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616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2 近代物理 巩固练习(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2近代物理一、单选题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每一年年末物理学会都会公布当年物理学的十项重大进展,全科学界十分关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对历史上的重大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D光电效应现象可以用连续的能量观解释【答案】B【详解】A原子呈现电中性,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A错误;B干涉与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B正确;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C错误;D光电效应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即能量的量子化来解释

2、,D错误。故选B。2(2022福建漳州一模)2022年8月9日,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吊装就位,向投产发电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核电项目投产后核反应堆中存在如下核反应,则()A该反应为核聚变反应B该核反应过程没有质量亏损C该核反应方程式中A = 144D的质子数是235,中子数是92【答案】C【详解】A该反应为核裂变反应,A错误;B核裂变会产生大量能量,则该核反应过程发生质量亏损,B错误;C根据质量数相同2351 = A893解得A = 144故C正确;D的质子数是92,核子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D错误。故选C。3(2022山东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宾馆内的烟雾探测器,探

3、测器中装有大约的镅,它是一种半衰期长达年的放射性金属,会释放出射线和射线。当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释放出的射线将其电离,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形成微小电流,可被探测器内芯片探测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镅需要及时更换,保证探测器工作的稳定性B发生衰变的方程是C的比结合能大于的比结合能D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的主要是射线【答案】B【详解】A因为的半衰期为432年,故不需要经常更换,A错误;B由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为B正确;C衰变产生的更稳定,故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C错误;D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故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的主要是射线,D错误。故选B。4(

4、2022山东模拟预测)钴60(Co)是金属元素钴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其半衰期为5.27年。它发生衰变变成镍60()同时放出能量高达315keV的高速电子和两束射线。钴60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食品辐射保藏与保鲜等;在工业上,常用于无损探伤、辐射消毒、辐射加工、辐射处理废物以及自动控制等;在医学上,常用于人体肿瘤的放射治疗。关于钴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B将钴60放入高温高压环境中可以加快其衰变C钴60可以作为示踪原子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D10g钴60经过10.54年全部发生衰变【答案】A【详解】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钴60

5、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故A正确;B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由核自身的因素决定,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故B错误;C钴60半衰期太长,且衰变放出的高能粒子对人体伤害太大,不能作为药品的示踪原子,故C错误。D10.54年为两个半衰期,则剩下的钴60为原来的,没有全部衰变,故D错误。故选A。5(2022河北模拟预测)由于太阳自身巨大的重力挤压,使其核心的压力和温度变得极高,形成了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的环境。太阳内发生核聚变反应主要为:,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氦核的比结合能是。则该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ABCD【答案】C【详解】由比结合能的定义可知,该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2022

6、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成为安全发电30年的核电基地,9台机组运行业绩多年稳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图是当前普遍使用的核反应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内核燃料发生核聚变B石墨起到吸收中子的作用C镉棒起到使中子减速的作用D与相同功率的火电站相比,核电站所需原料少,造成污染小【答案】D【详解】A核反应堆内核燃料发生核裂变,故A错误;B在反应堆中,速度与热运动速度相当的中子最适于引发裂变,而裂变产生的是速度很大的快中子,通过在铀棒周围放置石墨来作为慢化剂,从而使快中子与与石墨中的原子核碰撞后能量减少,变为慢中子,故B错误;C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在铀棒之间

7、插进一些镉棒作为控制棒,从而达到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故C错误;D与相同功率的火电站相比,核电站所需原料少,造成污染小,故D正确。故选D。7(2022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二模)如图是氦离子的能级图。通常我们认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43.19eV之间。按照这一标准,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氦离子辐射可见光的是()A用能量为48.36eV的光子照射时B用能量为52.89eV的光子照射时C用能量为53.89eV的电子轰击时D用能量为56.45eV的电子轰击时【答案】A【详解】A用能量为48.36eV的光子照射时,光子被全部吸收,氦离子跃迁到激发态,氦离子由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

8、最小能量光子为7.56eV,不是可见光,故A正确;BCD用能量为52.89eV的光子照射时,光子被全部吸收,氦离子跃迁到激发态,由图可知,氦离子由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存在释放光子为可见光光子(n=4到n=3);用能量为53.89eV或能量为56.45eV的电子轰击时,氦离子可以吸收部分能量,可能跃迁到激发态,同理,可能辐射可见光,故BCD错误。故选A。8(2022湖北模拟预测)如图有关量子力学建立之初的几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朗克为解释图甲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被称为“量子力学之父”B如图乙,在光照下,电流表发生了偏转,则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流表示

9、数变为零C康普顿依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测量计算出普朗克常量,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一致的D可以用图丙中的原子特征谱线来做光谱分析【答案】C【详解】A普朗克为解释图甲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被称为“量子力学之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图乙,在光照下,电流表发生了偏转,由图可知接的正向电压,则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流表示数变为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密里根依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测量计算出普朗克常量,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一致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则可以用图丙中的原子特征谱

10、线来做光谱分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2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校模拟预测)碳14是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是通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14原子产生的,其半衰期为5730年,衰变后又转变为氮14。由于其不断地产生、衰变使得大气中的碳14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大气及活体生物中碳元素的碳14丰度(碳14原子占碳原子总数的百分比)保持一个定值,而死亡的生物体中的碳14原子却由于衰变而不断减少,这就是碳14测定年代的原理。根据以上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碳14发生的衰变是衰变B若某待测生物体样本的碳14丰度为大气的12.5%,则可判定该生物体死亡约17190年C衰变产生的氮14新核的质量大

11、于碳14的质量D碳14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所处化学状态(化合态或游离态)的影响【答案】B【详解】A“碳14衰变后又转变为氮14”,说明碳14发生的是衰变,故A错误;B生物体样本的碳14丰度为大气的12.5%,说明经过了三个半衰期,即17190年,故B正确;C衰变过程核能释放,质量亏损,故C错误;D衰变是原子核的变化,不会受环境温度、湿度及化学状态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B。10(2022浙江模拟预测)大量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a、b两种单色光照射某光电管的阴极时,测得遏止电压之比为2:1,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种介质中,b光的传播速度是a光的倍B若b

12、光是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则a光可能是跃迁到n=4能级产生的C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束的条纹间距是a光束的两倍D当两种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答案】D【详解】A遏止电压是光电流为零时的最小反向电压,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因测得遏止电压之比为2:1,则a、b两种单色光的频率在同种介质中,频率越大,拆射率越大,光速越小,因a光的频率大,所以b光的传播速度大于a光的传播速度,A错误;Ba光的频率大,则a光的光子能量大于b光的光子能量,若b光是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则a光跃迁到比n=3能级低才能产生,B错误;C根据a、b两种单色光的频率有,则b光的波长比a光波长的2倍

13、小,由可知b光束的条纹间距比a光束的条纹间距的2倍小,C错误;Da光的频率大,在同一种介质中,其折射率大,根据可知a光的临界角小,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11(2022江西景德镇二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

14、最大值为9.60eV【答案】AD【详解】A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数为据光子能量公式可知,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A正确,B错误;CD据光电效应方程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12.09eV,代入解得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C错误,D正确。故选AD。12(2022新疆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模拟预测)如图,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

15、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管阴极K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B这些氢原子跃迁时共发出3种频率的光C若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能使光电流为零,则可判断图乙中电源右侧为负极D氢原子跃迁放出的光子中共有2种频率的光子可以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答案】AC【详解】B这些氢原子跃迁时共发出光的频率种数为故B错误;A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最高的光子能量为由图丙可知遏止电压为Uc=7V,设光电管阴极K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W0,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动能定理综合可得解得故A正确;C若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能使光电流为零,说明光电管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光电子受到电场力指向阴极K,即电源正极与阴极K相连,则电源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