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365234590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一、 教学目标1.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2.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掌握恰当的访谈技巧。二、教学重难点 收集家乡历史人物,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三、设计说明这一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一。活动任务是: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本项学习活动建议安排三个课时完成,设计如下:第1课时:访谈相关知识与范文学习阅读“学习资源”中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和王思斌的访谈法,了解调查与访谈的基本常识和主要技能。(课堂学习或课前预习)第2课时:确定采访对

2、象,分工并完成采访或考查确定采访对象或考查对象,分组并明确分工,明确组员的职责和任务,采访并完成人物志或家乡风物志的撰写。(实地采访或考查)第3课时:分享交流,互评总结分享访谈完成的人物志或风物志,小组互评。(课堂完成) 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时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第1学时 访谈相关知识与范文学习(一)新课导入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

3、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要想深入了解这些家乡文化,访谈法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二)任务设置1.预习检测,小组展示“访谈知识卡”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观看两集杨澜访谈录或可凡倾听,结合课本王思斌访谈法,合作制作一张“访谈知识卡”,知识卡中要包含以下内容:访谈形式、访谈内容的类别、访谈准备、访谈技巧。课堂上请学生交流展示“访谈知识卡”(可以利用班级电脑的视频展台),教师做适当的评价。最后,教师总结。(1)访谈和访谈录明确:“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

4、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2)访谈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明确:访谈之前要做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以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由来、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采访提纲,根据访谈

5、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访谈氛融洽一些。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访谈结束后要及时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3)访谈技巧:“三要六不要”三要: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语速要控制好;谁来执笔要说清楚。六不要:不要过于主动;不要啰唆;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不要说。教师介绍的过程,请学生完善自己小组的“访谈知识卡”。最终,请每一位学生将知识

6、卡内容记录在积累本上,以便复习巩固。2.师生共读课本中王思斌访谈法,印证、丰富自己的“访谈知识卡”。3.教师介绍“志”的要求(1)“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2)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志”的表述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的思考与情感。所以撰写人物志或风物志通常需

7、要通过访谈收集资料。(三)师生共读二月夜访二月河,学习这份访谈参考范例 二月夜访二月河听人说二月河没有什么工作,一般都在家中写作,但我一开始白天打去电话,还是没人接。晚上播完新闻联播,估计有四十分钟时间可以谈完,不耽误看电视剧雍正王朝,于是再次拨通了二月河家的电话。二月河一口浓郁的河南口音,他说要是时间短的话还行,因为他正打着吊针,血压高。你现在生活的地方是南阳,对吗?你有没有想过到省会或是到北京的什么地方来生活?到哪里生活并不重要,到哪里都一样,现在是个信息灵通的时代,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哪都说得上话。我的电话联络是全世界范围的,报纸资料赠送的一摞子一摞子的,哪里看得过来?创作活动很至关重要

8、的,就是安静。我这十几年很闭塞,也很现代,很火爆。那你现在在哪上班,都做些什么?还是不上班,天天在家写作?我的职务是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南阳市卧龙区文联名誉主席,拿工资的工作就是这个名誉主席,工作就是每天在家写作。能谈谈你的家庭情况吗?我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在郑州,我祖父的一代,就有四个人分别是秀才、贡生、举人和进士,父亲和母亲都是1938年参加抗战的老八路,从山西南下,到了南阳。但父亲对于汉史,特别是西汉史很有研究。那你自己的家庭呢?我是一个三口之家,女儿在南阳艺术学校上学,爱人是铁路会计。你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我是1945年生人,文革开始时我是老高三的,然后当兵十年,八十年代回来在南

9、阳市委宣传部当副科长、科长,一边读书搞创作。那你读些什么书呢?什么都读,二十四史,先秦诸子百家,尤其是老庄哲学和佛教的经典,像是金刚经、五灯会元、道德经、易经,大都能够背诵。任继愈老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反复阅读,有研究的性质。文学中研究什么著作?主要也是古典文学,像红楼梦。我是1979年开始红学研究的,没人理我,是冯其庸先生接纳了我,鼓励了我,推荐了我。他说我的论文中有文学笔法,这就又启发了我的文学创作。当代的文学著作读过哪些?刚才你说你不读报,当代文学作品读不读?端木先生的曹雪芹研究过,文学作品嘛,听说过,像贾公(平凹)的,王蒙的,都听说过,但都没有读,这样说好像不尊重,但我创作历史小说,现当代

10、的书就得封闭。等我创作完历史小说再好好地补这一课。当然,西方的名著我读得较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不喜欢,读了几次都没读完,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我都喜欢。为了创作历史小说,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没有什么特意的准备,原先我也没有准备当作家,没有作家意识,我是混进作家队伍的。读书和写作都是一种爱好,精神饥饿,就要读书,读了书就自然产生冲动,就有了写作。写一个明代的皇帝,感觉要把几百年前的社会生活再现出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很多细节都要了解,凭想象就会出笑话,你是怎样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比如你是否到北京的故宫来踏勘什么的?没有为了写作专门来看,但我以前在东北当兵,所在部队属总后管

11、,还有探亲也要经常经过北京,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观察,看资料,古建筑学之类的,故宫中皇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穿什么衣服,食用些什么膳食,我都有兴趣。单看不行,还要研究,比如我注意到故宫的大门都是九排大钉,只有东华门是八排,为什么呢?我猜想,一个可能是由于崇祯皇帝从这里逃出,因此贬去一排;二是此门不是文武百官进出的正门,每天从这里进出的是鸡鸭牛猪。是后勤部门使用的门。那么你的历史小说也就很重视历史的真实了?真实有两种,有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两种真实。我的历史小说应该说是两种真实的有机结合。我所写的是历史,重大的事件必须尊重历史,但我写的又是小说,是给一般读者看的小说,不是给历史学家看的考证。二者

12、果真不能统一的时候,历史事件要让位给艺术真实。小说有两种功能,一是启迪感悟,一是娱乐。我反对借古讽今。当然,书中有我自己的认识,有我对于历史进程的认识,有我解读历史所领悟到的认知。那么,你的这套帝王系列,康熙四卷,雍正三卷,乾隆五卷,主要表述了什么呢?主要表述了清代一百三十多年的断代史,我称它们是“落霞三部曲”。因为康、雍、乾三代是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是封建制度达到最为完美,封建文化达到极致的时代。这是一个绚丽的、顶峰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拥有了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求进取。它的黄金枷锁制约了它的进取,乾隆之后,就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落。一方面绚丽,一方面没落,这就是我想要描摹的内蕴丰富的

13、、难以说出滋味的一场历史悲剧,一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含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范畴的风景画图。那您靠工资加稿酬,生活得怎么样?当然很好,在生活上我没有很高的需求。商人钱多了怎么办?再挣钱。作家写书写多了怎么办?再写书。商人得不到的快乐作家可以得到。对了,你的笔名是怎么回事?二月河,河,专指黄河,我是在黄河边的陕州长大的。商州吗?怎么和贾平凹同乡了呢?(改用普通话)陕西的陕,二月破冻的黄河,正暗合我的本名“凌解放”。撂下电话,好在采访顺利,在这个二月的季节里,凌冰解冻,正是一年春好处。(摘自1999年3月3日中华读书报二月夜访二月河,作者王洪,有删改)(四)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发现、收

14、集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并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影响;发现、收集家乡的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并做简要了解。第2学时 确定采访对象,分工并完成访谈或考察(一)新课导入河南是中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的星空中,处处都有河南人璀璨的身影;在时光的长河中,到处都是文化遗迹的浪花。同学们都收集到家乡的哪些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建筑呢?(二)上节课作业“家乡历史文化名人”“家乡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交流请学生分享、交流所收集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建筑,并做简要介绍。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做点评,丰富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三)实践活动通过访谈,深入了

15、解家乡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这两项活动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二选一完成。活动指导:1.采访家乡历史文化名人教师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可以按照政治、文学、哲学、科技等范畴对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梳理,也可以根据地域进行梳理,如安阳的殷商名人、文字大咖,许昌的三国文化名人,洛阳的盛唐名人,开封的大宋先贤等等,梳理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确定历史文化名人目标后,可以讨论确定访谈相关人员,如:洛阳两程故里管理人员、巩义杜甫故里工作人员等。学生任务:小组合作,为正式访谈做准备,做一份访谈记录表。要求:课堂完成: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历史文化人物信息表”和访谈记录表(访谈记录表中“访谈记录”一栏可以课后完成)。具体要求见附表。2.通过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教师提示:河南各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风景名胜,大家了解它们的修建过程,历史变迁,文化意义,当代保护吗?同学们可以分类梳理,如围绕道家文化,可以梳理出洛阳老君山、鹿邑太清宫、灵宝函谷关等地标建筑;也可以着重于一点,如探寻白马寺、龙门石窟、红旗渠、二七纪念塔、河南博物院等,对这些地标建筑做深入了解。学生确定研究目标之后,可以讨论确定访谈对象,如相关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