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67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2016年协议,埃及将获得某一国际组织120亿美元贷款以支持国内经济改革计划,改革计划包括增加税收和埃镑汇率浮动等。埃及的这批贷款最有可能来自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2公元221年三月,曹丕下令复行五铢钱,但当年十月即因谷贵而“罢五铁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时(239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这一措施客观上()A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B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C导致曹魏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危机D促使政府减轻金属铸币的重量3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

2、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反映出商业环境十分宽松C都是政府首创的正规货币D货币改革符合巩固国家的统一的需要4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5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下述材料从侧面说明,战国时期币种类型流通区域布币三晋流域多以农业为主,主要使用布币。布币的形制起源于农具铲布刀币以渔猎手工业为主的燕国和齐国流行刀币。刀币的形制起源于工具削刀铜贝币盛行于南方楚国,

3、是仿天然海贝形制作的金属铸币,面文是楚国特有的文字,较为常见的文字有“巽(xun)”“各六朱”等,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圜钱最早的圜钱在魏国产生,后被秦国、燕国、齐国仿铸,圜钱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流通于中西部地区A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诸侯混战,国家尚未统一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6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下,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必将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主要说明该体系A造成汇率制度的不平等B削弱了金本位制C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D易导致通货膨胀7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曾指出:

4、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特里芬此言重在强调()A美元霸权地位的急剧衰落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C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8元史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此可知A文中的“交钞”是中国最早的纸币B元代纸币和铜钱已并行流通C纸币的发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元代滥发纸币引发通货紧缩920 世纪70年代初,美国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欧洲各国的许多

5、人一度拒收美元。这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欧元发行冲击美元C欧洲新中间阶层的崛起D美国丧失霸主地位101949年5月28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100:1,到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2000: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据此可知A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B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11图1到图2的历史变迁()图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图2A反映出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B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C逐

6、步建立起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D构建了黄金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12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货币变化趋势。这一趋势()A加速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B延续了商鞅变法的经济政策C顺应了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促进了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131934年,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提升了白银的收购价格。由于中国的主流货币仍是白银,随着银价提升,中国大量用白银购买美国商品,白银疯狂外流,中国工业也受到打击。为此,国民政府推出法币改革,禁止白银流通,改用国家发行的纸币法币,法币改革A制止了白银外流B为“统制经济”做准备C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近代化D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单位:

7、%).以上变化反映出()美元丧失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国际货币多元化阻碍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ABCD15下面是194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财政状况简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实际收入实际支出58万亿元96万亿元80万亿元340万亿元A国统区经济根本好转B国民政府被迫实行通货紧缩C抗战导致了财政亏空D内战引发国民政府财政危机16如表为美英两国关于二战后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方案的比较表,据此可知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凯恩斯计划的比较(美)怀特计划(英)凯恩斯计划组织方式基金制银行制储备货币美元发行新Bancor币发行机构美联储国际清算同盟分配机制按

8、与美国的双边国际收支状况分配按占全球贸易的相对规模分配货币锚黄金全球贸易总量争论结果基本采用未采用.A美国和美元的国际地位更为稳固B英国开始丧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C“怀特计划”更符合战争的需要D凯恩斯主义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芙”等币量不一的货币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由上林三官,即钟官、辨铜和均输专门负责铸币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均输官将铜矿石等运来,地方铸造的五铢钱也一律回收作为原料铸造新钱。中央独占铸币的权利以及货

9、币的成功流通,为汉武帝时代的经济财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大大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此时所铸的五铢钱,史称“上林三官钱”,币质上乘,钱文挺秀,郭圆周正,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因此,汉初以来的私铸、盗铸之风逐渐消失,铸币权分散之积弊也同时根除,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至此终获成功。五铢钱流通范围极广,从东南沿海到新疆地区,从云贵川到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都流通五铢钱。五铢钱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前后跨度为738年。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

10、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秦国在圈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误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11、。“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宋元时期还出现了纸币交子、会子等,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工资条”是用手写的,工资条上只有工资总额一项。到了20世纪90年代,工资条上有

12、了“绩效工资”“菜篮子”、高原补贴、艰苦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等项目。以前发工资最大面值是10元,1987年开始有了50元和100元。以前都是工资和工资条一起领,到2002年后,单位实行电子工资条,直接发到电子邮箱,以银行划账的方式发工资。西北油漆厂工人王宝强工资表(月工资,单位:元)1974年1977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5年2009年39.546616668722472149新华网工资条里的新中国60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前后职工工资的变化及其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

13、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汉武帝时期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制度。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使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并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摘编自王学亮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现状及其国际化展望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当时世界

14、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度进行交易,随着英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1821年,英国以法律的形式在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各国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乐观预期,在国际结算及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愿意使用轻便的英镑进行结算,英镑逐渐变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工业产量逐渐被美国超过,一战后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更导致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旁落,英镑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目前,尽管人民币已经逐渐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使用,但是从衡量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来看,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摘编自曹璐琦戴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5、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英镑国际化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东汉二百年中,铜钱开始出现持续减重,加之货币总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中长期存在通货膨胀。“及献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铸小钱,由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是时不铸钱既久,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及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若更铸五铢钱,则国丰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