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71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8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第289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阴历七月十五为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我们在这一天祭奠先祖,缅怀先人。古代中元节是“孝老节”,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孟兰盆节”。不管是中元节祭祖,还是孟兰盆节的救母脱离苦海的 ,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七月半祭祖习俗 ,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农历七月也称之为报恩月。在传说中,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已故的先祖可以回家接受后人的祭奠。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 传统习俗中,人们应该早早回家,一方面回家祭奠祖先;另一方面肃清街道,为魂灵让路,

2、避免冲撞。传统民俗中,还会晚上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盞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 。放河灯给亡灵照亮道路,也为了普渡水中的亡灵。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初衷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泛B.初心 古記有之 所以 漂泊C.初衷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泛D.初心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泊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

3、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B.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C.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D.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在中国绘画史上, ,便很快成为主流。这是西方所没有的。正为此,中国画最终形

4、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体系与文化体系。过去我们常用南北朝谢赫的“六法论”来表述中国画的特征,这其实是很荒谬的。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尚处在雏形阶段;( )因为,文人画使中国画文人化。文人化是中国画的本质。在绘画之中,文人化致使文学与绘画结合; ,则是写作与画家身份的合二而一。西方的写作人作画,被看做一种跨专业的全才; ,则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中国人常把那种技术高而文化浅的画家贬为画匠。这是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传统。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中国画真正成熟B.中国画的真正成熟,是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C.中国画是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真正成熟的D.

5、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才使中国画真正成熟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量欧阳修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注】这首诗写于景枯三年(1036)岁术,作者被贬夷陵,元珍,表正都是峡州的官页。敌国,指春秋时的楚国,夷陵古属楚,另一说三国时,吴而战争于此。邻翁,指处士何参,居于县含之西,多知别楚故事。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描写

6、夷陵偏储荒凉,鸡狗在山中乱跑,年关之时,诗人生活陷人困苦。B.颔联展现夷陵的风土人情,女子发髻古朴,巫师载歌载舞,庆祝谷物丰收。C.颈联句诗人思接古今,追忆起这里昔日的繁盛雄姿,增强了夷陵的历吏感。D.本诗写得平实有味,富有生活情趣,虽无一句抒情,但处处浸透诗人情感。7.本诗尾联与杜甫的(客至中“背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都是以酒款待邻霸,请简要分析其中蕴含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节选)中,可以证明“既因为屈原佩戴香蕙而遭贬黜,又因为他采集白芷而给他加上罪名”的句子是“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通过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

7、恐的神情来侧面衬托蜀道难的句子是“ , ”。(3)在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 , ”两句,诗人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的痛恨之情。【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周庄冉记商号马宝山冉记客栈坐落在古镇周庄富安桥下的水岸上,客栈的老板冉绍白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冉老板不爱多讲话,他的话大半都在他的眼神里面放着,所以他不多的话语一说就在点子上,让人听了舒畅,听了顺耳。这样他就结交了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客人只要在冉记客栈住那么一两回,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下次客人再来周庄绝不换地方,就住冉记客栈。这样从东北

8、奉城来贩人参鹿茸的赵掌柜,从南国羊城来买卖草药的钱掌柜,从西域玉田来推销玉器的孙掌柜,从山西大同来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个个成为冉记客栈的老客,个个成为冉老板的忘年交。一天,客栈来了一位客人。这是个新客,四十来岁,一身布衣还很褴褛,牵着一匹汗淋淋的马走进院子里来。冉老板急忙上前想帮助客人卸马背上的褡裢,客人急忙挡住冉老板的手说:“不劳您动手,不劳您动手”冉老板问:“小店分中、高档和普通客房,客官想住哪样的房间啊?”客人说:“住住高档的单间房吧。”来客就由冉老板引领着走进楼上一间高档客房,将褡裢“嗵”地放地上。不知看官是不是看出蹊跷来,八成没有。可是,冉老板却看出来了,并有了疑窦:这客人一身寒酸的

9、布衣,怎就住高档客房呢?一般客人一路劳顿,都想着有人帮助卸肩解鞍,可是这位客人非但拒绝,神情怎么还惶惶的?客人背着褡裢上楼,气喘吁吁的。那褡裢里是什么沉重东西是金,是银,还是枪械?冉老板就亲自照料这位新客,想解开疑云。这会儿就到饭时了,冉老板问:“客官,您是到饭堂里用餐呢,还是我把饭菜给您端上楼来啊?”客人说:“就请伙计给我端到屋里来吧。”冉老板没指派伙计,他亲自为客人端茶递水,布菜斟酒,饭后还亲自收拾碗盏。在这一系列活动间,冉老板一直想着弄清楚那褡裢里的秘密。他终于在褡裢的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看到一个“李”字印记。冉掌柜便问道:“客官是哪里人,是姓李吧?”那客人愣怔了一下,摇摇头说:“俄(我)

10、俄(我)不姓李,俄(我)姓”吞吞吐吐的山西话,使精明的冉老板认定了,这个客人心怀鬼胎,就报了官。捕快就在半夜拿了这个山西人。一捕,一审,这家伙果然是个见财起意的歹人。他本是给山西大同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做保镖,到江南收明前茶,看到茶商一袋银圆就生了歹意。那天他们坐在一个山崖边上歇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保镖一直寻找的机会来了。他站起来说:“掌柜的,俄(我)去尿一泡。”说着走到李掌柜身后,在一棵树下哔哗尿了一阵,转身系着腰带走到李掌柜背后,一抬脚把李掌柜踹下山崖,然后驮着那一褡裢钱,牵马投店,住进冉记客栈。哪知一枕黄梁美梦还没做完就锒铛入狱了。冉老板为好友李掌柜伤心落泪一夜,第二天就派人去大同送

11、信,请李家来人取走那一褡裢的钱。半个月后,派去的人回来了,领来一个人,万没想到这个跟随来的人竟是李掌柜。冉老板白日见鬼一般,一身抖颤:“你、你是人,还是”李掌柜在冉老板面前转了一圈,作揖道:“冉老板,我大难不死,被那歹人踹落山崖,让一棵老树托住,在树丫上待了三天三夜,得一采药人相救,真是死里逃生啊。我这是特来谢您呀。”李掌柜说着抱住冉老板一阵号啕。冉老板极是热情地款待李掌柜,俩人天天对饮或喝茶。忽然在一天争论起来,争论发展到争吵,争得急赤白脸,吵得面红耳赤。看官你可知道,他们争论什么吗?就一个字钱。冉老板一脸赤红:“这一褡裢钱,我一分不要,您拿走。”李掌柜瞪圆了眼睛:“这一褡裢钱,我一分也不会

12、拿,您留下。”俩人争着吵着,彼此愈发地亲热信赖。李掌柜终于想出一个主意,用这笔钱做两个人共同的生意,一个在南国茶乡买茶,一个在山西大同卖茶,一路船载车运就交给做脚运的商家去办。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冉老板就答应了李掌柜,二人就做开了南北的茶叶生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几年后又开拓药材生意和绸缎生意,一个做了大同的首富,一个成为周庄的富豪。一年,康熙帝下江南,来到苏州府,从当地官员那里听说北李南冉二人感人的故事后,甚为震动。就派人从周庄请来了冉记客栈老板冉绍白,很是仔细地问了他与大同李家合作贸易的事情,大为感动,提笔写下“商贾德范”四字,赐予冉绍白。冉老板就把这四个字制成两块牌匾,一块挂在自已经营的冉

13、记商号大门上,一块派人送往山西大同,挂在李掌柜经营的大同商号门楣上。周庄的冉记商号与山西大同商号,两大商号合伙经营了一百多年,他们仁义诚信,道德传家,不仅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也影响了与他们有往来的许多商户,成为北地南国百年佳话。世事沧桑,许多年过去了,山西大同的李家怎么样?不知道,康熙帝赐予四字牌匾也早已腐朽,只知道周庄冉家凭着祖训,生意一直做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在周庄大街小巷走一走,一定会见到冉家后人开的商铺,这些商铺远不及当年冉记商号的规模了,不过仁义诚信的经营理念还一直被他们传承着。选自小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只要在周庄冉记客栈住一晚,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这体现一个客栈老板为人处事圆滑,八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