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68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以“物质与精神文明、实用与审美”为话题导写原题再现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本题属二元关系型材料作文,

2、由材料、提示和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部分以中国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为载体,间以东西文化对比,启示学生探讨“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多元关系。其中“实用”与“物质”、“审美”和“精神”在哲学层面有很相近,都可以归于美育的范畴,所以只需要理清关系,选取其中一组进行立意即可。而作文的难度也正在此,不能孤立地谈物质或实用的利弊,要用二元对立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部分“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我们是谁?我们就是考生们,所以这个材料作文具有一定的任务指向,那就是不能单纯地从哲学的角度来谈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还需要联系自身世界,体现自我思考,也就是一定要有“我在”,比如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向个人修养(联系学

3、习知识和提高素养),文化建设(娱乐至上和陶冶身心),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时代发展(富强与文明)等层面拓展,而要求部分“选准角度”,就是要求考生能结合命题指向,抓住重点进行写作。写作重点应在辨析实用与审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展现思维水平。时评赏析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2021-10-13 10:01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在金华浦江乡村戏台边听婺剧经典折子戏,在衢州柯城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温州瓯江两岸打卡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在东阳横店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领略光影魅力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

4、神文化生活”。一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客观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

5、个精神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反过来看,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明确要求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统一。今天,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6、更加需要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新征程上,在关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水涨船高。一方面,必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时代新风、涵养道德情操、培育心灵家园、丰富精神生活,以正确理想信念、价值理念、

7、道德观念自觉抵御精神贫困和心灵空虚,遏制拜金主义、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才能在实现物质文明层面的共同富裕之时,同时实现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2016-05-06 17:04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刘根生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

8、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9、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

10、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