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639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诗歌鉴赏之手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复习诗歌手法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二、结构章法:开头:开门见山、伏笔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结尾: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照应。(注意:重章叠句)三、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部分)(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比喻可分为:明喻;甲像乙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其五)暗喻;甲是乙、甲成了乙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白居易九江春望)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孟郊)借喻;只有乙,甲不出现(如: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比喻雪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博喻;甲像乙,像丙,像丁(如: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借代借代是古典诗歌中运用极广的一种修辞手法。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运用借代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富于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b.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c.“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中的丝竹管弦。兰亭集序e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f孤帆远影碧

3、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g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h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i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好处: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

4、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1、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2把人当物来写或以物写物叫拟物;例如: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长逝入君怀”是个拟物句,是“宕子妻”把自

5、己先拟作“西南风”,然后才“长逝入君怀”的。(6) 列锦(意象组合)把内容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1、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6、指杏花村清明杜牧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欧阳修(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历史之必然。(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拟行路难(10)对比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2、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

7、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1)叠词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12)互文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中的“主人”、“客”兼及“下马”和“在船;“东西置松柏,左右种梧桐”中的“东西”、“左右”兼及“置松柏”和“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兼及“明月”和

8、“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即 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13)双关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14)倒装指故意颠倒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错综句法等修辞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辛弃疾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最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头)忽见”,应为“溪桥路转

9、,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15)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16)渲染、烘托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10、,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3.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18)衬托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

11、;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a.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哀等。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2、青玉案元夕(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3、 李煜的望

12、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20)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21)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22)抑扬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

13、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1、如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闺怨”主题。3、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似乎是要歌颂汉

14、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的态度,表现文帝对贾生的叹服。后两句却用“可怜”转折,并通过问与不问内容的对比,揭示了文帝关心的其实是他个人的生死,而非国计民生的。扬得愈高跌得愈重,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感慨,在一扬一抑中表达得淋漓尽致。(23)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1、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2、苏幕遮-周邦彦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4)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7)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