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61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冯友兰)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新世训,教人如何生活,阐述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在第九篇存诚敬中谈到,诚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是真诚;敬是小心谨慎,是专一。“诚”与“敬”,对新时代的青年成长有现实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存诚敬”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是知易行难,也有人认为是知难行易。说到知与行,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名字。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陶行知先生的名字,本来是陶知行,他或者先以为知易

2、行难,注重在行,故取名先知后行,后又以为知难行易,注重在知,故改名先行后知,究竟他的意思,确是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把知行二字,癫之倒之,似乎表示他对于知行的看法,先后总有不同。”你是怎么来看待“知”与“行”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言:“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所愿意做者,一部分是他应该做者。”上面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3、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在做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他做的各种事具有各种意义,就形成了他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关键在于对自己行事目的意义的“觉解”程度不同。现实中受到众粉丝热捧的某艺人因道德沦丧而锒铛入狱,某全网当红主播因偷税遭人鄙弃,而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一生的人,将永远被世人铭记于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究竟该有怎样的人生境界,如何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引发我们的思考,请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4、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对外部世界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冯友兰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1例文:心存诚敬,无悔人生 “诚”与“敬”是哲学大师冯友兰教给我们的人生准则,在我看来,它们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心存诚敬,无悔人生。为人之道,真诚为首。真诚,意思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孟子离娄上第

5、十二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贯。”真诚,是做人之基。在现实生活中,真诚做人至关重要。“真诚是使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说过:“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我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三毛也曾说过:“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事实表明,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如果不能真诚待人,就

6、不能得到真诚的友谊和回报,就无法获得内心的感动和快乐。做事之道,敬字为先。敬是一种发乎内心,庄重、肃穆、专一、认真的精神涵养。孔子说:“君子修己以敬。”程颐说:“涵养须用敬。”“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主一,就是精神集中,思想专一,态度恭敬谦卑,处事谦虚谨慎,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有了这样的“敬”,才能收敛身心,专心一志,达成内外如一,知行一体。晚清文学品评家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荀子说:“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思接千载,儒家先哲告诫我们一生要始终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们说:“执事敬、思事敬,修己以

7、敬”。敬,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专一、行为负责的精神。大国工匠们,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正是诚心敬畏的做事哲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要常怀“诚”“敬”之心,真诚做人,谨慎做事,不要被庞杂的花花世界迷了心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要时刻谨记:心存诚敬,无悔人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冯友兰先生告诉了我们“诚”与“敬”的内涵。“诚”是“真诚”,内不自欺,外不欺人

8、。这是一种较高的道德修养。外不欺人好理解,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讲诚信;内不自欺则有“君子慎独”的境界,即使别人不知道,我也有我的准则和底线,绝不因无人监督而放松要求。比起一般的诚信,这种“诚”的境界显然更高。而“敬”是小心谨慎,是专一。如果说“诚”是做人的话,“敬”更像是做事的原则。“敬”什么?敬职业道德,敬法律规则,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有了“诚”与“敬”,人是高尚的人,事是完美的事。考生还应思考,为何要提倡“诚”与“敬”,这对新时代的青年成长有何意义。当今时代价值多元,信息芜杂,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稳定的青少年而言,是很有冲击力的,如果心中没有做人做事的准则,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

9、前进,从而失去自我,做不好人,做不成事。而有了“诚”与“敬”的标尺,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做事的准则,无论是否成才,起码人品不会出问题。写作时可以先阐述“诚”与“敬”的内涵,再分别论述古人如何看待“诚”与“敬”,有哪些要求;然后论述“诚”与“敬”在当下的价值,尤其是对青年成人、成才的作用。最后呼吁青少年,秉持“诚”“敬”,行走人生。立意:1. 做人要讲“敬”和“诚”。2. 怀“诚敬”之心,做谦恭有礼之人。3. 当今社会需要“诚敬”之德。2例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曾有人大胆指出:“知识就是力量”是错误的。骇然吧,列宁名言也被质疑。人家是修改成:“运用知识,才是力量。”我也同意,因为修改后的句子指

10、向明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都知晚清政府夜郎自大,摇摇欲坠。有人吞云吐雾,享索享受死前的痛快;有人浑然不知,朝暮间开口闭口言:我大清国八旗子弟,如何如何。谭嗣同等“六君子”振臂高呼,不惜以命去换国人之惊醒。如鲁迅所写:一间铁皮屋子,囚住的人昏昏欲睡,偶尔有人拼命呐喊,捶打墙壁。这是不甘为人做奴的勇气,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信念。一人之力救得了将亡之国?不一定。可十人,百人,千人呢?鲁迅先生是看清了,才去弃医从文,用笔做投枪,作匕首,以文之力,以己之力,像微弱的光,唤醒沉睡的人,唤醒迷茫的人,引领新青年,创建新文化,为更多的人寻找信念。终于,星星之火燎原,一者呼百者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11、呼啦啦张开,有了思想的中国青年成了“民族之脊梁”,这便是行之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论说服力,行自要比说管用。中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有人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我们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时,十五年计划是什么?是蓝图。真正的梦想成真的是实干。两弹一勋是国之栋梁,袁公是世之粮仓,屠呦呦是仁心圣手,这是多少颗默默发光的星星才组合成一条中国的“银河”?扬我国威,永远不是口号。他是无数人的汗水,泪水凝聚成的神话!中华巨龙的腾飞,不是我们高歌就能唱出的华章,他是多少中华儿女兢兢业业奋战的成绩!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圆满成功,有人说:老谋子的点子精妙绝伦!这才说对一半。中国式浪漫,盛大展现是想与作的

12、完美结合。中国人用实力进行文化传承,中国人用行动展示万物和谐共生演。言既出,行必果。行之有方法,才有好的效果。所以张艺谋导演的能耐绝对不是他敢于想,更重要的是他能用行动把想象变成现实!今日之你我不缺誓言,我们缺埋头去干的行动!来吧,不要羡慕谷爱凌是天才少女。做好一张考卷,学习一项技能,实现一个梦想,你我就是中国好少年,让我们一起行动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作文材料围绕“知”与“行”的关系提出问题。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陶行知先生把名字由“陶知行”变更为“陶行知”,是基于对知与行的不同认识?这些在材料中并没有解答,而是需从提示语中思考二者的关系。“

13、知”与“行”是想法和行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于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不能因为两者看似矛盾而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是知易行难,有些事是知难行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知”还是先“行”,不能截然分开。做一件事情,或认识一个道理,可以先“知”再“行”,也可以在“行”中“知”。总之,知与行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学”与“做”的关系,跟哲学上的认识与实践一样,是辩证统一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可以指导行,行可以检验知。知可以从行中来,在行中得到丰富;行受到知的指导,又可以促进知。写作时要从自己的认识与实践中去体会、分析、拓展,要辩证地看问题。可以侧重谈知易行难,要先知后行;

14、也可以侧重谈知难行易,要先行后知;还可以二者兼顾,谈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总之,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1.知易行难,不要纸上谈兵。2.知难行易,实践出真知。3.在知中行,在行中知。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冯友兰先生将一个人一生中所做之事分为两部分:愿意做的和应该做的。“愿意做者”,兴趣爱好也;“应该做者”,责任也。兴趣爱好随心随性,自由自在;责任强调担当,难免束缚。二者可能冲突,也可以融合,如何处理好兴趣爱好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人生的必修课。兴趣爱好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大致

15、可分为三种人、三个境界。第一种人一生都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释放个性,追求自我,活得恣意,可谓让人羡慕,但这种人容易忽视责任,不可取。人之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推脱不了的责任需要承担。第二种人能将二者兼顾,自然不失为一种智慧,值得肯定。第三种人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勇担家国重任,或是将家国重任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则可称得上伟大了。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看待爱好与责任,启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国家的发展关联起来,将责任与爱好并举,让大我和小我共存。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兴趣爱好与责任担当的关系,担当责任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处理兴趣爱好与责任担当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担当责任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处理兴趣爱好与责任担当的关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以担当责任为本,做好该做的事,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以兴趣爱好为翼,让兴趣爱好为人生增光添彩,使人生更加精彩;兴趣爱好与责任担当对立统一,二者兼顾,成就人生。立意:1.化“该为”为“愿为”,以“可为”成“有为”。2.责任与爱好并举,大我和小我共存。3.该做之事不推脱,愿做之事尽力做。4.担当大责任,发展小爱好。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