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77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作文素材:品德修养主题人物写作素材一、诚实诚信【01 晋文公退避三舍】晋国公子重耳流亡至楚,楚成王以正式的诸侯之礼盛情接待,对重耳说:“以后公子一旦回到晋国,不知要用什么来答谢寡人?”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君王已经有了,至于羽毛皮革玉帛,贵国多得很。假如我能托君王庇护,回到晋国继位,晋楚两国倘若兵戎相见,交战时我将下令晋军后退三舍(一舍为30里),以此报答君王今日的恩惠。”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取得了君位,当晋楚发生战争时,晋军果然后退90里。(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02林肯赞赏诚实】 在南北战争期间,有位姑娘要求林肯总统开一张去南方探亲的通行证。林肯说:那你准是个北方派,可以去那里劝说你的

2、亲友。”那姑娘说,“不,我是南方派,我将去鼓励他们坚持与你战斗,不要悲观失望。”林肯有点不悦:“那你还来找我干吗?姑娘镇静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下决心要学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当然不能为了要获得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林肯觉得姑娘言之有理,便答应给她开通行证,在一张卡片上写了这几个字:“请让持本卡片的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个信得过的姑娘。”(摘自逸闻秘闻奇闻)二、仁爱善良【01 唐太宗改订律令】唐太宗阅读医书,从人体的穴位图上,他发现跟五脏有关的穴位大都在人的脊背上,不禁心情沉重地说:“现在的律令,为什么惩罚罪犯时屁股和脊背

3、都得遭打呢?”于是下了一道命令:“不许用棍杖打罪犯的脊背。”(出自隋唐嘉话)【02 唐玄宗不焚府库】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决定逃往四川,离京时准备从延秋门出来,后因杨国忠请求,改从左藏库走。到左藏库时,玄宗见1000多人手持火把在此等候,问道:“这是干什么?”杨国忠答说:“请陛下下令把藏库烧掉,免得被叛贼盗走。”玄宗面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说:“叛贼来了要是得不到国库财货,必然要向百姓搜括;不如给他们,免得再加重百姓的苦难。”遂命令撤去火把,然后再走。百姓听到这活,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谈论说道:“皇上如此爱民,福泽还没尽啊!古代太王(周文王之父)离开豳(bin宾)地时,对百姓的爱护,也比不上啊!

4、”【03 老舍关心人、尊重人】老舍和作家、翻译家赵少候是老朋友。1957年,赵少候被冲击。一次在文联大楼里开会,老舍坐在主席台上,他坐在大厅的最后一排的一个偏座上。散会后,大家往外走,只见老舍下了主席台,径直走到赵少候旁边,当着众人的面,站下来,并不看赵少候,扬着头,眼睛看着前方,双手拄着手杖,慢慢地说:“少候啊,听说百魁刚开张,尝尝去。”“百魁”是北京东四的一家老字号小饭馆,很会做几样独特的风味菜。老舍的意思很清楚:我们还是朋友。石挥是中国最有才华的话剧和电影演员之一,1957年也遭到不公正的批判。老舍听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躲在一个什么旅馆里,不愿见人。老舍找来市文联的秘书长,让他千方百计把

5、他找到后,去订一桌丰盛酒席,再邀请他赴宴。秘书长请他不动,只得说出这是老舍的布置,石挥才欣然从命。他们先到老舍家,老舍根本不提那些政治运动方面的事,让他看花,看画,看猫,说了好多笑话。石挥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痛快地去参加这次宴席了。(摘自与人为善的老舍,文汇读书周报)三、贤明昏庸【01 尧的传说】尧是我国远古时最有名的仁君。他严于律己,关心人民。传说他住在用茅草盖的房子里,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冬天穿鹿皮做的袄,夏天穿麻布衣裳,点也没有特殊的地方。他对老百姓充满了深厚的仁爱之心。如果国内有一个人挨了饿,尧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呀!”如果国内有一个人受了冻,尧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呀

6、!”如果国内有一个人犯了罪,尧就说:“这是我使他陷入了罪恶呀!所以在他做为国君的70年间,虽然也曾有过大早、洪水的灾害,而人民对他都能衷心爱戴,毫无怨言。孔子也对他大加赞颂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大意是:尧这位国君真伟大呀!最崇高最威严的是上天,唯有尧能像上天那样爱抚人民。那种对人民的宽厚坦荡的爱呵,老百姓不知怎么说才好。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传说尧作风民主,善于纳谏。他曾告诫他的臣子说:“我们做事惰,要时时严肃慎重。人的跌交,往往不是在高山上,而是在小土包上。”他曾特意做了一些旗子,谁做了好事,就奖给他一面旗。他还在大路上人来人往的地方设立奖励

7、老百姓提意见的木柱,叫做“诽谤之木”,以表示君王愿意接受意见。有人说,这种木柱就是后代宫殿门旁的华表。秦始皇时,把它都砍掉了,到了汉代才又恢复起来。(摘自神话传说三百篇)【02 不许百姓点灯】宋仁宗至和年间,集贤院修撰田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县)留守。田登因其姓名与“点灯”谐音,就十分忌讳人们说“点灯”。于是他周围的人只好把“点灯”说成“放火”。元宵节快到了,这是个传统的灯节,老百姓能否点灯呢?下属官吏生怕得罪于他,便事先向他请示,他批道:“依例放火三日。”于是南都大街上贴出了这样的布告:“奉令,民间依惯例放火三天。”后来就流传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话。(出自老学庵笔记卷五)四、谦虚

8、礼让【01 孔子论物满则覆】孔子在祭祀鲁桓公的祖庙里看到一种器物,他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守庙的人说:“这叫欹器,是人们置于坐侧,用来警戒自己言行的。”孔子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他叫弟子往欹器中注入水。当水注入一半时,欹器是端正的;当水注满了之后,欹器竟突然翻倒。孔子颇有感触地叹了一口气说:“物满则覆。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要谦虚,不可自满。”(出自荀子篇二八)【02 米开朗琪罗的自我鉴定】 1564年2月12日,88岁的米开朗琪罗站着工作了整整一天,完成了一幅宗教题材的油画。第二天他骑马外出,恰遇暴雨,回家后就病倒了。四天后,他与世长辞。临死前,他神志十分清楚

9、,好几次对为他主持宗教仪式的红衣主教塞尔维蒂表示,他对生命的结束并无憾意,但却无法忍受与他心爱的艺术永诀。他最后的话是:“我刚刚学会了艺术的A、B、C,我正准备好从事真正的艺术,但恐怕我得离开人世了。”(摘自告别人生,读者文摘)【03 牛顿临终遗言】牛顿是科学上的巨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光学,在热力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科学地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在数学方面,他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当他

10、临终的时候,来探望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好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但那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认识,被发现哩。”停顿片刻,他又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说完这段话,他平静地闭上了眼睛。(摘自中外科学家轶事)五、尽忠职守【01 苏武不辱使命】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他手持传达王命象征的符节,担负着重建汉匈和好的重大使命。匈奴单于收下厚礼,误认为这是汉朝示弱的表现,对汉使节狂妄骄横起来。又因副使张胜与匈奴王庭

11、一谋杀案有牵连,匈奴单于决定要迫使他们投降以侮辱汉朝。面对迫降的人,苏武对随员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便拔刀刺进胸膛,匈奴人慌忙抢救。他宁死不辱使命的高尚气节,单于也不得不钦佩,于是千方百计进行诱降和迫降。最后,单于让苏武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牧羊,给的全是公羊,对他说:“公羊生小羊,方能回汉”。苏武到北海后,匈奴不给粮食,也不给帐篷,他们想以此相逼。但是,他“天当被,地当床,野草野果当食粮”。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他整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汉昭帝时,他才回国。(出自汉书卷五四)【02 霍去病国而忘家】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屡战皆捷,为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作出了

12、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戎马倥偬,很少顾及家业。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并下令为他修造一幢富丽堂皇的府宅。府宅落成后,汉武帝叫他自己去看看,看他是否满意,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出自汉书卷五)六、孝敬老人【01 孔子对子路说孝】有一天,子路感慨地对孔子说:“真是伤心啊,太贫困了!父母双亲在世时,没有什么用来供养的;父母双亲去世时,又没有什么用来办葬礼的。”孔子劝诫他说:“不该有此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双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出自礼记檀弓下)【02 鲁迅娱亲】 鲁迅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女性。鲁迅幼年丧父,家境败落,母

13、亲抚育鲁迅兄弟,操持这个家,吃了很多苦。鲁迅常深情地对人说:“阿娘,是苦过的!”他对母亲及其恭顺、孝敬。鲁迅工作以后,亲自将母亲接到北京,为了让母亲住自己的房子,他借钱另外了买了住房。他虽然工作忙,时间紧,但每天晚上饭后总要到母亲房间里,陪她聊聊天。早上出门,总要对母亲说一声“阿娘,我出去哉。”晚上回家,总要对母亲说一声“阿娘,我回来哉。”母亲一旦生病,鲁迅都亲自陪她去医院,亲自给她取药、服药。后来鲁迅南下,即使自己再拮据,也从不短缺母亲的用度。母亲喜欢看闲书,鲁迅总是根据母亲的需要,买来给她消遣,像西厢记镜花缘等通俗读物,就都是鲁迅母亲经常爱看的书籍。(摘自鲁迅回忆录)七、志高行洁【01 子

14、罕以不贪为宝】宋国有个山里人,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他把这块玉拿去献给大夫子罕,子罕执意不受。山里人说:“这是一件宝物,适宜像您这样高贵的君子使用,不适合像我这样的小百姓使用。”子罕回答说:“你把玉看作宝贝,而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看作宝贝啊。”(出自韩非子喻老)【02 梅兰芳蓄须明志】 1941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那天,留居在香港的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蓄起唇髭,没隔几日,浓黑的小胡子就挂在脸上。他年幼的儿子梅绍武好奇地间道;“您怎么不刮胡子了?”他说:“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因为他是男扮女装演青衣的。不久,他回到上海靠卖画和典质度日,几家戏院老板先后邀请他出来演戏,都被婉

15、言谢绝。一天,汪伪政府的大头目褚民谊突然登门,要他作为团长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和东京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梅兰芳指着自己的唇髭说:”我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吊吊嗓子,早已退出舞台了。”褚民谊阴险地笑道:“小胡子可以刮掉嘛,嗓子吊吊也会恢复的。哈哈哈。”梅兰芳当即讥讽地回敬:“我听说您一向喜欢玩票,大花脸唱得很不错。我看你作为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不是比我强得多吗?何必非我不可!”褚民谊只得吱唔几句而离去。不久,日军个少佐亲自出面要梅兰芳出台演戏。看来这一次硬顶不行,朋友们便替他想了个对策,让他的医生接连给他打了三支伤寒预防针,因为他不论打什么预防针都会发高烧。然后他们通知那个少佐,说梅兰芳重病在床,不能演戏。日军少佐不相信,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他的病情,一量体温,果然烧到快42度,只好作罢。(摘自名人轶闻600篇,读者文摘)八、勤俭节约【01 范仲淹治家】宋范仲淹儿子结婚时,新娘子尚未进门,有人在夸新娘子嫁妆,说幔帐是用绫罗做的。范仲淹听了很不高兴,对家里人说:“绫罗是做幔帐用的吗?我家一向俭朴,怎能让这顶罗帐坏我家风?如果敢把这东西带到我家,我就在院子里把它烧掉!”(出自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02 海瑞“市肉三斤”】明代海瑞,任淳安县令时,不爱钱财,生活俭朴。家中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连吃的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