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9224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2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选择题1.亚洲文明巡游活动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以“亚洲文明世界共融”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俱佳的亚洲文化盛宴。举办亚洲文明巡游活动( )A.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B.有利于我国全盘吸收外来文化C.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D.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2.回望历史,条条大路曾把亚洲文明紧密相连;放眼当下,根脉相通的文明对话必将汇聚起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这说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B.文化的融合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C.文化交流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3.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

2、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这体现了( )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敦煌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A.B.C.D.4.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中国书法和其他传统艺术大师班、茶道、中医讲座等活动,让伏尔加格勒的市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广受当地民众欢迎。此次活动( )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的集

3、中展示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和共同发展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对俄罗斯文化的认同A.B.C.D.5.2019年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有网友发现看似截然不同的中法文化竟然这样“合拍”:从建筑、小吃到文学艺术古老又现代的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吸引。中法文化的“合拍”体现了( )A.不约而同,包容互鉴,要主动借鉴吸收别国的文化为营养B.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融汇中西,纵贯古今,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保持文化民族特色才能永葆生命力6.有

4、人说,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尝试一下咖啡的味道,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7.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要吸收外来文化,坚持洋为中用,提升文化优越感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融合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人

5、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B.C.D.8.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等中华文明标识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某班组织撰写一篇相关新闻报道,请选择适用的观点( )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借鉴融合中实现共赢打造有活力的博物馆,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建设有声音的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在资源整合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A.B.C.D.9.根据中国作家莫言的剧本我们的荆轲编排的俄罗斯版戏剧

6、杀君行中,主要角色全部由俄罗斯演员担任,是一部将戏剧与文学、东方造型艺术与音乐、诗歌和中国书法融合的尝试。这有力地证明了(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交流互鉴融合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文化交流助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A.B.C.D.10.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国内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面写着一句古代日本长屋亲王写的一句偈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中国网友中引起广泛反响并广为流传。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

7、化交流的前提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A.B.C.D.11.习近平主席强调,大量外国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材料着重强调( )A.各国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B.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只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12.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重大传染病中有着独特优势。使用中医药治疗或中

8、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全球新冠肺炎患者转为重症的比例大大降低。推动“中国处方”造福人类需要( )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中医药疗法逐步取代西医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医治疗理念的独特优势加强文化交流,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消除文化偏见,实现中医西医文化的完全融合A.B.C.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面对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交织与碰撞,我们既以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又在中西历史文化之间、古今艺术形式之间寻找文化灵感、谋求文化创新,不断为文

9、化发展补充新鲜血液、注入崭新活力。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顾了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大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明是如何在开放包容中发展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株小草(青蒿素)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中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医疗理

10、念,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有效延缓了人们从亚健康迈向疾病的步伐,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如今,中医药已传播到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从砂锅熬汤到颗粒中药,从膏丹丸散到注射针剂,从依靠五个指头到借鉴现代医疗影像技术,中医药一直吸收西医药优点与时俱进。2019年,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纳入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分类,标志着世界卫生组织对来源于中医药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中医药所代表的“中国智慧”越来越受瞩目。有人认为:“中医药只有不断

11、西化,才能走出国门,繁荣世界医药文化。”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2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A 举办亚洲文明巡游活动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项正确;B项中“全盘吸收”的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的相关内容,C项错误;D项中的“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说法错误。2.C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不是“手段”,A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未阐释“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D项不符合题意。3.A 题干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也体现了文明

12、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意;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错误;材料未体现敦煌对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错误。4.B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中国书法和传统艺术大师班、茶道、中医讲座等活动,让伏尔加格勒的市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广受当地民众欢迎”,这表明此次活动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和共同发展,符合题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错误。5.B 不同民族的文化包容互鉴,要主动借鉴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为营养,A项错误;中法文化的“合拍”体现了文化既是

13、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题意。6.A 题干材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未涉及不同文化的融合,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与推陈出新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7.C 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说法错误;“飞天”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既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又说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融合发展的源

14、泉和动力,说法错误。8.A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这说明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借鉴融合中实现共赢,符合题意;文化具有个性,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在创新中不应该走向趋同,错误;“围绕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等中华文明标识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这说明建设有声音的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符合题意;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应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故应在资源整合中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或追求其文化价值,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错误。9.B 题干材料有力地证明了不

15、同文化之间可以交流互鉴融合,文化交流助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正确;材料强调了不同文化可以交流借鉴,但不涉及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排除;材料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没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排除。10.D 题干材料既说明中日之间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政治互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说明中日文化具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符合题意;中日两国文化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并非同根同源并无差异,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错误。11.A 题干材料强各国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A项符合题意;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交流互鉴,既没有体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没有体现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C、D两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