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42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A已经形成完备的成文法体系B乡村共同体丧失了自治权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D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2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 )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

2、接受监督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31835年英国市政法案出台,规定地方事务由全体地方居民自主决定,建立经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议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为民众提供生活安全保护、教育卫生服务,办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商业贸易等事务。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地方自治不再接受政府监督B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机构C地方议会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D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1998年,英国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政府与志愿组织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下表为英国内政部实施的“内政部公民抽样调查”,涉及20012008年英国公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情况。据

3、下表可知( )时间20012003200520072008非正式志愿活动34%37%35%35%正式志愿活动27%28%29%27%被访人数9 4308 9209 1958 804A第三部门力量得到迅猛发展B公民参与在社区治理中得到凸显C政府逐渐退出社区治理体系D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较差5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 )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D一定程度上阻碍

4、了公民的个人自由6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问世,随后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中部分法规和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对其具体实施规定做出了补充与修正,英国逐渐地形成了建立济贫院等一整套济贫制度。这一制度( )A是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B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C暴露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弊端D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革命结果7如图为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从中可以看出英国的社会( )A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资本C惠及了社会各个阶层D淡化了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干预8有学者指出,在早期工业化背景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将劳

5、动者置于生老病死残以及失业的威胁之下,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而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对无产阶级采取“施压”和“安抚”并重的策略。这一分析作为原因可用于解释(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B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D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孤儿避难所成为照料贫困家庭儿童的一种普遍方式,教会及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救助。但在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中孤儿与弃婴数量的增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机构养育也因其缺乏家庭养育氛围等种种弊端遭到诟病。因此,自19世

6、纪50年代开始,一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开始基于反机构化、反城市化的理念被安排到农村家庭中去。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同年,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或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据满小欧等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以来孤儿救助方式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的

7、意义。10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实行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传统是( )A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治理B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C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中古时期城市治理以王权为中心11中世纪时期,伦敦的木匠行会曾经设立了一个储备金,并作如下规定:“一旦任何兄弟姐妹由于上帝的旨意或疾病而陷于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时,那么,从他生病后的第3周起,他将每周从行会得到14便士,直到他摆

8、脱贫困为止。”当时许多行会都有类似措施。这表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A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发挥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助长了行会会员懒惰之风121881年11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 )A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C工业革命消除了德国的社会矛盾D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13下表是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据此可知,英国户籍管理( )年份大事记(节选)1495年亨利七世:不列颠臣民

9、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子女、配偶情况,主教登记在册1593年伊丽莎白一世发布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1785年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A以社会救济为主要任务B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迁C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D社会福利制度渐趋完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国家在社区治理中的行为19世纪末到1930年大萧条时期到二战前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治理主题社区睦邻运动社区救助社区发展社区复兴国家行为基本没有有限介入积极干预后撤主要行动主体社区组织美国:国家救济;英国:社会

10、自助国家社区发展公司非政府组织国家国家行为哲学古典自由主义美国:凯恩斯主义;英国: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以英美国家的百年实践为例根据材料,围绕“近现代西方国家社区治理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17世纪以后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握,而领主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结合所学民族国家的史实可知,这体现出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故选C项。2 解析:选D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

11、市制度,故选D项;材料属于地方管理制度层面,并未体现君主权力,排除A项;自治市的议会由当地市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自治市,与社区无关,排除C项。3 解析:选C根据材料“议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为民众提供生活安全保护、教育卫生服务,办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商业贸易等事务”可知,当时英国地方议会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机构,排除B项;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D项。4 解析:选B从英国内政部对公民参加志愿活动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2001200

12、8年英国公民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人数在被访人数中的比例较高,上下波动幅度较小,由此可见,公民参与在社区治理中得到凸显,B项正确。5 解析:选B根据材料“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村社的设立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获得公民权,扩大了雅典公民群体,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权力运行的问题,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 解析:选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1688年,由材料时间可知,英国福利制度的完善经历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说明福利

13、制度是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故选A项;B项“必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7 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惠及各个阶层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排除D项。8 解析:选D根据材料,无产阶级为改善工作环境和维护自身利益开展斗争,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在镇压的同时部分满足工人的要求,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是工人斗争和资产阶级被迫妥协的结果,D项正确。9 答案:(1)变化:19世纪上半叶是受到教会及慈善人

14、士的救济;19世纪下半叶因反城市化倾向而下乡;20世纪初民众要求政府担责而进行救助。(2)意义:有助于保护儿童的权利;改善民众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等。10 解析:选B从材料古希腊时期的村社自治、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城市自治和基督教会的作用等,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上具有自治传统,B项正确;教会只是中世纪基层治理的形式之一,并非一直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中心,A项错误;C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D项与“(城市)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不符,排除。11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行会,设立储备金,目的是使陷入贫困,难以维持生计的人,进行资助,直

15、到摆脱贫困,说明西欧行会在发挥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B项正确。12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和材料信息反映的德皇威廉一世“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的原因来看,是工人运动催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故选B项;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中,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排除;1871年德国实现了统一,排除D项。13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5年英国教权高于王权,所以“向各区主教汇报”;1593年是宗教改革后,王权高于教权,“由治安官管理户籍”;1785年,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议会许可征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英国户籍管理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迁,B项正确。14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末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