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72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不偏不倚不温不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作文预测与导写之39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原题再现(辽宁10月名校联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了“如果非要涉讼,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到中,也就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这种道理不仅适用于诉讼,也适用于其他许多方面。如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应当有这种“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1.题目类型:论述型,现象型。2.关键词句:如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应当有这种“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3、适合的审题立意方

2、法:本则材料关键词句比较明显,适合关键词句审题立意。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和命题者的意图。在材料作文的中,关键词句常常是作者论述的核心话题,也是我们立意的着力点。 关键句是材料最核心的句子,往往蕴含者作者的出题意图,是我们最主要的审题立意方向。怎样抓关键词呢?方法通常是:1 、抓重复的词。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它之所以频繁出现,肯定是命题者想要强调的,要注意的是,广义上的重复词也可以理解为相近的词。2、抓元概念 在新型材料作文中,如果出现一组词,它们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近,或者有比较明显的其他关系的话,

3、这往往就是关键词,涉及材料主要的论及“那个对象”,思辨性很强。每一个词就是“一元”。怎样抓关键句呢?通常是:1、抓议论评价性语句。新型材料作文往往会有议论评价性语句,这种句子要特别注意,多是总领句,、总结句、开头句、关系句、寓言句等,它们往往就是关键句,且会包含关键词,特别是事例性的、现象性的和寓言性的材料作文,在叙述完之后,往往就一句议论评价性的句子。议论评论性语句或是命题者对材料的评论,或是材料中的人物对相关情况的评论,这些评议性语句是材料的关键句,它往往就是“文眼”所在,具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就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常见的议论评价性的句子有: (1)、开头句、结尾

4、句、对话句、结语句。 (2)、寓言性材料中的揭示寓意的句子 (3)、多元材料作文中的,揭示关系的句子 (4)、评述(议论)性材料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5)、事件(现象)性材料中揭示因果的句子 2、抓任务驱动性语句。在任务驱动性的材料作文中,最后一段会提出明确的写作任务,常见的有1、“以什么为主题写一篇文章”2、针对某件事谈谈你的看法等,这些提出明确任务的句子,就是关键句,就是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我们就要据此去立意、写作。 本题的最后一句,“如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应当有这种“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 ,解释了文章内涵,是评述性语句和总结句,是关键句,是立意所在 【审题立意】 “不偏不倚、不

5、温不火”代表的是适度、适当、适量、适时、适可而止等“中庸”思想。写作时可以围绕“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种态度、怎么做才会“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缺乏“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态度会怎样等做多角度论述。还可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举出现象、进行剖析、指出原因 、提出办法、 做出预测。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不符合“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现象颇多,比如有些人认为学习越刻苦就越好,交朋友越多越好,对老师不断质疑才显得自己善于思考,对一些事务发表看法越与众不同越好,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断加班将身体搞.其不良后果显而易见。为何有些人总是“过火,究其原因,可能是环境的影响、阅历的浅薄

6、、极端的性格、社会的观念。怎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这就需要胸襟、气度、眼光、智慧等等给人加持。写作时可结合现实中青少年的典型例子进行探讨,如高考钉子户唐尚瑞历经14次高考,立志非清华北大不上,曾有机会去吉林大学、中国政法,最终以594分结束了2023年高考后又准备参加第15次高考。在文中探讨他该不该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应如何定位等等,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参考立意:提倡适度,拒绝极端;不偏不倚的智慧与不温不火的清醒;平和心态赢得平稳人生。评卷建议:整篇文章如果不以“不温不火、不偏不倚”或“中”为话题,建议在36分以下评分;如果以“不温不火、不偏不倚”或中”为话题,但对

7、话题的理解不符合“平和”“适度”“适当”等意思,而理解为“站在中间”“中介”“不偏不向、各打五十大板”等意思,或者其它不合理的解读,建议在36分左右评分;如果以“不温不火、不偏所或“中”为话题 ;将“不温不火、不偏不倚”或“中”解读为“平和适中适当恰当”等意思,但写作时没有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来写作建议在3640分评分;如果以“不温不火、不偏不倚或“中“为话题,将“不温不火、不偏不倚”或“中”解读为“平和、适中.适度、恰当”等意思,写作时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来写作,但语言、结构、素材、论证水平较为一般,建议在4044分评分。如果在语言、结构、素材、论证等有一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建议在4547分

8、之间评分。如果在以下.两三个方面比较突出或非常突出的,建议在48分以上评分。 观点鲜明准确,逻辑性强,有辩证色彩。 素材准确丰富,能够紧扣观点,为观点服务。语言或有文采或深刻或简洁有力,句式灵活,语势强烈。能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结构消晰。(5)有确凿证锅判定考生的文章建按照某一篇文章仿写的,且构思、内容、文学等与仿写的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该文的实际得分,按应得分数的80%执行。(6)无自己的构思立意,仅对作文题目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的作文。在20分以下评分。【可用素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四个弟子分别述说了四种人生理想:子路是治千乘之国,勇其民,使民知方;冉有

9、是治小国,富其百姓;公西华是继续学习,在祭祀、外交等场合做个小司仪;曾皙是在春日里外出沐浴、吹风、咏而归。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自然性情不同,具有不同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2、曾经,我很迷惑,有人称赞老庄的逍遥,也有人称赞孔孟的激情;有人称赞屈原的执着,也有人称赞苏轼的洒脱。对他们的是是非非,究竟该如何评判呢?后来,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各有志。因为人生境界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志向也有所不同。由此看来,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四个人,他们的人生理想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境界。3、启发式教学是孔子教育学生时的一大特色,孔子主要运用对话的形

10、式对弟子进行启发、诱导,这就是“循循善诱”。老师不应代替学生思考、学习,而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促进其智力、思维的发展。4、子路第一次拜见孔子的时候,孔子问子路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喜欢长剑,也就是喜欢练武。孔子听了并没有批评子路是一介武夫,而是对这位天性质朴的学生善加引导。孔子说,以你的资质,如果能好好读书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别人请教,你的成就应该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孔子对子路的这番引导,把一个教育家教导学生时侃侃而谈的风度、循循善诱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子路不爱读书,但他听孔子的话这么在理,当然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从此成为孔子的学生。5、那么教育为什么一

11、定要循循善诱呢?因为人性的特点是,你越压制他,他就越反抗。学生一旦有了逆反心理,老师说得再对他也听不进去。“循”的意思就是遵循,顺着学生的性情,顺着他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加以诱导,让他有所提升。【范文导写】致中和,达化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有言。天人合一,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达中和之境,可化育万物,生生不息。古人推崇中不偏,庸不易,明善诚身,束己修心。我辈青年在学习生活中,亦当有如此态度,致中和,达化境。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绘人,拿捏的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此中玄妙即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庸思想,不偏执,不极端。切中肯綮便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

12、所代表的适度、适当、适量、适时、适可而止。或许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一团和气,失去原则,是不置可否的态度,是失败时躺平佛系的借口。实则不然,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样的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是青年立身于世的准则,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根基。这样的“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恰是内卷盛行一剂良药,更是年轻的我们奔赴未来的力量来源。“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强极则辱,情深不寿。”金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才能致中和,达化境。这样的温润与谦良,这样的智慧与清醒,对于当代青年意义非凡。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韩退之以之警醒我辈,不努力固然不可,但若超出了度

13、,就难以持之以恒,就会一暴十寒。学习如此,凡事皆然,无度,让很多青年沉溺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无度,为了升职加薪而熬坏了身体,杀鸡取卵。由此可见,只有不偏倚,求适度,才能在生如逆旅时,一苇以航,才能在时代的潮起潮落时,扬帆起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极端,不执拗,心态平和,泰然处之,心有风骨,淡泊名利。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要的就是一份襟怀的旷达、超然的的气度、理性睿智的眼光。想要拥有这份超与睿智。首要的是心态的平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次之,有清醒的头脑、慧达的思考,知进退,懂取舍,明辨的眼光。正如竺可桢先生所言,“尽吾力以行之,可以无悔”。三者,慎思之,明辨之,还需笃行之,掬月在手,向光而行,以行动致中和,达化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子思以之廓定“中和”。发乎情,止乎礼。凡事皆需有序有节,中正平和。“中庸”不是不知进取,而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的心态,是持重敬畏人生方向,致中和,达化境,我辈青年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漫漫征途中才能行稳致远,收获成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