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613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正确运用判断核心考点一正确运用简单判断1判断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基本特征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类型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提醒判断的划分依据是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

2、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3)种类(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要求错误举例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这种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3)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小明与

3、小华是同学反对称关系小明比小华大非对称关系小明信任小华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以北反传递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甲与丙之间是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甲与丙之间是非传递关系提醒使用关系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混淆关系的不同性质,把非对称关系当作对称关系,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纠正: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2依据判断本身的真假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纠正: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3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联言判断。纠

4、正: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4断定认识对象之间有无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纠正: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考向一性质判断典例1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序号内容类型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受历史规律制约的全称肯定判断美国不是“民主样板”特称肯定判断刘老师对李老师说,这堂课要么我上,要么你上相容选言判断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 B C D答案B解析正确,“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受历史规律制约的”是全称肯定判断;错误,“美国不是民主样板”是单称否定判断;错误,“刘老师对李老师说,这堂课要么我上,要么你上”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正确

5、,“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易错提醒:混淆全称、特称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单称判断的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量”要准确,凡“质”“量”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缺少主项和谓项。(2)主谓失合(也叫主谓配合不当)。(3)断定过量。(4)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候就应当格外小心。变式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

6、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下列关于性质判断的“质”与性质判断的“量”认识正确的是()性质判断的“质”是指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性质判断的“量”是指判断所断定对象的性质性质判断的“量”通过性质判断的量项体现,有全称、特称和单称“质”与“量”相互制约,“质”和“量”是一样的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性质判断的“量”是指对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错误,“质”和“量”并不是一样的。考向二关系判断典例2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能够让人们坐在桌子前,静静阅读一天,全身心地沉入其中。书籍也能带领人们进入到书中的世界,畅游其中。下面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认

7、识正确的是()A属于关系判断 B关系者项是书籍C关系项是人类 D量项是进步答案A变式2在某校篮球对抗赛中,高一年级战胜了高二年级,高二年级又战胜了高三年级。小明高兴地说:“高一年级必然会战胜高三年级。”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答案C解析非传递关系是指a与b有某种关系且b与c也有这种关系时,a与c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种关系,因此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小新说的对,C正

8、确。核心考点二正确运用复合判断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类型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联言判断由至少两个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提醒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pqp

9、并且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构成: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联结项主要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3)类型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判断依据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联结项“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真假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pqp或者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pq

10、要么p,要么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3)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要义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联结项“如果那么”“只要就”等“只有才”“除非才”等“当且仅当”等真假判断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

11、不一定假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pq如果p,那么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pq只有p,才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pq当且仅当p,则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提醒三种复合判断的侧重点不同:联言判断强调几种情况同时存在,选言判断强调不确定的几种可能的情况,假言判断强调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1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联言判断就一定真。纠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在联言判断中, 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

12、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3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样的判断就是假的。纠正: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考向一联言判断典例1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该判断()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

13、性质A B C D答案A解析错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属于真判断;错误,“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故选A。易错提醒:误认为在联言判断中,可以存在个别联言支是假的。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变式1相传,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时,曾一度连吃败仗,万般无奈下,只好从实呈报,向皇上请罪,奏本写道:“臣屡战屡败。”其幕僚建议曾国藩将奏本改成“臣屡败屡战”,曾国藩看了连声叫好。从思维方法角度来

14、看曾国藩叫好的原因是()A恰当运用联言判断,转换了联言支的侧重,由强调“屡败”转换为强调“屡战”B恰当运用选言判断,转换了选言支的侧重,由强调“屡败”转换为强调“屡战”C恰当运用假言判断,转换了后件的侧重,由强调“屡败”转换为强调“屡战”D恰当运用直言判断,转换了谓项的侧重,由强调“屡败”转换为强调“屡战”答案A解析“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都是省略了联结项的联言判断。“屡战屡败”,重在“屡败”,反映了“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场景;“屡败屡战”,重在“屡战”,反映了“忠心耿耿,顽强作战”的场景,故A正确,B、C、D错误。考向二选言判断典例2有个人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