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741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01STSE物质的分类、性质与变化(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1 STSE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在空间站,王亚平将橙色泡腾片放进了注入蓝色试剂后的水球内,水球被无数气泡充满,像一个蔚蓝的地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欢乐球”中泡腾片产生的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B注入的试剂可能是石蕊试液C如果往水球中再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水球会继续变大D空间站可以电解循环使用的水产生氧气【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非电解质,A错误;因溶液显酸性 ,注入的蓝色试剂不可能是石蕊试液,B错误;如果往水球中再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水球会变小,C错误;空间站可以电解循环使用的水产生氧气,D正确;故选D。2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

2、的应用中,具体操作或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B利用模拟月壤研究从钛铁矿(FeTiO3) 中提取铁C利用雷达探测巡视表面土壤厚度、冰层结构D利用深海锂电池为“奋斗者”号控制系统提供电能【答案】C【解析】利用阳光将废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的过程中产生新物质, 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利用模拟月壤研究从钛铁矿(FeTiO3)中提取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利用雷达探测巡视表面土壤厚度、冰层结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利用深海锂电池为“奋斗者”号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属于原电池原理,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述物质的

3、用途中,最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图甲用金属等材料制作冬奥会奖牌B图乙用钢材建造首钢滑雪大跳台C图丙用硅橡胶制作“冰墩墩”的外层材料D图丁用氢气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飞扬”火炬的燃料【答案】D【解析】用金属等材料制作冬奥会奖牌,主要体现了易加工、具有金属光泽等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用钢材建造首钢滑雪大跳台,主要体现了钢的硬度、表面光滑度等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用硅橡胶制作“冰墩墩”的外层材料,主要体现了硅橡胶的易塑性等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氢气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飞扬”火炬的燃料,主要体现了氢气可燃这一化学性质,D符合题意;故选D。4第三届亚青会即将在汕头举办,潮汕传统文化与建筑特色

4、将呈现在亚洲人民面前。下列汕头代表建筑物主要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建造的是选项ABCD特色建筑汕头特区标志雕塑“升腾”全木榫卯结构“中山纪念亭”潮博馆主雕塑潮汕赋南澳岛“自然之门”【答案】B【解析】“升腾”由钢球组成,化学成分是Fe等无机物,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建造,A不选;“中山纪念亭”是木制材料搭建形成,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建造,B选;雕塑潮汕赋由不锈钢组成,化学成分是Fe等无机物,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建造,C不选;“自然之门”中球体是钢球,化学成分是Fe,柱体是大理石,化学成分是CaCO3,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建造,D不选;故选B。5我国三星堆古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

5、历史,其中出土的文物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下列出土的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BCD铜鸟竹简陶三足炊器玉瑗【答案】A【解析】铜鸟主要成分是铜合金,故A正确;竹简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陶三足炊器是陶瓷,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故C错误;玉瑗是玉器制品,主要成分为盐,故D错误;故选A。6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如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胆(注:硫酸铜),故绿色带宝光”描述的是铜元素的焰色反应B“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的“石灰”指的是氢氧化钙C“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6、延展性D“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描述的是蒸馏过程【答案】C【解析】绿色带宝光描述的是硫酸铜晶体的颜色,铜元素的焰色反应显绿色,但这里并没有灼烧,不是其焰色,A错误;“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的“石灰”指的是碳酸钙,火炼即煅烧,生成氧化钙,B错误;“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C正确;“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描述的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程,D错误;故选C。7下表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单质纯净物酸性氧化物胶体A干冰水银豆浆B铁洁净的空气烟C红磷液氧CaO有色玻璃D氮气冰水混合物云、雾【答案】D【解析】干冰为二氧化碳,不是单

7、质,错误;洁净的空气为氮气、二氧化碳等的混合物,错误;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错误;氮气为单质,冰水混合物为水的纯净物,CO2为酸性氧化物,云、雾为胶体,正确;故选D。8一定条件下,碳酸钙可以发生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每步转化反应与选项中的反应类型匹配的是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氯化钙A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石灰石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和CO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

8、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则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故选A。9酸雨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ApH为5.6的雨水即为酸雨B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囚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C酸雨的形成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酸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答案】A【解析】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选项A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囚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选项B正确;依据图像可知,酸雨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酸雨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二氧

9、化氮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可能生成硫酸和硝酸,故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与硝酸,选项D正确;答案选A。10利用反应5NaCl+2CO2+2H2O5NaClO+C2H4O(环氧乙烷)可实现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ClO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比例模型:D环氧乙烷的结构简式:【答案】D【解析】NaClO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Cl-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8,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O2是直线形结构,比例模型为,C错误;环氧乙烷的结构简式为:,D正确;答案选D。11化学学科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下列涉及的系列材料中,主要成分为有

10、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B航天服中的合成纤维及尼龙膜C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D飞船返回舱侧壁壳体含有高强度铝合金【答案】B【解析】氮化铝是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合成纤维及尼龙膜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光纤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高强度铝合金为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B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物质属于胶体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

11、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苏打既是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答案】A【解析】在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使氯化铁的水解平衡向生成氢氧化铁的方向移动,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就制取了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B错误;生石灰只能干燥,不能除去氧气,故C错误;碳酸氢钠和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可用来发酵,能够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也可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故选A。13化学来源于生活,下列生产活动或现象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沙里淘金B粮食酿酒C菜刀生锈D火炬燃烧【答案】A【解析】沙里淘金是分离密度不同的固体混合物,没有新物质

12、产生,则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二者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乙醇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菜刀主要成分是Fe单质,铁锈是Fe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菜刀生锈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火炬燃烧是可燃性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CO2、H2O,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下列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溶液、胶体为并列的分散系,则图中二者不能交叉,故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改变,故复分

13、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图示合理,故D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 NaHCO3SiO2CO2BNaOHHClNaClNa2OSO3CNaOHCH3COOHCaF2SO3SO2DKOHHNO3CaCO3CaOCO【答案】B【解析】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氯化钠属于盐,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

14、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三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CO既不和水反应也不和酸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1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资献巨大,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工艺,冶炼过程中锌元素被还原C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D论衡 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杓”所用的材质为FeO【答案】D【解析】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黑火药发生燃烧爆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还原剂是C,锌元素被还原,故B不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选:论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所用的材质为Fe3O4,故D选;故选D。17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成功落下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