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70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力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目录一、学习任务二、新知探究三、素养提升 1 / 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3章相互作用力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1进一步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2知道物体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掌握动态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3知道平衡中临界、极值问题的特点,掌握平衡中临界、极值问题的求解方法。二、新知探究知识点一: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力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2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方法步骤 解析法(1)

2、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1)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矢量三角形边、角的变化(2)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相似三角形法(1)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两个不同情况对应的力的三角形和空间几何三角形,确定对应边,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识列出比例式(2)确定未知量大小的变化情况3. 规律总结图解法解题的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为了便于比较,画在同一个图上。(3)最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大小变化情况。知识点二: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临界

3、问题(1)问题界定: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为临界状态,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为临界问题。(2)问题特点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注意某现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3)分析方法: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进行论证、求解。2极值问题(1)问题界定: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2)分析方法解析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图解法: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

4、定最大值或最小值。3. 规律方法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分析技巧(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中的临界点和极值点。(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是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结论。三、素养提升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

5、(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这一临界角0的大小。解析(1)斜面倾角为30时,物体恰能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0mg cos 30解得33。(2)设斜面倾角为,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F cos mg sin FfFNmg cos F sin ,FfFN,解得:Fmgsin+mgcoscossin当cos sin 0,即cot 时,F即“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060。答案(1)33(2)602如图所示,质量M23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3 kg的小球B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03 N,拉着小球带动木块一起向

6、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3)当为多大时,使小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解析(1)对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F cos 30T cos ,F sin 30T sin mg解得tan 33,T103 N,即30。(2)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T sin MgFN,T cos FN解得35。(3)对A、B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sin FN(Mm)g,F cos FN解得FM+mgcos+sin ,令sin 11+2,cos 1+2,即tan 1则FM+mg1+2sincos+cossinM+mg1+2sin+显然,当90时,F有最小值,所以tan 35时,即arctan 35时F的值最小。答案(1)30(2)35(3)arctan 35 5 / 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