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

上传人:艳春1****84 文档编号:36487607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6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汇编(6篇)目录1以“四个转变”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12持之以恒转作风挺膺担当抓落实43耕一方沃土揽四方英才以最优人才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74构建全链条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105“三个创优”夯实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136坚持政治统领围绕中心大局 奋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16以“四个转变”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xxx市委组织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近年来,xxx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重点抓好“四个转变”,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前列、作示范。一是推动目标举措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2、。抓住“关键少数”,安排63名县处级干部每人包干23个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行乡镇党委委员的党支部联系点和乡村振兴联系点“二合一”,建立“联村帮办”“蹲村主办”“挂牌督办”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干部在一线解决问题。实行“两张清单”,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细化为“一张问题清单和一张任务清单”,一月一调度,不定期督查,形成“任务进展督查反馈整改”的全闭环工作落实机制。二是推动利益联结由“少数受益”向“共同受益”转变。抓实“三村”建设,聚焦红色名村、产业名村、生态名村,开展“井冈党旗红”品牌创建,建立红色名村党建联盟,组织45个局(市)直单位,24个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机构,与29个红色名村“结对子

3、”。推行“党建产业联盟”,构建“1个产业联盟党支部1个产业联盟N个联盟企业x个村集体和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所有行政村建成一个集中连片300亩以上或投资2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开展“党旗领航”活动,大力推广乡村文明积分银行,创建8个美丽宜居乡镇、6条美丽宜居示范带、5530个美丽庭院。打造“村投”平台,实体化运行村投公司,创新“一会两企三社”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产业协会20个,带动1.2万余人就业创业。建成直播经济总部大楼,吸纳所有乡镇和23家企业入驻,带动销售4000多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26.2万元,最高的达214万元。三是推动乡村治理由“九龙治水”向“

4、一网统办”转变。深化“红色治理法”,115个乡村网格均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全覆盖建立党小组,一体统领网格员、乡贤、理事会成员等力量。大力推广红色调解队、“红井冈”个人品牌调解室等特色做法,2022年收集上报各类事项93391件,办结92778件,办结率99.3。强化典型引领,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流动现场会,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提升抓乡村治理能力。茅坪镇神山村、厦坪镇菖蒲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茅坪镇马源村、柏露乡长富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xxx市在2022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位列第一。四是推动干事创业由“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完善评比机制,每年开展两

5、次乡镇“流动现场会”,结合综合考核结果,2021年以来,共提拔重用217名实绩突出的干部。推行“红灰台”奖优罚劣,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开展“红旗村”争创,以“党建优”“经济强”“村庄美”“乡风好”为标准,村每获一面红旗,由市财政对村正职发放600元月的奖励,副职按照村正职50发放,已评选195面红旗,奖励160.38万元。实行预警管理,出台干部日常考核、一线考察识别等办法,创新推行“黄橙红牌”预警监督机制,明确34种发牌情形,累计发出“黄橙红”牌170张,其中科级干部89人、一把手46人,起到了发牌一张、警示一片、激励一方的效果。持之以恒转作风挺膺担当抓落实xxx区委组织部近年来,xx

6、x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上级要求,提素能、转作风、抓落实,进一步汇聚了发展合力、激发了创造活力、增添了奋进动力,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筑牢坚实支撑,连续九年夺取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一、坚持素质为先,涵养“善落实”的能力。一是把牢政治关口。准确把握政治标准的深刻内涵,全面开展政治谈话、政治素质建档,干部考察实行政治素质和日常生活行为反向测评,对“亚健康”“不健康”干部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二是注重能力提升。重实践,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锻炼,创新打造“支部建在项目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组建6支驻外招商队,140余名干部参与招大引强工作。抓学习,组织区

7、委“理行团”等队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各类宣讲5700余场,实现乡科级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全覆盖,让每一名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打牢政治根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45期,培训干部6900余人次。三是传承红色基因。充分挖掘区内红色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点7个,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累计培训干部群众5万余人次。深入开展“强区有我为民有我”“三领三创”“三强三争”等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在各项工作中作表率、争先锋。去年疫情期间,全区500余名党员干部自发报名“战疫突击队”,5300余名干部职工在一线践初心、担使命。二、坚持执行为要,健全“勤落实”的机制。一是建立榜单亮晒机制。实行“月度晒、季度评、年度考”的“五拼五比五

8、晒”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各类业绩指标40项,科学设置“五张榜单”,按照“红黄绿”三个等次对任务进展、工作成效、目标排位等情况进行赋色评价,实时掌握工作落实情况,持续推动干部创先争优。二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精准量化绩效考核,凭业绩划分单位档次、干部等级,将评价结果与单位干部使用、个人绩效奖金发放挂钩,着力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怪圈,旗帜鲜明地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论功过。三是完善一线识别机制。坚持一线察人、依事识人,采取“双查”“双找”“双评”“双用”等方式,对干部在一线的现实表现进行分析研判,发现并使用了一批在全省旅发大会上彰显xxx风貌、在疫情防控中体现xxx担当

9、、在招大引强中展现xxx作为的优秀干部。近年来,在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中,超过80来自攻坚克难一线。三、坚持作风为王,夯实“促落实”的保障。一是树立干部作风导向。出台改进干部作风强化执行落实实施意见,制定“骏马”干部、“躺平”干部认定办法,在干部评先评优、人事任免、职级晋升、推荐表彰等方面予以运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全面营造崇尚实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二是推进监督预警管理。严格执行干部日常监督预警管理办法,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问题线索共享机制,及时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赋牌管理、提醒纠偏、问责追责,让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选树正面先进典型

10、。推荐表彰“两优一先”“新时代赣鄱先锋”等担当作为先进典型271人次,葛桂兰同志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市唯一。先后5次对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23个部门单位给予通报嘉奖,不断激励全区上下见贤思齐、拼搏进取。耕一方沃土揽四方英才以最优人才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xxx县委组织部近年来,xxx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部署,以书记领衔重点人才工作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行“人才项目”模式,创新“135”人才服务体系,擦亮“人才勤务员”服务品牌,推动人才工作赋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坚持聚势谋远,推动人才队伍拓源提质。紧盯发展所需,千方百计

11、扩总量、提质量,打造多层次全领域人才队伍。开拓前沿阵地借智引才。投资300万元打造xxx高新区(深圳)科创中心,实行政策同城认定、同等奖补,形成双招双引、成果转化的“吉深飞地”模式。设立驻外人才工作联络站4个,建立庐陵博士教授智库,吸纳县籍在外博士教授355名。瞄准重点领域靶向育才。培育各级领军人才58名,强化配套支持,推动产业“核心力量”崛起。聚焦主导产业、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设立县级人才津贴,评选专家人才100名。建立技能人才校企联盟,整合45家重点企业、2家职业技工学校资源,每年“订单式”培育技能人才3000余名。汇聚青年力量蓄能储才。创新开展直播带岗、人才夜市等活动,设立高校联络

12、站3家,选聘校园引才大使7名,开发企业科研助理岗位203个,打造省级创业孵化平台3家,引进大学生就业创业3700余名。二、坚持以用为本,释放产才融合虹吸效应。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找准产才融合路径,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建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线缆制造等特色园区,打造3个百亿产业集群,吸纳创新人才4805名,做强园区聚才载体。推动乡镇小微产业园建设,引进132名人才返乡创业,构建乡村人才振兴新样板。推动“人才项目”引智促产。建立人才项目举荐制度,选聘招商引才大使,用活用好人才“智汇圈”,引进产业项目15个231亿元、高端创业人才23名。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

13、基金,投入近亿元为大研自动化设备、华大半导体等人才项目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才产学研”融合创新。借助对口合作契机,推动“链主”企业与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流科研平台建立创新联合体。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5家,与王耀南、严纯华等6名院士、30余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研发强度达2.89。三、坚持以诚相待,营造重才爱才社会环境。把人才“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推动人才服务提档升级,让人才受尊重、得实惠、有成就。一以贯之抓落实。把“书记抓、抓书记”贯穿始终,聚焦书记领衔项目、政策兑现等方面抓落实。建立以经济贡献、创新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14、投入4600余万元,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上下真功。优化产业、生活和配套服务布局,投入2.25亿元建设人才公寓,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倾情服务树品牌。创新以1个人才综合服务馆、3类“人才勤务员”、5家企业人才服务驿站的“135”人才服务体系,设立人才办公日、政策宣传日,列出25项人才服务清单,将点对点分散服务提升为团队合力服务。传递人才好声音。创办庐陵贤谈庐陵才子大讲堂等特色栏目,邀请30余名顶尖人才分享经验成果。人才微视频和典型案例获全国、省级荣誉4项,人才工作创新经验相继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人才等主流媒体刊发。构建全链条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xxx县委组织部近年来特别是换届以来,在市委组织

15、部的精心指导下,xxx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构建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配班子、选干部、树导向、强激励,助力高质量发展。一、着眼发展谋远谋精。一是围绕长远发展,准确把握“当前配备”和“长远储备”的关系,提前统筹规划,加强各领域各级各类干部队伍建设,确保近期有人用、远期有人接。二是围绕产业布局,顺应全县盐卤药化、箱包皮具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有针对性地在工口单位及工业园区周边乡镇,选配懂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化工环保等专业型干部,进一步充实基层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力量。三是围绕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干部培养路径,特别是以实施“百名90后干部成长计划”为抓手,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入库建档”

16、跟踪培养,综合运用专题培训、现场教学、导师帮带等形式,选派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关键吃劲岗位历练,适时择优大胆使用。与换届前相比,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不拘一格用好用活。一是突出一线选用。把一线作为干部的“磨刀石”“试金石”,把干部放到一线去培养使用、在一线发现选拔。50余名在乡村振兴、征地拆迁、工业发展等攻坚克难一线表现突出的“拓荒牛”式干部得到优先提拔使用。同时,30余名长期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干出实绩、群众认可的“老黄牛”式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起到了提拔使用一个、激励触动一片的效果。二是敢于打破惯例。坚持“看学历不唯学历、看阅历更比能力、看资历更看潜力”,破除传统观念,敢于打破“隐性台阶”,多名复合型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和县直单位正职。三是注重轮岗交流,坚持上下贯通,推动县直单位与乡镇双向交流优秀干部,切实改变县直单位干部长期不交流、活力不够的现状;打破部门界限,推动政法系统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