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36495886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 版义务教育信息与科技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一、课程性质1.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 )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 )、( )、( )和(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 )、( )和( ),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 )和( ),提升( )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 ),提升( )。二、课程理念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 )与( )

2、,引导学生在使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 )和( ),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 )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2.以( )、( )、( )、( )、( )、( )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 ),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小学低年级注重( );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 )和( ),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 )),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 )和( )。3.面向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要求,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基于( )与( )培育要求,遴选课程内容。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 )和( ),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

3、献与挑战,提升学生( )和( ),体现( )与( )并重。4.创新教学方式,以( )或( ),引导学生经历( )过程、( )过程和( )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创设( ),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 )。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 )、( )和( ),鼓励( )( )(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5.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坚持( )与( )相结合,加强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坚持( )考核与( )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 )、( )、( )等方法,全面考査学生学习状况。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课程目标1.( )是课程育人价值

4、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 )和( )。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 )、( )、(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 )的提升。3.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 )和对信息价值的( )。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感知力,熟悉信息及其呈现与传递方式,善于利用( )交流和分享信息、开展(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评估数据来源,辨别数据的( )和( ),具有较强的( );具有寻找有效数字平台与资源解决问题的意愿,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诚友善地进行表达;崇尚( )、( ),具有将创新理念融入自身学习、生活的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

5、题、掌握( )的意识;能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及他人( ),依据法律法规合理应用信息,具有( )意识。4.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 )、( )、( )、( )等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能尝试模拟、仿真、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 )、( )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其( )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5.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 )、( )和( ),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认识到( )对国家( )的重要性,养成利

6、用信息科技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的( );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 )和(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具有( ),能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并进行( )。6.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 )、( )和( )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能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具有( )和( );乐于帮助他人开展信息活动,负责任地共享信息和资源,尊重他人的( )。能理解网络空间是人们活动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遵照网络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使用互联网;能认识到网络空间秩序的重要性,知道( )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7、。自觉遵守信息科技领域的( )、( )和( ),形成良好的( ),不断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二、问答题1、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维度来阐述理念?2、核心素养分别是什么?并描述一下它们的定义。3三、论述题1.说一说数字素养与技能和信息素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答 案填空题一、课程性质1.数字形式表达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工程实现2.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科学精神科技伦理自主可控国家安全观数字素养与技能二、课程理念1.知识积累创新方法信息科技道德规范科技伦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2.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认知发展规律生活体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原理认识过程方法3.数字素养

8、与技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迁移能力学科思维水平“科”与“技”4.真实问题项目驱动原理运用计算思维数字化工具应用真实情境学习参与度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5.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基本知识实践应用纸笔测试上机实践作品创作三、课程目标1.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2.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数字素养与技能3.敏感度判断力信息科技协同创新可靠性时效性数据安全意识科学精神原创精神核心技术隐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思想方法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反思、优化迁移5.数字设备平台资源探究性学习原始创新可持续发展行为习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活动6

9、.文化修养道德规范行为自律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技术价值观念道德责任行为准则信息道德品质问答题1.课程理念从5个维度来阐述:第一,从课程价值来说,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第二,从课程结构来说,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第三,从课程内容来说,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第四,从课程实施来说,倡导真实性学习第五,从课程评价来说,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