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634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9(原卷版+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

2、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2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经常更换年号,通常每隔六年或四年即换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应天受命的新君,国号也改为“新”。据此可知( )A社会矛盾倒逼政府变革 B君主集权促进思想革新C主流观念影响政治行为 D政治权威源于文化演变3唐代中央重视向地方民众核实地方官员的政绩;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也可以“诣阙”请求官员去留。这些举措( )A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

3、稳定 B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C导致地方官员权力的萎缩 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 )A宗法观念日益淡薄 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C家谱社会功能衰退 D地方政府的职能扩大5有学者认为,中国内战的爆发时间恰恰与美国内战几乎同时,这使得英国面临同时失去两个市场的风险,因为中国既是英国最大的茶叶进口市场,又是鸦片倾销市场;美国则是它的长绒棉进口市场。这种失去对

4、英国棉纺织业是致命的,这就使英国想办法恢复其中一个秩序,于是美国内战从旁影响了中国内战的结局。这可以用来说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B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经济秩序D中国内战和美国内战都带有反殖民主义性质6棉花贸易的衰退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港脚贸易一般恐慌中最重要的方面。1821年从伦敦运来孟加拉棉24558担,这真是舍近求远劳民伤财的辗转腾挪,体大量轻运输不易的孟加拉棉包不是直接运到中国,而是兜了一个大圈,运到英国后再转运中国使得成本大增。由此可以得出,棉花贸易衰退的原因是( )A经营方式不当 B供求比例失衡 C垄断公司控制

5、 D世界市场形成71929年,鄂豫皖苏区政府在苏维埃问题决议案中规定:乡级代表中,工人每5人选1位代表,农民每50人选1位代表,兵士每10人选1位代表;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工人应占五分之二,农民及其他群众应占五分之三。这一规定( )A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民主性质 B扩大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C反映了党对苏区的坚强领导 D推动了敌后抗日民主政权的发展8美国学者肯尼思休梅克指出:“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西方)那曾经是偷偷摸摸地与中国共产党人接触的涓涓细流,已经汇成一条公开交往的滔滔大河。神秘已经变成平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中国共产党加大了对外宣传C

6、国共两党的立场基本一致 D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即将胜利9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宣传画发展饲畜业生产,增加城市乳肉类供应,支援祖国工业建设。该宣传画反映了(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展开C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D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 B推动产业结构调整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1下表为十二铜表法部分条

7、文,它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是( )A从成文法走向自然法 B体例上体现诸法合体的简朴性C走向系统化和体系化 D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12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A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 B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C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 D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13 表2 180019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数量(单位:个)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美

8、国其他18011850年795011414318511900年58697811844据表2可知( )A大多数欧美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两次工业革命英国都处于领先地位C国家科研成果与经济实力紧密关联 D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14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商品)广告已是琳琅满目”。但到30年代中期,报刊商业广告日渐减少,80%以上是科研、招生、招聘、影剧等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苏联( )A外部经济环境严重恶化 B经济体制出现新变化C战时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D新经济政策尚需完善15表现主义音乐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力度变化从一个极端到另

9、一个极端,节拍不对称,结构不清晰,旋律进行急剧跳动。这类作品( )A遵循了写实原则 B抒发了浪漫情怀C彰显了逻辑力量 D表达了幻灭反叛16有学者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自己。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该学者意在强调,美苏冷战( )A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兴起 D阻碍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第II卷本卷共4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在古代,没有哪个民族比雅典更重视自由演说,希腊文明与演说自由密切相关。在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

10、、伯里克利等演说家通过自己的雄辩才能,宣扬民主、自由,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完成自己民主改革的使命。由于雅典公民大会议事时留给演说家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能够在公民大会上演说的演说家也只能是少数被人们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成为城邦事务的实际领导者,利用人民的信任推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虽然演说家的出现往往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但他们作为城邦政治的孪生物,却能够积极维护公民的权利,捍卫城邦的政治地位,并使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对寡头政治取向心存警惕。摘编自杨巨平、王志超试论演说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动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军事将领,雅典将军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公元前4世纪时期,将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1、日趋减弱,公民大会受到演说家的控制,演说家成为政治上的活跃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的出现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演说家是雅典民主政治始终都存在的传统。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战争,虽然给雅典将军提供了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但长期的海外作战,也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雅典政治领袖逐渐由将军向演说家转变。 摘编自晏绍祥、张岩“沉默的”将军:古典时期雅典将军参政情况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并指出

12、其体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自16世纪以降,欧洲国家与社会从基督教世界中逐渐显现出独立的力量,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写道,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之后,阅读不再是经院学究的特权,也不是王公贵族的奢侈消遣与学者的专属领域,阅读开始走向大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

13、书馆兴起并繁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各地先后出现公共图书馆运动。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材料二表4 中国近代图书馆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892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宣扬西方图书馆事业,提倡新建公共藏书楼。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拟定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1902年清政府颁行钦定学堂章程,成立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还仿照西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制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藏书机构为“图书馆”,是官方文件首次使用“图书馆”这一名称。191

14、2年教育部公布民国教育部职令草案教育部官制,认定通俗图书馆是社会教育司执掌的重要的社会教育事业。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图书馆兴起的特点,并简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7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