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58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菜根谭名言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菜根谭有言:“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意思是花木移栽到盆中终归失去了蓬勃的生机,飞鸟关入笼中就减少了盎然的生趣。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菜根谭中说:“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生命的趣味精神应该不断地被激发。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

2、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菜根谭有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外物未真正影响竹与潭。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物赋形,随世迁移,破堤坝而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以上材料,对于新时期青年人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很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写作。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

3、念。明洪应明菜根谭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明代菜根谭书中说: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也有人说: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参考答案:1例文:找准定位,实现人生价值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这段话告诉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一株生长迅速的小草,长在农田里就是令农民讨厌的“荒田根草”,长在公园的空地上就成了“地皮草”。因为位置不同,小草的价值就

4、有了霄壤之别,这不禁让我们深思,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方可实现人生价值。找准定位,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李白身上有一种游侠精神,他蔑视权贵,轻视翰林,大呼“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放浪形骸,纵情山水。衔觞赋诗,用双手捕捉瞬间的灵光;云游四方,用双脚丈量天地的深广。同为唐朝才子的王维,既有坐看云起的闲情雅致,又有经天纬地的韬略之才,他对自己的定位则是游刃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精妙地掌控着为官与隐逸的平衡。李白和王维都深谙人生定位的真谛,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尽展才华,名留青史。找准定位,往往能柳暗花明,为你敞开一片新天地。美国著名广告策划人黛乔安娜曾经热衷于文学创作,可是一次次碰壁,被退稿

5、,被批评“你写作只是一种自我陶醉”的经历使她认识到,文学或许并不是属于她的天地。全面剖析自己,她发现自己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和超强的文字组织能力非常适合广告策划职位。果然在那里,她的能力得到尽情发挥,她迅速成长为行业中耀眼的明星。戴望舒的一句“你成不了诗人”让冯亦代放弃诗歌创作,把目光投向翻译领域。身高问题让伊辛巴耶娃放弃体操,定位在撑杆跳项目上。更加准确的定位,为他们敞开了一片更为宽广的天地,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找准定位,为了民族,将小我升华为大我。鲁迅先生把自己定位为“从旧堡垒中杀出来的战士”,反戈一击,既准且狠。弃医从文,以求医治世人痼疾。以笔为枪,刀刀刺入封建残余的心

6、房;以文为鞭,恣意挞伐,振出黑暗时代的警钟长鸣。阳明先生把自己定位为“圣贤”。他不屑于在钦定敕修的四书五经中消磨人生,不甘心嘬取程朱理学的余唾,他壁立崖岸,不为世迁,在亲身经历中发明新的哲学奥义,并践行于戎马疆场,传道授业,泽被后人。由此可见,找准定位对我们多么重要。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平坦的大道,顺风的船帆,助你抵达理想的彼岸。不适合你的位置则会成为束缚你的牢笼,禁锢你的手脚,在你的眼前遮上一层阴霾,挥之不去。我们青年人应当擦亮眼睛,找准定位,去撷取成功桂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第一句引用了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菜根谭)中的

7、名言,第二句是对于这句名言的解释。花木移栽到盆中就会失去生机,飞鸟关入笼中就减少生趣,说明人生定位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思考,每个人天赋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我们能尽早地认清自己,明白自己内在生命的愿景,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就更能享受这美好的一生。准确地定位人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我们才能将自己放在合适的高度去生活。准确定位人生,还需要明白人生离不开奋斗。不论你是否清楚认识了自己,也不论你是否了解了社会的需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不懈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

8、示,引发深入思考”,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百年前,旧中国积贫积弱,五四时期的青年是在山河破碎中奋力抗争的一代;百年后,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民族复兴路上凯歌前行的一代。立足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明大理、知大任、怀大德,在把握时代大势中校准人生方向,在建功时代伟业中成就人生价值,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价值与定位。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列举爱因斯坦、马克吐温的例子论证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

9、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散发耀眼的光芒;然后列举贾平凹、杨丽萍、帕瓦罗蒂、乔丹等例子论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盲目崇拜别人,在我们的人生中诠释自己的价值;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正担任何职,必然恪尽职守努力付出,然都应惊世骇俗自成一方。立意:1.找准人生定位。2.找到正确平台。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投入广阔天地,青春更有为。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由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引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时一声鸟鸣或一朵花悄然开放,都会触动无限生机。然后,引出“生命的趣味精神应该不断地被激发”,这也是材料的点睛之处,意思是说,

10、应该发现生活当中的美,然后以此激发生命的趣味精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说明,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世界生活当中去找寻美。比如石头下的一根小草,倔强地生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比如,夜空中,只有那颗星星在闪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希望。而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发现自然生活之美,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我们才能把自己生命的趣味精神激发出来,而这种良好的心态就是发现美的眼睛。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发现不了生活的美,所以才感觉生活是苍白无味的,但是苏轼则不同,他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自己的生活趣味,让自己的流放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甚至写出“三赤

11、”名篇。因此说,良好的心态,能够激发生命的趣味精神。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激发生命的趣味精神。主体可以采用论据并列的形式,比如李白、苏轼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论据掌握不足,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形式。立意:1.良好的心态决定生活的质量。2.去用心发现生活之美。3.生活处处有美,让我们去找寻吧。3例文: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芸芸众生,各有不同。菜根谭中所言之人,坚守内心,愈挫愈坚;而老子口中“清水”型人格,则是随物赋形,不拘常态。秉承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方可助益人生。其实,坚守自我与顺势而为,代表了两种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坚守内心就是守住了底线,

12、不拘常态则是追求的境界,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才会锻造高质量的人生。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坚守方显初心,坚守方见执着的追求。纵览古今,一个个伟人用自己的坚守激扬起一簇簇时代的浪花。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无不成为我们民族的丰碑。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用相机记录星空,用行动践行初心。星辰点点浮沉聚往,这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困难,可她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梦想的旅途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松下幸之助说:“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吾辈青年,应坚守自我,构建内心的精神高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善变方显明智,灵动方见圆融。古人说:

1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日新月异的局面,与时俱进,随遇而安,既是生活的常态,更是处世的智慧。古今中外的圣贤先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诸葛亮面对孟获,七擒七纵,用灵活变换之法成功化解了孟获心中的芥蒂,使其心悦诚服,从而谱写了民族融合的佳篇。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不仅看到矛盾的对立性,更看到发展中的统一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以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在谈笑间使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为新生的共和国迎来外交史上的黄金时期。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以坚守之心,善变之道,打造靓丽青春,助益成功人生。坚守底线,是

14、抓大;变通处事,是放小,坚守是变通的前提。曾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的沉淀,方能感受澎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一心为民,在历史的波涛汹涌中融通善变,踏出了民族复兴的坚实步伐。我辈青年也应将内心的坚定不移与机智通达结合起来,奏响青春乐章,演绎精彩人生。躬逢盛世,我们应内心守正,砥砺前行,做刚强矢志之人;也应随物赋形,处事圆融,做柔善之士。我辈青年当秉持坚守之心,且悟善变之道,去追风赶月,助力复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构成,菜根谭中

15、的语句与老子的言论与分析。菜根谭引句大意: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面依然晶莹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角度思考:对于“竹”来说“风”就是外部世界,对于“潭”而言“雁”属于外部世界;“风”可过“疏竹”,“雁”可渡“寒潭”,但“外物未真正影响竹与潭”。“不留声”“不留影”意味着坚定地持守,人不因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无论外界多么热闹喧嚣,也不会影响内心的宁静,坚守自己的志向,这才是优秀青年应有的品格。“上善若水。事善能”取自道德经的第八章,考生需要一定的道家文化涵养和文言积累才能理解这句话,但是读不懂也没有妨碍,下文用“随物赋形,随世迁移”为考生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能“破堤坝而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前者更侧重于“坚守”,后者则强调“改变”;一个“却”字将两者关联,意味着两者关系相反或相对,形成对比。在青年人拼搏前行的路上,“疏竹”“寒潭”的不为外物所动,固然可贵,而“流水型”人格“善于调整、改变”也有可取之处。但从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