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6495738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_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与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2通过图片等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类型。3在理解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增强人地协调的观念。【学习重难点】1运用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2通过图片等资料,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要点初探(一)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乡村聚落形态。1概念:指乡村聚落的外部平面形状。2分类:根据聚落的空间形态差异分为:集村和散村。3集村的类型与特点。(1)团状聚落:聚落的平面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分布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区。(2)带状聚落:聚落沿河流、道路呈条带状延伸。(3)环状聚落:有环

2、水聚落和环山聚落等。4散村:具有分散、孤立的特点。微体验:探究讨论:华北平原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有何不同?_。教材整理2: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1含义:一是指聚落的分布位置,二是指聚落群体的分布状况。2分布:聚落的分布一般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交通便利,靠近集市或宗教文化活动场所等。3重要性:乡村聚落的分布位置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地理位置优越的农村聚落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微体验:探究讨论:为什么世界主要聚落密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沿海地区?_。教材整理3: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1自然环境。(1)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多呈团状;山区聚落规模小,多呈

3、分散状。(2)狭窄河谷阶地、山麓地带常形成带状部落。(3)易受洪水浸淹地区往往是聚落空白地带。(4)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聚落的分布向水源地集中。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人多地少的农耕地区,土地精耕细作,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密度较大;人少地多的地区则相反。3非农经济发展水平。村镇分布的形态与交通便利程度、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4社会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传统习俗等对乡村聚落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微体验:探究讨论:在南方山区,为什么多数村庄的规模较小?_。(二)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解惑:_。疑问2:_。解惑:_。疑问3:_。解惑

4、:_。二、自主学习、疑难探究(一)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1核心点击。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及表现地形一般来说,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多呈团状;山区耕地较少,而且地块零星分散,每个农户拥有的土地分散在各个方向,距离不等,耕作起来非常不便,还受到水源的限制,因此,农户多在自家农田附近建设住宅,使山区的乡村呈现出分散型的特征,村落的规模也比较小;狭窄河谷阶地、山麓地带常形成带状聚落。气候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如酷寒的极地或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不适宜人类居住而人烟稀少,乡村聚落的分布就具有稀疏的特征。水文水资源是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干旱缺水的地区、沙漠边缘、石灰岩地区,由于水源

5、的限制,村落多布局在供水方便而且充足的地方。因这种地方不多,一旦找到水源或打出水井,就会吸引人们向水源地聚集,所以形成的村落都比较大,农舍相对密集。而在多水的地区,或容易遭受水灾的地区,如湖泊水网地区、低地沼泽地区,乡村聚落多采取避水的方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村庄,或在水中建起成片的高脚屋,形成水上村落,但易受洪水浸淹地区则往往是聚落空白地带。土地利用与生产方式乡村聚落的起源往往是与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人多地少的农耕地区,土地精耕细作,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密度较大;人少地多的地区则相反。在草原牧区和一部分山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游牧生产方式,牧民逐水草而居,居住的是可拆迁的帐篷式房屋,如蒙古包

6、、毡房等,从而形成活动性的乡村聚落。交通乡村聚落与交通运输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比较大的乡村聚落,有许多是靠近交通运输干线的。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当代乡村聚落有一定的非农业活动,在有些村镇,工业已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乡村聚落与商业贸易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少乡村聚落因地方性商贸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因此,村镇分布的形态与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文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传统习俗等对乡村聚落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2体验评价。读青藏高原民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碉房主要分布在_,这种建筑反映当地_的气候特征,也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以_为主,主要农产品有_等。(2)帐房主要分布在_,这种民

7、居反映了居民_的生活方式。(3)西藏地区宗教对聚落的影响很大,许多地方的居民点是围绕_而建的,其形成的聚落形态是_。(4)图中A地区村落的规模小而分散,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生产方式B气候条件恶劣C地块小,耕作距离远且不方便D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二)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成因。1核心点击。分布特征成因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流和物流。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也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靠近地方政府驻地有利于居民办事和购物,政府本身也是一定的消费市场。与文化有关与长期的宗教信仰有关。在著名的宗教圣地还会形成比较大的集市。我国少数

8、民族地区的一些节庆,大都约定俗成地在特定的地点举行,通常会形成繁荣的短期集市。名胜古迹所在地旅游业发达,往往发展为集镇。2体验评价。读“某村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村落中有一个街市,应当位于( )A BC D(2)若在区域形成一个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3)如果在区域形成一个集市,交换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_。三、课堂回馈、及时达标1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聚落就是指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的房屋集合体B我国乡村聚落包括中心村和自然村C乡村聚落与城市相比规模较小,功能简单D乡村聚落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解析】乡村聚落不单指房屋,还包括道路、服务设施、土地等,分为集

9、镇和村落两种类型,乡村聚落的形成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答案】C。阅读燕京岁时记中的一段记载,完成23题。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2这段文字描述的是_集市景观( )综合型专业型批发为主零售为主A BC D3这种景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这里( )A交通运输便利B靠近地方政府驻地C靠近寺庙D人口比较多【解析】第2题,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体现了综合型;“开庙之日,百货云集”说明它是一个庙会,以零售为主。第3题,“开庙”是关键词,说明该集市的形成与长期的宗教活动有关。【答案】2D;3C。程集古镇

10、始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据程氏家谱记载,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程姓富户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开店设铺,形成集市,始称程家集,至今有800余年历史。(古老而神秘的程集古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程集具有怎样的分布特征( )A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地方B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C靠近地方政府驻地D与民俗风情有关5程集古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临近水源 B地形平坦C交通干道交会处 D靠近集市【解析】第4题,“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是关键信息,说明该集市形成于水运便利的地方。第5题,“形成集市,始称程家集”说明程集古镇的形成得益于集市的发展。【答案】4B;5D。六、励志档案我还有这些不足:(1)_。(2)_。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2)_。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