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九级第一期期末一模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X、Y、Z 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 X、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 X 表面有气泡;将 Y、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Y 表面有白色物质析出,Z 无变化根据以 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A.X>Y>Z B.X>Z> Y C.Z>Y> X D.Y>Z >X2.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C.铝的原子序数为13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B.氯化亚铁:FeCl3C.铜离子:Cu+2 D.氧化镁:MgO2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5.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6.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B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分子很小C通过气味辨别氧气和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且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A.A B.B C.C D.D8.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9.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10.下列食物的pH如下:苹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A.牛奶 B.鸡蛋清 C.葡萄汁 D.苹果汁11.青格达湖工人将赤霉酸(C19H22O6)注入柳树,以减少柳絮下列关于赤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9∶22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相对分子质量为346g D.一个赤霉酸分子中含47个原子12.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杀菌消毒 B.用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划出明显的痕迹C.用天然气替代煤减少酸雨的形成 D.洗油污加入洗涤剂以便形成稳定的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2)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3)用装置F和另一种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填“b”或“c”)端进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可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图1)写出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B、C装置都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写出C装置中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15.请结合A、B、C、D、E五个与课本有关的实验,回答问题:(1)B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2)C、D、 E实验中体现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与氧气反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与______________反应;(3)D实验采用适量的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16.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这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_____,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O2、Cl2;猜想四:该气体为HCl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查阅资料]②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②氯化氢气体(HCl)、氯气(Cl2)都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小风用B装置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_____,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一成立2小雨用A装置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中;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_____,d中_____,猜想三成立 [交流讨论]大家认为小风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拓展应用]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是因为氯气与碘化钾(KI)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I2),碘能使淀粉变蓝色,写出氯气与碘化钾(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充分反应。
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次数1234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5050505050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00150197.8245.6295.6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1)a的数值为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求NaOH和HC1反应生成NaC1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塔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请回答:(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出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乙。
20.(12分)我们学习化学不仅要建立基本概念,还要构建基本观念,如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的观点等请回答:(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石灰石和碳酸钙有什么不同?_____(2)从元素的角度看,水和过氧化氢有什么相同点?_____(3)从粒子角度看,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2、C3、A4、D5、A6、B7、A8、D9、C10、B11、C12、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 A 2H2O22H2O+O2↑ 量筒 C B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14、 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15、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酸 16、O2 反应物质没有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氯气会溶于水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 (1)4.4(2)7.3%(3)11.7g18、(1)282(2)15:22(3)28.4%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t1 175g = 20、石灰石是混合物,碳酸钙是纯净物 组成元素相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