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第一次任务参考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6488344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第一次任务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第一次任务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第一次任务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 号 姓 名 课程代码 060172课程名称 农业经济管理学评阅教师 第 1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户承包地的所有权归(C)所有。A.承包农户B. 发包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C. 国家 D.国家、集体与农户按股份2.狭义农业指( D )。 A. 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B. 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 C. 种植业、林业、牧业 D. 种植业3.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企业中居于生产要素首位的是( C )。A.劳动力 B.土地C.技术 D.资本4.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就如何区分“贸易扭曲性生

2、产措施”和“非贸易扭曲性生产措施”进行了艰苦而又细致的讨论,最终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其中之一的“黄箱”政策是( A )的政策。A引起贸易扭曲B不引起贸易扭曲C排除关税壁垒D提供资金保证5.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D)。A、股份合作经营 B、农业产业化经营C、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6.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C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7.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 B )。A. 中介组织建设 B. 龙头企业建设C. 科研教育 D. 专业市场建设8.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业宏观

3、调控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C )。A. 保持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B.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C.农业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性、弱质性和不稳定性D.从宏观上对农业资源配置进行调节与控制9. 政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 A )和法律手段。 A、经济手段 B、价格手段 C、以工补农 D、农业信贷10.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本原因是( D )。A. 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 B. 我国经济比较落后C. 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D.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农业产业化答: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

4、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2.农业现代化答: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3.农民专业合作社答: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从成立开始就具有经济互助性。拥有一定组织架构,成员享有一定权利,同时负有一定责任。4.农业保护答:农业保护,

5、指国家为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以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农业施加影响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答:1.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农业是“糊口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市场农业。2.从手段来看,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段落后,物质装备落后;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3.从生产经营者来说,从事传统衣业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而现代农业需要的是新型农民,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衣业生产上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电子技术信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

6、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转化率以及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还是要烤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生产手段现代化。即用现代化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设施化等。农业劳动者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劳动者思想观念转变、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织管理现代化。包括衣业产业组织方式现代化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3.简述农业保护的必要性。答:1、农业的外部性。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相应的外部性。在没有政策干预和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主体既没有获得来自正外部性的经济

7、补偿,也没有负担所应承担的相关负外部性的费用,即市场及价格机制没有反应或正面反应这一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福利的下降。2、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性。农业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提出了政府实施衣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3、农业的弱质性。在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衣业所具有的这种天生的弱质性,要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4、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农业由于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起,使得农业生产的波动较大,农业的不稳定性要求政府要建立衣业保护政策。5、农产品信息不对称性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是什么?答:第一,生产专

8、业化。围绕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第二,企业规模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因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产品的批量生产、加工、销售奠定条件。第三,经营一体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市场牵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第四,服务社会化。表现为通过合同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农业生产者-般只从事一项或者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由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

9、,使得农业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不管是从整个国家还是江苏省来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为什么我们还是特别强调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答:1.农业是国之根基,农业稳则国稳一个人身上的血液站了总体重的8%左右,如果没有了这8%的血液人是无法成活的,占GDP7.2%的农业就是国家的血液。农业是国之根本,是稳定一切发展的基石,农业不稳,国家不稳。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是13亿中国的饭碗,只有解决好吃饭问题才能聚精会神的发展其他的产业。经济要发展,吃饭问题解决不了是万万不行的,有人说可以进口粮食,成本也不大,由此思想者可谓大逆不道,和平年代可以

10、进口粮食,战争年代怎么办?没有粮食是要亡国亡家的。农业是国之根基,农业稳则国家稳。2.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人是发展的主题,没有人,谈何发展与改革,80年代中国进入经济改革开放,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人,农民工承担起改革的基石,亿万农民工离开家乡走进城市,肩负起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年,农民工有不可磨灭的贡献。3.农业农村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有这样一份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15年的人口普查,农村户口人群仍有9亿之多,占比总人口64%之多,这个64%是农村户口人数,其中有一部分人长期居住在城镇之中,而在农村生活居住的人口占比为40.42%,其中相差24%将近2亿的人群是怎样的一部分人呢?这部分人是拥有农村户口,在城市工作,缴纳城市社保的人群,他们可能是大学生(农村户口),服务员工厂里的工人等等。虽然他们被划入了城镇人口,其本质仍然是农民,因为人口的性质不能因为其所在位置而决定,还要看其是否有能力在城市扎根落脚。这部分人群将是城市发展的后备力量,有家的地方容不下灵魂,容得下灵魂的地方没有家,他们要留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必须拼了命的去做城市经济发展的接盘侠,托起楼市,托起未来的中国经济。完成日期:得分/评语:评阅时间:评阅教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