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831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目标要求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熟练应用.2.灵活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如图所示,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3位移的关系式及选用原则(1)xt,不涉及加速度a;(2)xv0tat2,不涉及末速度v;(3)x,不涉及运动的时间t.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

2、度变化量相同()1基本思路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3解决匀变速运动的常用方法(1)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图像法:借助vt图像(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 考向1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例1在研究某公交车的刹车性能时,让公交车沿直线运行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刹车,公交车开始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16tt2(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交车

3、运行的最大速度为4 m/sB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C公交车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为60 mD公交车刹车后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答案D解析根据xv0tat2与x16tt2的对比,可知刹车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运行的最大速度就是刹车时车的速度,为16 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故A、B错误;已知刹车时车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由t8 s可知,刹车停止需要8 s时间,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其实就是8 s内的位移,t8 s时有x64 m,故C错误;t1 s时,有x15 m,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15 m/s,故D正确例2对某汽车刹车性能测试时,当汽车以36 k

4、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18 m的距离被刹住;当以54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34.5 m的距离被刹住假设两次测试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驾驶员从看到障碍物到做出刹车动作的时间)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问:(1)这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2)某雾天,该路段能见度为50 m,则行车速率不能超过多少 考向2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3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Avt0(1) B.C. D.答案B解析“蛟龙号”上浮时的

5、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0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ha(tt0)2(tt0)2,故选B. 考向3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问题(1)示例: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4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

6、运动,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 m/s,则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A288 m B300 mC150 m D144 m答案B解析设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由vv0at,得t s10 s,由此可知飞机在12 s内不是始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2 s内是静止的,故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为xv0t6010 m m300 m.例5(多选)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 sB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 sC物体运动时间可能

7、为(2) sD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答案ABC解析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a5 m/s2,当物体的位移为沿斜面向上7.5 m时,x7.5 m,由运动学公式xv0tat2,解得t13 s或t21 s,故A、B正确当物体的位移为沿斜面向下7.5 m时,x7.5 m,由xv0tat2解得:t3(2) s或t4(2) s(舍去),故C正确由速度公式vv0at,解得v15 m/s或v25 m/s、v35 m/s,故D错误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

8、刻的瞬时速度即:.此公式可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位移差公式: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x2x1x3x2xnxn1aT2.不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xmxn(mn)aT2,此公式可以求加速度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前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49n2.(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xxx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 考向1平均

9、速度公式例6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 B1.5 m/s2 C3 m/s2 D4 m/s2答案C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第一个3 s内中间时刻,即1.5 s时的速度为v13,第一个7 s内中间时刻,即3.5 s时的速度为v27,由题意可知v2v16 m/s,又v2v1at,其中t2 s,可得a3 m/s2.故选C. 考向2位移差公式例7(2022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开学考试)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8 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

10、的加速度为4 m/s2B第2 s内的位移为6 mC第2 s末的速度为2 m/sD物体在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答案C解析根据位移差公式xx2aT2,得a m/s24 m/s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第2 s内的位移为:x2x1at22at124(2212) m6 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第2秒末速度为vat242 m/s8 m/s,故C错误,符合题意;物体在05 s内的平均速度 m/s10 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向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例8(多选)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

11、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Av1v2v3321Bv1v2v31Ct1t2t31Dt1t2t3()(1)1答案BD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1)(),故所求时间之比为()(1)1,选项C错误,D正确;由v2v022ax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1,故所求的速度之比为1,选项A错误,B正确课时精练1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

12、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11 B12C13 D14答案C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知,xAB,xAC,所以ABAC14,则ABBC13,故C正确,A、B、D错误2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 B45C34 D43答案C解析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0 s4 s,2 s时位移:x1v0tat2202 m54 m30 m,刹车5 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4 s内的位移,为:x240 m,所以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故选项C正确3(

13、2022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月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内及第6 s内的平均速度之和是56 m/s,平均速度之差是4 m/s,则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初速度大小分别为()A4 m/s2;4 m/s B4 m/s2;8 m/sC26 m/s2;30 m/s D8 m/s2;8 m/s答案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依题意,可得4.5 s末及5.5 s末的速度之和及速度之差为v4.5v5.556 m/s,v5.5v4.54 m/s,联立求得v4.526 m/s,v5.530 m/s,即有26 m/sv0a(4.5 s),30 m/sv0a(5

14、.5 s),联立求得a4 m/s2,v08 m/s,故选B.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 s内的位移为13 m,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可能为10 m/sB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 m/s2C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一定为11 m/s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5 m/s2答案C解析采用逆向思维法,由于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 m,根据xat2得,汽车加速度大小a m/s24 m/s2,第1 s内的位移为13 m,根据x1v0tat2,代入数据解得,初速度v015 m/s,则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v1v0at15 m/s41 m/s11 m/s,故C正确,A、B、D错误5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