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732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6]第八章第26讲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练习26第26讲沉淀溶解平衡A组基础必做题1(2021辽宁新高考适应卷,15)天然水体中的H2CO3与空气中的CO2保持平衡。已知Ksp(CaCO3)2.8109,某溶洞水体中lg c(X)(X为H2CO3、HCO、CO或Ca2)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曲线代表COB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为108.3Cc(Ca2)随pH升高而增大DpH10.3时,c(Ca2)2.8107.9 molL1解析H2CO3分步电离:H2CO3HHCO、HCOHCO,因此碱性增强,pH增大,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aCO3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aq),温度一定,

2、Ksp不变,c(CO)增大,则c(Ca2)减小。A项,曲线表示HCO,曲线表示CO,曲线表示Ca2,错误;B项,通过曲线与表示H2CO3的曲线的交点可得Ka1c(H)1106.3,错误;C项,由于pH增大,c(CO)增大,则c(Ca2)减小,错误;D项,pH10.3时,曲线与曲线相交,溶液中,c(CO)c(HCO)1101.1 molL1,则c(Ca2) molL12.8107.9 molL1,正确。2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相同温度下的下列物质中,相同体积液体中,AgCl的溶解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30 mL 0.02 molL1 CaCl2

3、溶液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10 mL蒸馏水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ABCD解析AgCl(s)Ag(aq)Cl(aq),由c(Ag)c(Cl)Ksp可知,相同温度下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量就越小。中c(Cl)0.01 molL1;中c(Cl)0.04 molL1;中c(Cl)0.03 molL1;中c(Cl)0;中c(Ag)0.05 molL1。故AgCl的溶解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实验: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1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向

4、滤液b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解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AgNO3NaCl=AgClNaNO3,沉淀c为AgCl(白色),AgCl虽然为难溶性物质,但在水中仍有少量溶解,故滤液b中仍有极少量的Ag。向沉淀c中加入KI溶液时,AgClI=ClAgI(黄色),生成了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淀。故可判定B项错误,其他

5、选项正确。425 时向20 mL含0.10 molL1 Cr2和0.10 molL1 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0 molL1 NaOH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若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视为完全沉淀。已知:25 时,Cr(OH)2的Ksp为21016,Fe(OH)2的Ksp为8101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曲线A表示c(Fe2)B当V(NaOH溶液)30 mL时,Fe2开始沉淀C当pH7时,溶液中Fe2、Cr2均完全沉淀DV(NaOH溶液)30 mL时,溶液中c(Fe2)c(Cr2)4.0解析根据Cr(OH)2的Ksp为21016

6、,若使Cr2沉淀完全,则c(OH) molL1,根据Fe(OH)2的Ksp为81016,若使Fe2沉淀完全,则c(OH) molL1,故Cr2先沉淀完全,由题图可知曲线A表示c(Fe2),曲线B表示c(Cr2),A正确;当V(NaOH溶液)30 mL时,c(Cr2) molL10.01 molL1,c(Fe2)0.1 molL10.04 molL1,QcFe(OH)2c(Fe2)81016KspFe(OH)2,Fe2开始沉淀,B正确;根据前面分析中的计算结果可知,Fe2、Cr2完全沉淀时的溶液中c(OH)均大于107 molL1,所以当pH7时溶液中Fe2、Cr2均未完全沉淀,C错误;V(Na

7、OH溶液)30 mL时,Fe(OH)2、Cr(OH)2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所以溶液中c(Fe2)c(Cr2)4.0,D正确。520 时部分物质的Ksp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AgClAgBrAgIAg2SAg2CrO4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黑色红色Ksp2.010105.410138.310172.010482.01012(1)20 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Ag2CrO4AgClAgBrAgIAg2S_。(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2.7103_。(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

8、应加入的指示剂是_D_。AKBrBKICK2SDK2CrO4解析(2)2.7103。(3)选择的指示剂是相同温度下比氯化银溶解度大的物质,故选D。6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查阅资料25 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 molL1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试管编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2滴0.1 molL1 FeCl3溶液_A_4 mL 2

9、 molL1 NH4Cl溶液_D_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2)测得试管中所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Fe3)_41014_molL1_。(3)同学们猜想实验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猜想1:NH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猜想2:_NH4Cl水解产生的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_。(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

10、),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1_(填“1”或“2”)。解析(1)已知n(MgCl2)1103L0.1 molL11104 mol,n(NaOH)0.1103 L2 molL12104 mol,由反应Mg22OH=Mg(OH)2可知,两者基本反应完全生成白色沉淀Mg(OH)2,当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时,由于KspFe(OH)34.01038远小于KspMg(OH)21.81011,所以白色沉淀Mg(OH)2转化为红褐色沉淀Fe(OH)3;当向其中加入NH4Cl溶液时,N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使Mg(

11、OH)2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2)当试管中所得混合液pH6时,即c(OH)108 molL1,由KspFe(OH)34.01038可求得c(Fe3)4.01014 molL1。(3)NH4Cl因水解而呈酸性,生成的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4)由于醋酸铵溶液(pH7)呈中性,能使Mg(OH)2沉淀溶解,说明不是因为NH水解呈酸性,导致Mg(OH)2溶解;当加入弱碱性的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时,沉淀也溶解,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因此证明Mg(OH)2沉淀溶解的根本原因是NH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促进

12、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得无色溶液,所以猜想1是正确的。B组能力提升题7(双选)25 时,用Na2SO4溶液沉淀Ba2、Pb2、Ca2三种金属离子(M2),所需SO最低浓度的负对数值p(SO)lgc(SO)与p(M2)lg(M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Ksp(CaSO4)Ksp(PbSO4)c(SO)Cb点可表示PbSO4的不饱和溶液,且c(Pb2)Ksp(PbSO4)Ksp(BaSO4),A错误;根据图象可知,a点在曲线上,可表示CaSO4的饱和溶液,c(Ca2)c(SO),B正确;b点在曲线下方,表示PbSO4的过饱和溶液,且c(Pb2)c(SO),C错误;由

13、于Ksp(CaSO4)Ksp(BaSO4),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可以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向Ba2浓度为105 molL1的废水中加入CaSO4粉末,沉淀由CaSO4转化为BaSO4沉淀,D正确。8(2022山东德州期末)已知pNilg c(Ni2),常温下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3107,Ka27.11015。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i(NO3)2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pNi与Na2S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E、F、G三点中,F点对应溶液中水电离程度最小B常温下,Ksp(NiS)11021CNa2S溶液中c(S2)c(HS)c(H2S)c(Na)DNa2S溶液中,S2第一步水解常数Kh1解析Ni(NO3)2是强酸弱碱盐,Ni2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显酸性,如Ni(NO3)2与Na2S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钠,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由图可知,F点对应溶液中水电离程度最小,A项正确;完全沉淀时,pNilg c(Ni2)10.5,Ksp(N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