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解析版)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365432147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6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06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06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知识解读+真题演练+课后巩固)(解析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6讲 空间向量的应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1.空间中线与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2.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平行、线在面内、线面相交.3.空间中面与面的位置关系:面面平行、面面相交.1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若A、B是直线l上的任意两点,则AB为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与AB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若向量n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n,向量n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3)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待定系数法)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n=(x, y, z); 求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坐标

2、a=(a1, a2, a3), b=(b1, b2, b3) ; 根据法向量定义建立方程组na=0nb=0 解方程组,取其中一组解,即得平面的法向量. 2 判定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设直线l1, l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则要证明 l1| l2,只需证明a| b,即a=k b(k R).(2)线面平行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是 a,平面的法向量是n ,则要证明l|,只需证明a n,即 a n=0.(3)面面平行若平面 的法向量为n1,平面的法向量为n2,要证| ,只需证n1|n2 ,即证n1=n2.3 判定空间的垂直关系 (1)线线垂直:设直线l1, l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3、则要证明l1 l2 ,只需证明ab,即a b=0 .(2)线面垂直(法一)设直线 l的方向向量是a,平面 的法向量是n ,则要证明l ,只需证明a|n,即 a= n.(法二)设直线 l的方向向量是a,平面 内的两个相交向量分别为m, n ,若 am=0an=0 ,则 l.(3)面面垂直若平面的法向量为 n1 ,平面的法向量为 n2 ,要证,只需证n1 n2 ,即证n1 n2 =0.【题型 】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证明【典题1】 若平面与的法向量分别是a=(2,4,3),b=(1,2,2),则平面与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无法确定【解析】 ab=2,4,31,2,2=2+

4、86=0ab,平面与平面垂直故选:B 【典题2】 如图1所示,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AA1A1中,点B,C在线段AA上,且AB=3,BC=4,作BB1AA1,分别交A1A1、AA1于点B1、P,作CC1AA1,分别交A1A1、AA1于点C1、Q,将该正方形沿BB1、CC1折叠,使得AA1与AA1重合,构成如图2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求证:AB平面BCC1B1;(2)试判断直线AQ是否与平面A1C1P平行,并说明理由【解析】 1证明AB=3,BC=4,AC=1234=5,从而有AC2=AB2+BC2,ABBC,又ABBB1,BCBB1=B,AB平面BC

5、C1B1(2)直线AQ与平面A1C1P不平行理由如下:以B为原点,BA为x轴,BC为y轴,BB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3,0,0),Q(0,4,7),A1(3,0,12),C1(0,4,12),P(0,0,3),AQ=(3,4,7),PA1=(3,0,9),PC1=(0,4,9),设平面A1C1P的法向量n=(x,y,z),则nPA1=3x+9z=0nPC1=4y+9z=0,取x=3,得n=(3,94,1),AQn=9+97=70,直线AQ与平面A1C1P不平行【点拨】 当题中出现多线段长度,注意可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线段垂直的方法; 第一问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便可证明,不需要利用

6、向量法; 第二问用高一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很难做出来,此时想到向量法;思路如下,AQ/平面A1C1P AQn=0(n为平面A1C1P的法向量).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A1C1P的法向量n. 【典题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B1=A1C1,F为B1C1的中点,D,E分别是棱BC,CC1上的点,且ADBC(1) 求证:直线A1F平面ADE;(2) 若ABC是正三角形,E为C1C中点,能否在线段B1B上找一点N,使得A1N平面ADE?若存在,确定该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DBC,D是BC的中点,又F为B1C1的中点

7、 DF/AA1四边形DFA1A是平行四边形,A1FAD,A1F平面ADE,AD平面ADE,A1F平面ADE(2)在直线B1B上找一点N,使得A1N平面ADE,证明如下: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F/AA1 DFAD,DFDC又ADBC DA,DC,DF两两垂直,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F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1B1=2,AA1=2t,N在线段B1B上,设BN=BB1,01,则N(0,1,2t),则A(3,0,0),D(0,0,0),E(0,1,t),B(0,1,0),B1(0,1,2t),A1(3,0,2t),DA=(3,0,0),DE=(0,1,t),A1N=

8、(3,1,(22)t),设平面ADE的法向量n=(x,y,z),则nDA=3x=0nDE=y+tz=0,取z=1,得n=(0,t,1),A1N平面ADE,A1Nn=0+t+(22)t=0,解得=12,在直线B1B上存在一点N,且BN=12BB1,使得A1N平面ADE【点拨】 第一问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易证明; 题中线段没有给到具体值,可作假设A1B1=2,便于建系后确定点坐标,同时减少计算量,直棱柱的高AA1与A1B1长度没联系,所有只能设AA1=2t.【典题4】 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为矩形,SDAD,且SDAB,AD=1,AB=2,SD=3E为CD上一点,且CE=3DE(1)求证

9、:AE平面SBD;(2)M、N分别在线段SB、CD上的点,是否存在M、N,使MNCD且MNSB,若存在,确定M、N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方法一 证明: SDAD,且SDAB,SD平面ABCD又ADCD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D0,0,0,E0,12,0,B1,2,0,A(1,0,0),C(0,2,0),S(0,0,3)AE=1,12,0 , DB1,2,0,DS(0,0,3),AE DB=0,AE DS=0AEDB,AEDS 又DBDS=DAE平面SBD;方法二 SDAD,且SDAB,SD平面ABCDSDAE如图: tanDAE=DEAD=12,tanDBA

10、=ADAB=12,DAE=DBADBA+EAB=90AEBD;AE平面SBD;(2)假设存在MN满足MNCD且MNSB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BS=(1,2,3),M在线段CD上 可设BM=BS=(,2,3) (0,1)DM=DB+BM=1,2,0+,2,3=(1,22,3)M的坐标(1,22,3),N在线段SB上 可设N(0,y,0),y0,2则NM=(1,22y,3)要使MNCD且MNSB,则NMDC=0NMBS=0,可得2(22y)=0(1)2(22y)+3=0,解得 =140,1,y=320,2故存在MN使MNCD且MNSB,其中M是线段SB靠近B的四等分点,N是线段CD靠近C的四等分点.

11、【点拨】 对于高一非向量法与向量法的取舍,若第一问非向量法较容易解答,而第二问很难则第一问用非向量法,第二问用向量法;若第一问用非向量法较难,则建议从第一问就开始利用向量法,比如该题,不用纠结第一问用向量法要建系描点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因为第二问大多数情况下都使用向量法的; 第一问方法二中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点怎么垂直关系,常见技巧是勾股定理逆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 三点共线设元问题:“M在线段CD上,可设BM=BS=,2,3 0,1”中,常用向量共线的方法:BM=BS,同时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巩固练习1. 已知n=(1,2,1)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a=(2,1)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若l,

12、则= 【答案】 32 【解析】l,na=2+21=0,可得=322. 已知平面的法向量是a=(3x1,1,x+5),平面的法向量是b=(x+1,x2+3,x),且,则实数x的值为 【答案】 1或4 【解析】,ab,ab=(3x1)(x+1)(x2+3)x(x+5)=0,解得x=1或4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B=AC=AA1,D为BC的中点(1)证明:A1B平面ADC1;(2)证明:平面ADC1平面BB1C1C【证明】(1)证明: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以A1为原点,A1C1为x轴,A1B1为y轴,A1A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AC=

13、AA1=2,A1(0,0,0),B(0,2,2),A(0,0,2),C(2,0,2),D(1,1,2),C1(2,0,0),A1B=(0,2,2),AD=(1,1,0),AC1=(2,0,2),设平面ADC1的法向量n=(x,y,z),则nAD=x+y=0nAC1=2x2z=0,取x=1,得n=(1,1,1),nA1B=02+2=0,且A1B平面ADC1,A1B平面ADC1(2)证明:DC=(1,1,0),DC1=(1,1,2),设平面BB1C1C的法向量m=(a,b,c),则mDC=ab=0mDC1=ab2c=0,取a=1,得m=(1,1,0),又平面ADC1的法向量n=(1,1,1),nm=11+0=0,平面ADC1平面BB1C1C4 . 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BC,DE=2,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CD,如图2(1)求证:A1C平面BCDE;(2)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略 (2)不存在 【解析】(1)证明:CDDE,A1DDE,CDA1D=D,DE平面A1CD,又A1C平面A1CD,A1CDE又A1CCD,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