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800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本卷共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实验中物质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将Na2O2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固体由白色变为红褐色C向K2Cr2O7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D向KI溶液中通入少量氯

2、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答案】B【解析】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不选;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白色沉淀氢氧化镁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无关,故B选;向K2Cr2O7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可知Cr、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C不选;向KI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KI被氯气氧化为碘单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不选;故选B。2国家

3、药监局网站公布2026年起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本草纲目记载:“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明)矾而为轻粉,加以硫磺升而为银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汞蒸气,会汞中毒B“火煅丹砂”是氧化还原反应C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是混合物D水银温度计打碎后,洒出的汞可以用硫磺处理【答案】C【解析】汞蒸气被吸入人体内都会富积在体内,不易排出,人如果吸入或累积了足量的汞,就会造成慢性中毒,A正确;丹砂主要是HgS,汞单质是由火煅丹砂而出,说明Hg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是化合物,属于纯

4、净物,C错误;汞有毒且易挥发,且汞易于S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稳定的HgS,所以水银温度计打碎后,洒出的汞可以用硫磺处理,D正确;故选C。3等物质的量的与溶液混合,反应过程中有沉淀和气体生成,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22.4L(换算成标准状况),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还原剂是B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4molC被还原的为2molD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小【答案】C【分析】等物质的量与溶液混合后一部分过氧化钠将亚铁转化为铁离子、一部分和水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过氧化钠中氧元素有化合价降低到-2价,也有化合价升高到0价的,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硫酸亚铁是还原剂,离

5、子方程式为据此分析。【解析】氧化剂是过氧化钠,还原剂是硫酸亚铁和过氧化钠,A错误;4O2,生成1mol O2时,有4mol 失4mol电子被氧化为+3价,1mol失2mol电子被氧化生成氧气,有3mol得6mol电子被还原为-2价,可知生成1mol O2,转移6mol电子,B错误;4mol 失4mol电子可还原2mol,C正确;反应后Fe2+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D错误;故选C。4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乙醇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有气泡产生乙醇中含有水B向溶液中依次通入和X气体通入X气体后产生沉淀通入的X气体一定具有强氧化性C向含有淀粉的足量溶液

6、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D将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氧化性:【答案】C【解析】乙醇也会和钠反应产生气体,A错误;X气体可能具有氧化性,生成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具有碱性,生成亚硫酸钡沉淀,B错误;向含有淀粉的足量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说明I-先于Fe2+与氯气反应,证明还原性I-强于Fe2+,C正确;高锰酸钾、硝酸都有强氧化性,用稀硫酸酸化后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变黄,不能证明氧化性KMnO4Fe3+,D错误;故选C。5我国古人曾用反应制铜,并最早发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作还原剂B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C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参

7、与反应时,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约为【答案】A【解析】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Cu2S中的+1价降至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Cu2S中的-2价升至SO2中的+4价,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错误;青铜是铜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B项正确;O2和O3是O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正确;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Cu2S中的+1价降至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Cu2S中的-2价升至SO2中的+4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反应中每消耗1molO2转移6mol电子,3.2gO2物质的量为0.1mol,则3.2gO2参与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转移电子数为6

8、6.021022,D项正确;答案选A。6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酸性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I、II、III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C反应I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4D该过程中Fe3+是催化剂,NO是中间产物【答案】A【解析】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O2+4H+=4Fe3+4NO+2H2O,反应I、III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9、NO=Fe(NO)2+,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B正确;反应III为4Fe(NO)2+O2+4H+=4Fe3+4NO+2H2O,只有Fe、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O2为氧化剂,Fe(NO)2+为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4,C正确;反应中Fe3+是催化剂,Fe2+、NO是中间产物,选项D正确;故选A。7关于反应:2KClO3+H2C2O4=CO2+2ClO2+K2CO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中的Cl被氧化BH2C2O4是氧化剂C氧化产物和

10、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生成1molCO2时,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答案】C【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草酸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是氧化产物。【解析】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错误;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草酸是还原剂,故B错误;由分析可知,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是氧化产物,由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1mol二氧化碳,共转移2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C。8下列过程所用的

11、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A错误;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是利用其还原性,B错误;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发生的反应为2Fe3+ + Cu= 2Fe2+ + Cu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利用其氧化性,选项C正确;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D错误;故选C。9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常用作媒染剂。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含少量Ni、Al

12、2O3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镍”与“碱溶”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酸溶”时可用热的氧气替换H2O2作氧化剂C“还原”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Cu2+Cl+H2O=CuCl+SO+2H+D“洗涤”时采用乙醇与用蒸馏水相比较,制得CuCl纯度更高【答案】C【分析】废铜渣在CO作用下除去Ni,剩余Cu和Al2O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碱溶使氧化铝转化为可溶性盐除去氧化铝,过滤得到Cu,而后将Cu在H2O2、稀硫酸中氧化形成Cu2+,再加入亚硫酸钠、NaCl再还原成CuCl,过滤、洗涤得到CuCl。【解析】除镍时,Ni单质与CO形成配合物

13、,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碱溶时,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H2O2的作用是酸性环境中将铜单质氧化,热的氧气也可以在酸性环境中将铜单质氧化,且不引入新的杂质,B正确;还原”时,在氯化钠溶液中,硫酸铜溶液被亚硫酸钠还原为+1价铜离子生成Cu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32-+2Cu2+2Cl+H2O=2CuCl+SO42-+2H+,C错误;有水时CuCl更容易被氧化,使用乙醇能隔绝空气,防止CuCl被氧化,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0白磷在过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已知为正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P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溶液中存在4种离子

14、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33.6 g KOH参加反应可得气体11.2 L(标况)【答案】D【解析】A反应,P4中P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所以P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正确;为正盐,溶液中存在K+、H+、OH-,共4种离子,故B正确;反应,P4中P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3,PH3是还原产物,P4中P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是氧化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C正确;33.6 g KOH的物质的量为0.6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P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PH3气体4.48L(标况),故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

15、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1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性:NO2SO,还原性:SOHNO2B第II、III阶段总的化学方程式为:SO+H2O+NO2=HNO2+HSOCNO2在所有过程中都是被还原D上述反应过程中,S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根据第阶段的方程式,NO2为氧化剂,S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第、阶段总的方程式可得还原性:,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在第阶段,在存在条件反应产生中间体A。在第阶段,中间体A转化为和,故第、阶段总的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知该过程中,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C正确;由题图可知由,最终生成,S的成健数目由3变为4,D错误。故选D。12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