供销社综合食堂。相比于橱窗里隔着玻璃的梦想,这里的东西更直观也更实在,还能闻到香气,眼睛、鼻子甚至耳朵,都能“打上牙祭”。 食堂没有菜谱,墙上一个小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当日采购员买来的菜食,能做出来的无非就是回锅肉、粉蒸肉、红烧肉、麻婆豆腐之类的。 食堂门口有一个卖烩面的摊儿,由一个红鼻子大叔掌管着。在我心目中,他的地位不亚于东门糕饼店做糖的黑鼻子大叔。 常有人说“这人长得像喝醉了一样”,我觉得就是在说红鼻子大叔,即使不喝酒,他的脸上也自带几分酒意,膨胀的大鼻子挤压着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醪糟的肥猫。他的头一年四季都油光锃亮,两只耳朵像刚吵了架的夫妻,谁也不理谁地别向相反的方向。一条曾经可能是白色的灰色围腰像勒在气球上一般,绑在他一直没停止膨胀的腰上,如同一个肚兜只需往他怀里塞进去一条大鲤鱼,他便是个老年版的大阿福。 比阿福形象更精彩的,是他做烩面的技术。有一个暑假,在长长的五十几天里,我几乎天天跑到食堂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