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7 比的意义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掌握比的意义和应用,学会解决真实问题二、教学重点1.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比的意义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2.识别比的大小关系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四.1 教学内容4.1.1 内容一: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 比的定义对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含义的数进行比较所得的关系,称为比2. 比的表示方法比的表示方法有冒号表示比、分数表示比和百分数表示比4.1.2 内容二:比的意义及应用1. 比的意义比既有相等的含义,也有不相等的含义,能够表示数量的大小关系,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比较运算方式2. 比的应用比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了许多实际应用场景,如比较身高、比较体重、比较成绩等等,这些场景都需要用到比的大小关系四.2 教学方法1. 比较法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将两个物体或实物进行比较的方式,以较形象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比的大小关系2. 课堂演示法通过课堂PPT或物品搭配展示比的大小关系,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五、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五.1 教学步骤5.1.1 教师引入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比是什么,如何表示。
5.1.2 教师讲解根据教学内容逐一讲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意义及应用5.1.3 教师演示利用课堂PPT或物品搭配展示比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比的意义5.1.4 学生练习分发作业,要求学生掌握比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训练加深对比的理解5.1.5 教师复述通过复述,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所学内容五.2 教学内容5.2.1 内容一: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教师给学生举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比的定义,比的定义是对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含义的数进行比较所得的关系,称为比;比的表示方法有冒号表示比、分数表示比和百分数表示比等5.2.2 内容二:比的意义及应用教师运用身高、年龄、人口等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意义和应用方法六、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或平时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定义、表示方法、意义及应用七、教学反思教学中,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