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751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1 分子动理论【讲】目录一 讲核心素养1二 讲必备知识1【知识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知识点二】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知识点三】分子力与分子势能6三讲关键能力-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9一 讲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布朗运动、内能、扩散现象。1.了解扩散现象并能解释布朗运动.2.了解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科学思维:分子动理论“油膜法”。1.掌握分子模型的构建与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二 讲必备知识【知识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 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宏观量桥梁微观

2、量摩尔质量M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分子的质量:m0摩尔体积Vmol分子的体积:V0(固体、液体)对气体,V0为分子所占空间物质的量n分子数:NnNA2 分子模型固体、液体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分子直径d (球体模型)或d(立方体模型)气体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所以V0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而是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间。分子间距d【例1】(2021江苏泰州市5月第二次模拟)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6.021023 mol1,一滴露水的体积大约

3、是9.0108 cm3,它含有_个水分子,如果一只极小的虫子来喝水,每分钟喝进9.0107个水分子时,喝进水的质量是_ 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3.010152.71018【解析】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M1.8102 kg水的摩尔体积为VM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V0一滴露水含有水分子的个数N3.01015个 小虫喝进水的物质的量为n喝进水的质量为mnM2.71018 kg。【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科学思维。【技巧总结】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固体和液体)(1)把分子看成球形,d。(2)把分子看成小立方体,d。注意对于气体,利用d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4、。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等。(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密度、质量m、摩尔质量M、摩尔体积Vmol、物质的量n等。(3)相互关系一个分子的质量:m0。一个分子的体积:V0(估算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体积)。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nNANANA。【变式训练1】(多选)(2021武汉模拟)若以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V BV0 CM0 D ENA【答案】ACE【解析

5、】将水蒸气看作立方体模型,则V,选项A正确;但由于水蒸气分子间距远大于分子直径,则V0,选项B错误;1 mol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分子的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乘积,选项C正确;由于摩尔体积V远大于NAV0,则,选项D错误;水蒸气的摩尔质量V除以水蒸气分子的质量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E正确。【变式训练2】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

6、。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答案】(1)31025个(2)41010 m【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mol m3/mol1.8105 m3/mol,水分子数:N 个31025 个。(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d3,可得水分子直径:d m41010 m。【知识点二】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实验图 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条件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间有空隙。颗粒足够小,肉眼看不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现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7、永不停息,无规则;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注意:实验中描绘的是颗粒每隔30s的位置连线,不是运动轨迹。)原因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间有空隙。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气体)分子运动无规则性的反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越小,撞击的分子数目越少,分子运动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是由成千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集团”即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液体(气体)分子的运动。【例2】 20211月重

8、庆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15(1)以下现象中,主要是由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A.菜籽油滴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B.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C.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D.荷叶上水珠成球形【答案】C【解析】菜籽油滴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主要体现的是浮力作用,A错误;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是由于泥沙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泥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而上层水变清,B错误;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是因为水分子热运动撞击花粉颗粒,造成了花粉颗粒受力不平衡,C正确;荷叶上的水珠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D错误。【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

9、是物理观念。【变式训练1】 (2021北京市昌平区二模练习)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则该图反映了()A.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B.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C.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D.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答案】C【解析】显微镜能看见的是悬浮的花粉微粒不是分子,A、D错误;如图所示是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在坐标纸上的位置,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现出无规律性,期间微粒不一定是沿直线运动,B错误,C正确。【变式训练2】 (多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后,该气体()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

10、下来B.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C.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D.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答案】CD【解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永不停息,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不可能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选项A、B错误;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只要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保持不变,又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选项C、D正确。【知识点三】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名称项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F分子势能E p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像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情况rr0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引r0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引F斥,F表现为引力r增大,

11、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r减小,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rr0F引F斥,F0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r10r0 (109 m)F引和F斥都已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为零面积与斜率面积:分子力做的功斜率:分子力5 判断分势能的变化有两种方法(1)看分子力的做功情况。(2)直接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判断,但要注意其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的区别。记住一个位置分子势能最小(不为零,且为负)平衡位置;两个位置分子势能为零无穷远处和小于r0处。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不为零,最小且为负。【例3】 2020全国卷,33(1)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r1时

12、,F0。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势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答案】减小减小小于【解析】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势能减小;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力仍做正功,势能减小;在间距为r1处,势能小于零。【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科学思维。【规律

13、方法】分子力及分子势能图象分子力F分子势能Ep图象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情况rr0r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r增大,F做负功,Ep增大rr0F引F斥,F0Ep最小,但不为零r10r0引力和斥力都很微弱,F0Ep0【变式训练1】(多选) (2021山东济南市5月高考模拟)(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故A正确;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故B错误;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动能最大,故C正确,D错误;在整个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E正确。【变式训练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如图7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势能Ep的是图中_(选填“A”“B”或“C”)的位置。【答案】引力C【解析】在小水滴表面层中,分子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