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77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坠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选自辛文房白居易传)元和十

2、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B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C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

3、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D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较年少,故称“弱冠” 。B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从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C“左迁”意为降低官职。与之意义相似的有“补”“出官”“迁谪”等,与之意义相反的有“右迁”“拜”“除”等。D琵琶女本是长安歌伎,由于年长色衰而至门庭冷落,最终只能嫁做商人妇。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4、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

5、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巳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

6、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并序节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B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C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7、)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弦嘈嘈如急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始演奏时琵琶声音洪亮悠长的特点。B“大珠小珠落玉盘”写乐声的清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C“间关”之声,轻快婉转,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描绘了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演奏达到高潮,令人叫绝。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阅读下面的文

8、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

9、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绎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鄄。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

10、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选自旧唐书,有删节)文本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

11、/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拾遗,唐代官名,掌供奉、讽谏。武则天时始置,分左、右拾遗。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B太宗,是皇帝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平民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且都是好的评价,这种称号被称为谥或谥号。C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文中同指白居易贬官的词语还有“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

12、流放。D贾人指商人。“商”与“贾”在古代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B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C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D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绎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

13、帝的不满。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2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听段处士弹琴方干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注】方干(836-888),唐朝诗人。“顾兔”亦作顾菟,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但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

14、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难以释怀。B诗的首联,诗人介绍演奏者,上句的“七条丝”代指琴,下句的“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C诗的颔联,上句“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所突出的音乐特点完全相同。D诗的尾联,诗人先点明听完音乐之后的感受,然后再用议论的方式评价乐声,给予段处士高度评价。14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内容都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二者在描写音乐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

15、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代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人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B全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为自慰之辞,表明自己因懂音乐而能深谙颖师所弹琴声的奥妙。C末尾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弹琴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琴声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激烈波动。D韩愈在诗中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二是曲外的境界。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与形,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16清代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琵琶行),韩退之颖师琴,皆摹写声音之至文”。请比较这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手法上的相同之处。17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寄微之三首(其三)白居易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