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671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分层练习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教材经典实验方案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目标2新高考的改进创新实验【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 教材经典实验方案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1.实验目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小圆环、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3.实验原理:等效思想: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是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即伸长量相同,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

2、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4.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a、b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一个弹簧测力计c的拉力F的图示。(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5.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的误差,为此要选择比较准确的弹簧测力计。(2)偶然误差: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造成偶然误差,需要多做几次实验,

3、并且使两分力F1、F2的夹角适当大些。6.注意事项:(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调整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数相同方可使用。(2)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3)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时结点到达的位置一定要相同。(4)用两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5)在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弹簧测力计中弹簧轴线、橡皮条、细绳套应该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6)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例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其中A

4、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要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两个分力的大小要适当大些B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细些且要稍短一些D标记细绳方向的点要尽量离结点近些(2)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均为5N,某次实验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个绳套间的夹角为60,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均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你认为这次操作_(填“合适”或“不合适”),原因是_(3)某次实验的结果如图丙所示,这次实验刚好垂直,若在图丙所示的实验结果中,保持结点的位置的方向不变,将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则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A 3.6 不合适 两个分力的合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当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将无法操作 变大 不变【详解】(1)1A为了减小读数误差,应让两力适当大些,故A正确;B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那样作图不方便,容易产生误差,故B项错误;CD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细绳应长些,故CD错误。故选A。(2)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3这次操作不合适。4因为当与大小都为3.6N且夹角为60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即F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当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将无法操作。(3)56结点的位置不变

6、,合力不变,即不变,方向不变,增大两个分力夹角由图示可知,均增大。二、 新高考的改进创新实验1.实验方案的创新【例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圆形水平桌面上平铺固定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不计摩擦的滑轮,其中滑轮P1固定在桌边,滑轮P2、P3可沿桌边移动。将三根绳子系在同一点O,每根绳子的另一端各挂一定数量的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m),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记录每根绳上的砝码数量便可得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大小,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必须以OP2、OP3绳的拉力为相邻边作平行四边形B若三根绳互成120角,则三根绳所

7、挂钩码数量相等C以OP2、OP3绳的拉力作平行四边形,所夹对角线(合力理论值)大小与OP1拉力大小相同,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D三根绳可以用橡皮筋代替(2)实验时,若O点的位置不在圆桌中心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3)若三个滑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高度偏差较大_(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准确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 BD 不会 能【详解】(1)1A作用在O点的三个力分别为OP1、OP2、OP3三根绳子中的拉力,由三力平衡可知,实验中应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任意合成两根绳子中的拉力,如果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与第三根绳子中的拉力等大、反向、共线,那么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8、故任意选取两根绳的拉力为相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即可,A错误;B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若三根绳互成120角,则其中两根绳中拉力的合力在它们夹角角平分线方向,则两根绳中拉力大小相等,又因为两个等大分力夹角120时合力与两分力相等,故三根绳子中的拉力相等,即三根绳所挂钩码数量相等,B正确;C以OP2、OP3绳的拉力作平行四边形,所夹对角线(合力理论值)大小与OP1拉力大小相同,方向OP1拉力方向相反,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仅合力理论值大小与OP1拉力大小相同,无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C错误;D三根绳用橡皮筋代替不会影响拉力方向、大小的记录,故三根绳可以用橡皮筋代替,D正确。故选BD。(2)2本

9、实验需要通过三力平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每次平衡后,取下沙桶前记录好节点与力的方向即可,因此改变滑轮的位置和相应沙桶中沙的质量,使系统再次达到平衡,绳的结点O的位置不必保持不变。即O点的位置不在圆桌中心不会影响实验结论。(3)3三个滑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三个力所在的平面与桌面不共面,在桌面上记录细线方向时记录的是三个力在水平桌面上投影的方向,由几何关系可知,三个力投影的夹角与三个拉力的夹角相同,故三个滑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不会影响拉力方向的记录,也能在白纸上准确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2.实验器材的创新【例3】某小组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一个半圆形刻度盘上安装

10、两个可以沿盘边缘移动的拉力传感器A、B,两传感器的挂钩分别系着轻绳,轻绳的另一端系在一起,形成结点O,并使结点O位于半圆形刻度盘的圆心在O点挂上重G2.00 N的钩码,记录两传感器A、B的示数F1、F2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2,用力的图示法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当F11.00 N、F21.50 N,145、230时,请在图乙中用力的图示法作图_,画出两绳拉力的合力F,并求出合力F_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该组同学在实验中,将传感器A固定在某位置后,再将传感器B从竖直位置的P点缓慢顺时针旋转,得到了一系列B传感器的示数F2和对应的角度2,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F2-2图象,由图

11、丙可知A传感器所处位置的角度1_【答案】 2.01(1.972.05) 60【详解】(1)F1、F2的图示及力的合成图如图所示,根据比例关系可知合力大小为2.01N(2)根据丙图可知,当2时,F2=2.0N;F1、F2的合力仍为重力G=2N,根据平衡条件则有:F1cos1+F2cos60=G,F1sin1=F2sin60,解得:F1=2N,1=60【多维度分层专练】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实验桌上已有的器材如图所示,为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A一根橡皮筋B两个钩码 C三角板一套D天平(3)老师

12、拍摄同学们实验操作时的照片如图所示,则操作正确的是_。ABCD(4)规范操作后,请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5)实验操作完成后作出_(选填“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答案】 B C C 1.70 力的图示【详解】(1)1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相同的关系,所以实验用的等效替代法,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除了实验桌上已有的器材,在做力的图示时,还需要一套三角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A图中夹角和拉力较大,白纸的可利用部分较少,用作图法求的合力误差会比较大,故A错误;B图中弹簧测力计与白纸不平行,故B错误;CDD图中弹簧测力计和绳不在一

13、条直线上,误差较大,C中弹簧测力计与白纸平行,拉力和角度适中,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4指针指在刻度1.7,测力计需要估读,则读数为1.70N;(5)5探究求合力实验,是用作图法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求力的大小和方向准确,所以用力的图示法。2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1)如图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2)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B

14、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必须保持相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3)该小组的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图3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填选项字母)【答案】 3.00 ACD B【详解】(1)1由图可以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0N;(2)2A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等效替代的关系,效果是相同的,所以在同一次实验时,需要让两个力拉橡皮条和一个力拉橡皮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同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可以有效减小误差,A正确;B在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选项B错误;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可以减小因摩擦产生的误差,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可以减小偶然误差,C正确;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