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41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西方的文官制度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法案规定:政府中20%的职位须从经过考试合格中的人当中聘任;文官必须经过公开考试,量才择优录用。这一规定的实行( )A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B不利于行政工作的稳定与延续C确保了文官考试的公平公正D杜绝了官员权力的滥用与误用2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政治中立”的原则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D推

2、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31854年,英国议员向国会建议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机械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指的是带有政治性质或者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由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机械工作不需要考试录用B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C文官选拔受到了议会的操控D智力工作重要性超过机械工作420世纪以来,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左右总统的政策”。这反映美国( )A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D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5西欧早期的王室官员只是国王的侍

3、从而非国家行政管理人员,但从12世纪开始,这些官员的职责相对明朗,一些常设性的机构和官员出现了。这反映出12世纪以来的西欧( )A封建领主依赖王室生存B王权与教权斗争日趋激烈C天主教会势力逐渐衰落D国家行政机关走向正规化6据下表可知,19世纪中晚期的英国( )1853年英国议会组织调查委员会考察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形成了麦考莱调查报告,建议以公开竞争的考试形式录取人员。1854年屈维廉爵士在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提出“凡初任人员都应按规定的年龄从学校毕业,通过竞争考试表明具有通才智力后才能被择优录用”。1855年新首相帕麦斯顿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

4、会,主管考试录取工作。1870年格莱斯顿执政时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命令,规定行政机构人员的任命要定期举行公开竞争考试。A.文官考试制度逐步形成 B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C文官管理队伍不断壮大 D民众就业压力比较大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在任),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了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对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建立职业官僚体系的需要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8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

5、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该法案的颁布( )A有效制止政治腐败现象B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C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迅速跃居经济生活的中心位置,他们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一时期,由于政府管理职能日益扩大,机构设置不断增加,文官队伍迅速膨胀,显官贵胄竞相在政府中安插亲近,文官素质每况愈下,批评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同时随着两党轮流执政,内阁频繁更

6、换。某党一旦掌权,便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如果有人无视政党利益,必将遭到本党党徒的攻击和社会非议,而另一党上台后如法炮制,并有意更改前任政策,如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倍加关注的问题。材料二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严格文官工作考核,实行政绩晋升制,奖优汰劣,奖勤罚懒,文官一旦应聘,若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便可终身任职。两党制下,多数政务官没有足够时间积累足够经验来制定稳妥适当的政策,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依靠常任文官的经验和才干,根据文官的建议来领导部门工作。按照常规,文官只是在内阁大臣的领导下,默默无闻地从事自己的分内工作,不公开向大臣

7、提出忠告和建议,一切主要责任,包括功过褒贬,均由大臣承担,禁止文官参加议会竞选和类似活动,某文官若有志进入政界,必须辞去文官职务;任何文官不得因政治观点有别而反对大臣、违抗命令。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10(2022辽宁高考)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1120世纪

8、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福利国家建设的需要 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1218世纪末,英国海军财务处长和陆军审计处长每年分别花500镑、1 000镑雇人代理;书记员查理每月有81镑13先令的工资,但是他一面雇人顶替,一面又为一位法庭的文官弗雷泽代职,赚取27镑3先令的年薪。这表明( )A文官制度需要改革 B官僚机构不断扩大C官吏制度存在弊端 D恩赐制导致官员腐败13有学者认为,“文官制度改革和议会改革一样,不仅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

9、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英国学者约翰穆勒当年也称,文官制度改革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务革新之一”。两者看法的共同点是( )A文官制度改革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了世界各国官制改革的准则C肯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深远影响D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价值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

10、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材料二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摘自美国文官制度条例(1883年)材料三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管理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摆脱不了这种空气,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为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摘编自列宁革命的一个根本问

11、题,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文官制度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要通过考试择优录用,这有利于提高文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故选A项。2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对选拔高级文官进行改革,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这有利于强化执政党的地位,反映执政党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3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议员建议将政务分为机械工作和智力工作,并制定不同的录取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智力工作需要更好的知识水平,这体现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故选B项。4 解析:

12、选D根据材料“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如何防止职业文官左右总统的政策”可知,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在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至于起到规范总统权力的作用,反映了美国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故选D项。5 解析:选D西欧的王室官员由早期的国王侍从到12世纪以来变为国家行政管理人员,成为常设性机构的官员,专门服务于国家事务,反映出12世纪以来国家行政机关逐步走向正规化,故选D项。6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从1853年到1870年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逐步形成,故选A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18世纪中期就已经得到完善,与材料时间不符,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考试选拔制度的

13、逐步形成,而不是文官管理队伍的不断壮大,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英国文官制度的逐步形成,与民众就业压力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7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一步分工,这就要求政府建立专业化的文官队伍。因此,英国对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C项正确;专业化文官推动了职业官僚体系的发展,排除A项;文官的知识结构缺少专业化是引起英国对文官专业性考核的直接原因,“过于单一”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19世纪末英国建立的文官制度解决了政府工作持续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排除D项。8 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彭德尔顿

14、法案规定文官“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不与执政党共进退”等,通过立法规定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进而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故选D项。9 答案:(1)背景:传统选官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2)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忠实履职;职务常任,论功晋升。积极作用:提高了文官质量和政府行政效率;保障了国家政局稳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10 解析:选D品位分类法是公务制度中与职位分类相对应的分类法,有利于发挥学历高、资历高的

15、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才流动和能力提高,分类简单,便于管理,但容易形成官本位思想。20世纪初英国实行品位分类制度,是两次工业革命后,政府职能扩大、政府事务繁杂的结果,强调“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有利于公务员顺应政府事务职能变化需求灵活调整,而不增加报酬等方面调整的成本,故选D项。品位分类法官阶不变即相应地位不变,B项错误;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目的是解决贵族和党派更替影响政府工作效率和廉洁问题等,文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政治中立,排除A、C两项。11 解析:选A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可知,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考核更侧重专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文官队伍专业技术的要求有关,故选A项。12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不在岗位正常履行职责,而是雇人替代,表明英国官吏制度存在严重漏洞,故选C项;18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