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425563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2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观潮 第二课时 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四年级上册1.观潮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文化自信:从内心为我国有这样壮观的自然奇观而感到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通过教学视频和重点段落,体会钱塘大潮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审美创造: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新知讲解环节一:复习巩固。环节一:复习巩固。盐官镇 屹立 昂首东望 顿时鼎沸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 霎时 余波词语认读新知讲解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

2、来时-潮去后)整体感知新知讲解潮来时潮去后潮来前第2自然段第3-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总起全文第1自然段整体感知新知讲解潮来前新知讲解潮来时新知讲解潮去后新知讲解环节二:环节二:深度赏析,品读课文深度赏析,品读课文新知讲解学习第2自然段,圈画相关景物,想象潮来前的画面。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潮来前新知讲解你听到了什么?潮来前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江面平静、开阔 潮来前新知讲解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

3、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闷雷滚动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声音低沉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水开了一样,非常热闹。潮来前新知讲解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潮来时新知讲解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横贯江面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层楼房)潮来时新知讲解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好像;仿佛。比喻 潮来时新知讲解面对如此壮观的潮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吃惊、惊喜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潮来时新知讲解

4、声音形状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新知讲解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读完片段,你体会到了什么?新知讲解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新知讲解 齐读潮来时(第3、4自然段):读好表现大潮声音、形态的语句,想象大潮的形态,读出大潮由

5、远而近的变化,体会大潮的壮观。新知讲解大潮退去了,江面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潮去时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新知讲解作者也是从视觉来写的:“潮头奔腾西去”“余波涌来,风号浪吼”“恢复平静,江水高涨”三个画面,这三个动态画面的切换和接连呈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潮退去时依然很壮观,真不愧是天下奇观!新知讲解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请在课文中勾画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新知讲解 诗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6、写潮头过后的情形,对应文中的“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出大潮巨大的响声,突出潮来的气势。对应文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出大潮的形态,体现了大潮的壮观。对应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新知讲解 1.用填空法背诵。那条白线_。再近些,_。浪潮越来越近,_;那声音_。2.用提取关键词法背诵:第3自然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学习背诵方法,尝试背诵。新知讲解借助图示背诵。样子齐头并进飞奔而来白浪翻滚形成水墙拉长,变粗出现一条白

7、线风平浪静越来越近再近些白线很快移来水天相接的地方远处声音山崩地裂响声越来越大又沸腾起来隆隆响人声鼎沸第四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新知讲解 学习“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写法,学写事物的变化过程。提示:回想生活中体现事物变化的情景内容,如“太阳从地平线上(海上)升起来”“雨渐渐下起来了”“天边的晚霞烧起来了”等,然后注意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观察顺序,借助方位连接词,写清楚变化过程。新知讲解环节三:练习巩固,课堂答疑环节三:练习巩固,课堂答疑随堂练习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观:看,察看;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读 gun 道教的庙宇。天下奇观()游客参观()清风

8、道观()人生观()随堂练习 二、选词填空。(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2)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3)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4)大雪飘飘,一株红梅傲然()在风雪中。沸腾奔腾屹立挺立随堂练习三、品析句子。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1)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2)下面图片()能概括这句话所描绘的画面。拟人B随堂练习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1)句中“_”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体现人多的成语我还能写两个,如:_、_。(2)想象句中所描绘的画面,我体会到了现场人们_

9、的心情。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急切随堂练习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1)这句话把_比作_,是作者从_(视听触)觉中感受到的大潮的雄伟气势。(2)仿写比喻句。草地里传来蛐蛐有节奏的鸣叫,就像_。潮声闷雷滚动听一首美妙的乐曲随堂练习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相互交错的,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形象,使人身临其境。课堂总结观 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江水涨高朦胧、宁静雄伟、壮美余波汹涌江潮卓绝壮美观者无不倾倒板书设计阅读丛书中的钱塘江的夜潮(节选),再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