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935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测试卷一、单选题1(2022浙江杭州校联考一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一方面宣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另一方面又一再允许本国议员窜访台湾,称美议长访台是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的。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美国的不同态度违反了()A同一律,犯了“两可”的错误B矛盾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C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找出真相D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加以驳斥【答案】D【详解】AC:美国对“一个中国”不同态度违反了矛盾律,而没有涉及同一律和排中律,AC不符合题意。B:违反排中律,才会犯“两不可”的错误,B错误。D:美国一方面宣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另一方面又一再允许本国议员窜访台湾

2、,称美议长访台是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的,犯了矛盾律的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2(2023重庆一模)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他们两人的答案后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时蒋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他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错了C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D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答案】D【详解】D:题中小方和话和小林的话是

3、相互矛盾的,根据排中律其中必有一句是真的。既然老师说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就可以断定小刚的话是假的。由此可知小林的答案没有错,因此小林的话却是假的,而小方的话是真的,D正确。ABC:根据排中律,ABC均错误。故本题选D。3(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面是某交通警察执勤时与骑车人的一段对话。交通警察:“骑电动车请自觉佩戴好安全头盔!”骑车人:“我之前可是送外卖的,但凡有点剐蹭都是对车技的不尊重。”下列选项中和骑车人犯了同样逻辑错误的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有追求不好,没有追求也不好师傅,我的牛肉面加香菜了么?你为什么不吃炸酱面,炸酱面味道好极了我的珍珠耳环好看吗?这无论如何不会影响你

4、开法拉利的这个游戏从来就没人敢玩,玩过的人,再也没敢玩第二次ABCD【答案】C【详解】交通警察要求骑车人戴好头盔,骑车人的回答是自己车技好,不会剐蹭。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有追求不好,没有追求也不好”违背了“两不可”的排中律的逻辑错误,不符合题意。:“师傅,我的牛肉面加香菜了么?你为什么不吃炸酱面,炸酱面味道好极了”违背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符合题意。:“我的珍珠耳环好看吗?这无论如何不会影响你开法拉利的”违背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符合题意。:“从来就没人敢玩”,“玩过的人,再也没敢玩第二次”犯了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2023

5、浙江一模)2022年7月30日,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下图)正式对外亮相。据介绍,会徽标识整体以乒乓球拍、乒乓球为主造型,乒乓球拍击球板,凸显了赛事乒乓球运动的主题、赛事国际最高水平的性质。以杜甫名句“花重锦官城”为理念,融合了成都地标建筑金融城双塔、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等元素,既突出了成都古老悠久的城市底蕴,同时借助更有科技感的呈现,让世界感受到天府之国的创新与活力。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有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共同属性的形象思维ABCD

6、【答案】A【详解】:从思维形态角度看,该设计属于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以具体的感性形象为认识的基本单元,有运行方式的形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特征,符合题意。: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本题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赛事会徽的设计属于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5(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语言描述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却漏洞百出。下列描述中对其存在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A鲁迅的作品不是一

7、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无效三段论推理,违反矛盾律B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把薄厚之间、黑白之间的矛盾关系当成反对关系C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这是一个正确的假言推理D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和较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答案】D【详解】A:“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不是同一个概念,此处属于偷换概念,故而违背了同一律。而不是违反矛盾律,A错误。B:“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把薄厚之间、黑白之间的反对关系当成矛盾关系,而不是把矛盾关系当成反对关系,B错误。C:

8、该选项中“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这些自然现象与“此生不凡”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句子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而不是正确的假言推理,C错误。D:大学生不喜欢京剧的调查结果不能证明“日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京剧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句子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6(2023福建统考一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走非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9、是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给中国式现代化下定义,明确了内涵,把握了本质通过联言判断,从多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加以断定ABCD【答案】B【详解】:依题意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性质判断,对它进行换质推理,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青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走非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正确,入选。:依题意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10、,对它进行换位推理,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香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因此,换位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错误。:依题意知,题干不是在给中国式现代化下定义,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延做了明确的规定,错误。:依题意知,题干通过六个联言判断,从多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加以断定,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2023山东模拟预测)随

11、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截止2022年年底,全国29省市进入新高考周期,2023年将又有一批省份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某校假设正在统计A、B、C、D、E五位同学的选科情况,下面对A同学是否选择思想政治学科推理正确的有()只有A选思想政治,B才不选生物;B不选生物,推出A选思想政治如果A不选思想政治,C就不选地理;C选地理,推出A选思想政治只有D选物理,A才不选思想政治;D选物理,推出A不选思想政治如果E选历史,A就选思想政治;E不选历史,推出A不选思想政治ABCD【答案】A【详解】:“只有A选政治,B才不选生物”,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中A选政治是前件、B不选生物是后件,而“B不选生物,推出

12、A选政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必须肯定前件,该推理正确,正确。:“如果A不选政治,C就不选地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中A不选政治是前件,C就不选地理是后件,而“C选地理,推出A选政治”,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该推理正确,正确。:“只有D选物理,A才不选政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中D选物理是前件,A不选政治是后件,D选物理是肯定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故不能推出A不选政治,错误。:“如果E选历史,A就选政治”,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中E选历史是前件,A选政治是后件,E不选历史属于否定前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故

13、不能推出A不选政治,错误。故本题选A。8(2023湖南岳阳统考一模)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李四是中国人,所以,李四是爱好和平的。这个三段论推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违背了()A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B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C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答案】C【详解】A:这个三段论推理中,“中国人”是中项,在大前提中中项断定了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没有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故A不选。B:该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联项都是“是”,均属于肯定判断,所以该三段论推理没有犯“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逻辑错误,故B不选。C:大前提中

14、“中国人”断定的是中国的所有人,而小前提中的“中国人”指的是李四单个人,再加上大项“爱好和平的”和小项“李四”,总共是四个概念,所以该三段论违背了“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的逻辑错误,故C正确。D:在大前提中大项“爱好和平的”是不周延的,在小前提中小项“李四”是周延的,在结论中大项“爱好和平的”是不周延的,小项是周延的,故没有违背“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故D不选。故本题选C。9(2023广东统考一模)对以下表述及其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则理解正确的是()小夏是小王的同事,小王是小张的同事这个关系判断为非传递关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该性质判断主项周延谓

15、项也周延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运用了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该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错误ABCD【答案】A【详解】:小夏是小王的同事,小王是小张的同事,小夏和小王不一定是同事关系,这是非传递关系,入选。: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单称肯定判断,谓项是不周延的,不选。: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这符合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的要求,入选。: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在该推理中,中项是名词,其在前提中周延过,不选。故本题选A。10(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对一座城市而言,资源禀赋是孕育成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然而,这一“源动力”并非无限,贪大求全就会顾此失彼。近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