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752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一、单项选择题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之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2、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3科研人员在太空进行实验中,用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去对接前方的火箭组,对接后保持匀速运动,然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若推进器开动的时间为t,平均推力为F,测出飞船和火箭的速度变化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和火箭组的机械能守恒B火箭组的质量MmC飞船对火箭组的弹力大小为FD飞船对火箭组的弹力大小为Fm4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100 kg的木箱t0时刻,某同学对其施加水平推力F的作用已知水平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

3、0 m/s2.则t3 s时木箱的速度大小为()A2 m/s B2.5 m/sC6 m/s D8 m/s5.2022山西大同联考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像给出的信息可知()A碰前滑块与滑块速度大小之比为25B碰前滑块的动量大小比滑块的动量大小大C碰前滑块的动能比滑块的动能小D滑块的质量是滑块的质量的6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一端连

4、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0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A物体A的质量为2mB物体A的质量为4mC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mv二、多项选择题7.2022常德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并紧靠在一起(不粘连),A的ab部分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让质量为m的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自a点静止释放,最终刚好能到达c点而不从A上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块C下滑到b点时,A的速度最大B小物块C下滑到c点时,A的速度最大C小物块C下滑到b点时,C的速度最大D小物块

5、C下滑到c点时,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8.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但安全带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国对安全带的材料、长度、宽度以及使用方法都有规定,其中规定如果安全带的长度超过三米一定要加装缓冲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缓冲器的作用同学们改装了甲、乙两根安全带,甲不加装缓冲器,乙加装缓冲器,使两根安全带的总长度(乙安全带的总长度含缓冲器)都为1.25 m,把重物和力的传感器捆在一起挂在安全带的底端,重物(含传感器)的质量为1 kg.现让重物从安全带上端处自由下落(重物可视为质点),实验发现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甲、乙分别用时0.1 s和0.5 s忽略缓冲器对安全带长度

6、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A安全带刚伸直时重物的动量为5 kgm/s,方向竖直向下B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重物的动量变化为5 kgm/s,方向竖直向下C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甲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60 N,乙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10 ND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乙安全带对重物的冲量为10 Ns,方向竖直向上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木板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水平轻质弹簧质量为2m的木块A以速度v0从木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在木块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板运动速率最大BB板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弹簧给木块A的冲量大小为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三、非选择题10某同学现用如图1所示的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右端固定一弹簧,滑块b的右端有强粘性的胶水图中滑块a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10.620 kg,滑块b的质量为m20.410 kg,实验步骤如下: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后,接通气源,先将滑块a置于气垫导轨上,然后调节底脚螺丝,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_;将滑块b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右端,然后将滑块a水平压缩弹簧,滑块a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弹射出去,通过光电门1后

8、继续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发生碰撞;两滑块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向左运动,并通过光电门2;实验后,分别记录下滑块a挡光片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两滑块一起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1)完成实验步骤中所缺少的内容(2)实验前用一游标卡尺测得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2所示,则d_ cm.(3)设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表示为v_(用d、t表示).(4)实验中测得滑块a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v12.00 m/s,两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21.20 m/s,将两滑块和挡光片看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在两滑块相互作用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1_ kgm/s,p2_ kgm/s(结果均保留

9、3位小数).11一辆轿车强行超车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两车车身因相互挤压,皆缩短了0.5 m,据测算两车相撞前速度约为30 m/s.(1)试求车祸中车内质量约60 kg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2)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祸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间是1 s,求这时人体受到的平均冲力12如图所示,小车A左端固定一带有光滑水平台的支架,右端固定沙桶,小车、支架、沙桶的总质量M2 kg.质量m1 kg的小球B(可看成质点)置于水平台最右端,小球B到车的上表面高度H0.8 m初始时小车A和小球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以v08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某一时刻,小车A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质量

10、m01.2 kg的物块C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此后小球B直接落入沙桶中(沙桶的尺寸可忽略,且小球没有弹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小车A和物块C的最终速度的大小;(2)初始时小球B与小桶的水平距离;(3)整个过程中,小车A、小球B和物块C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单元素养评价(六)碰撞与动量守恒1解析: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安全气囊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可以延长司机的受力时间,从而减小了司机受到的作用力,A错误,D正确;碰撞前司机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碰撞后司机动量为零所以安全气囊不能减少碰

11、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B错误;碰撞过程中通过安全气囊将司机的动能转化为司机对安全气囊做的功,C错误答案:D2解析:两人及篮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由于两人质量相等,故最后球在谁手中,谁的总质量就较大,则速度较小,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3解析:飞船和火箭组受推力作用而加速运动,则机械能增加,选项A错误;对飞船和火箭组,由动量定理得Ft(Mm)v,解得火箭组的质量Mm,选项B正确;对火箭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MFmm2,故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6解析:当弹簧固定且弹簧的压缩量最大为x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A的初动能,设A

12、的质量为mA,即有Epm;当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时,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B将向右运动,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达到最大,仍为x,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选取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2v0(mmA)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mmA(2v0)2(mAm)v2,联立得mA3m,Epm,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7解析:C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A、B及C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从a到b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所以A、B系统速度向左,速度逐渐增大,C从b到c滑动时,C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在b点C的速度最大,故A在小物块C到b点时速度最大,故A、C正确,

13、B错误;C下滑到b点时,A和B的速度相等,此后B做匀速运动,A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A、C速度恰好相等,此时A、C的总动量与B的动量大小相等,但A、C的总质量比B的质量大,所以A的速率小于B的速率,故D错误答案:AC8解析:从重物自由下落到安全带刚伸直的过程,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22gh,可得v5 m/s,则可知此时重物的动量pmv5 kgm/s,动量的方向即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故A选项正确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重物的初动量为5 kgm/s,方向竖直向下,重物的末动量为0,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物的动量变化为p0(mv)5 kgm/s,方向竖直向上,故B选项错误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设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有(Fmg)t0(mv),代入两次作用时间,得甲、乙两根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分别为60 N和20 N,故C选项错误由动量定理(Fmg)t0(mv)可得Ftmgtmv10 Ns,方向竖直向上,故D选项正确答案:AD9解析:从弹簧的压缩量达到最大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对木板B有向左的弹力,B板仍在加速,所以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板的速率最大,故A错误;弹簧压缩量先增大后减小,弹簧对B板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板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