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上传人:Sup****ng 文档编号:36390324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1 9月12日夜,我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首映的、翘首以盼、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电影放映前举行了见面会。导演黄建新周恩来、邓颖超、宋美龄的扮演者与观众见了面;赶不及参加映前见面会的导演韩三平也放映结束后与观众见面互动,征求观众意见。现将观后感一吐为快。 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究竟牛在何处?且听在下道来。 一是影片主题牛。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二是主创阵容牛。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明星众多令导演在后期制作中

2、十分为难由于参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戏份会被删除,可我们真是下不了手。众多大牌明星难导演为难的同时,多至8位执行导演也有时令众明星无所适从人。 三是剧情牛: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四是表现手法牛。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

3、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2 星期五下午老师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建国大业,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感受颇多。 电影中有两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一个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领导人听到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不顾平时领导的形象,高兴地边喝酒边唱着国际歌。毛泽东喝醉

4、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着坐在门口的桌子边。周恩来兴奋地挥舞着手臂打着拍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外边儿热情的人民群众,欢乐地扭着秧歌,让人十分感动。另一个场景就是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刹那间举国欢呼,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新中国的成立不容易;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这让我更加清楚明白:幸福生活和平时代都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要更加珍惜新时代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的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盛昌盛!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3 影片建国大业。表现的历史事件

5、时间地域跨度大,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但是编导是大手笔,始终围绕民主建国进程这一主题,抓住国共两党既联合又斗争这一主线、民盟民革为代表的民主党派亲历政治协商,促进建国大业这一副线展开,展现了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最终发展走向。 影片安排了100多位明星出场,但是没有像往常一样,戏为明星服务,而是遵从艺术规律,明星为戏服务。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是重点,民盟民革的巨擘人物也是重点。编导不惜浓墨重彩泼将上去,使他们成为事件发展的推动人物,让他们有思想有语言有形象,还有生活细节的交相辉映。影片精彩之处在于对非主要角色的淡化处理,看似逢场作戏,实际是刻意安排。由于明星效应,每一个人物角色的现身亮相都是

6、剧情的需要,都给人深刻清晰的印象,而不是走过场,图显摆,因而没有感觉生硬牵强。编导是高明的服装设计师,详略剪裁体面得体;又是高明的绘画大师,泼墨写意随意点染驾轻就熟,自然得当。 影片故事性强,因而观赏性也强,对观众的要求也比较高,要对史实有所了解才好消化片中的情节内容,理解台词对话的含义;对史实不甚了解也无妨,囫囵吞枣仅看明星表演也是过瘾的。该片是大片,但是投资并不大,据说本来投资要达到4个亿,由于众多明星参与却大多不言钱,使投资大为减少;因为他们有一种想急切参与表现的欲望,怀揣一份艺术的良知和责任。我给唐国强的表演打90分;给张国立的表演打80分,他的演技固然可以,毕竟形象还是差了些许;张澜

7、也该打90分,我们此前对他的银幕形象不熟悉,感觉还可以;宋庆龄、宋美龄比此前的银幕形象都差,懒得打分了。 建国大业是一个平台,明星悉数登台展演,这本身也是建国60周年文化建设电影艺术水准的一个硕果展示,电影发展到今天,这是拿得出手的一盘菜,已足显中国气派。明星们开了一个好头,就要继续朝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观众捧抬你们,你们应该把心掏给观众;明星的奉献精神多一点,铜臭气味少一点,中国电影的发展就快得多。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井冈山开始到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到燎遍中国大地红色火海。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象,观看建国大业后我更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的不屈和其坚定的信

8、仰。 影片以重庆谈判开始,共产党为了国家和平,避免内战,牺牲自身利益,对国民党妥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重,以国家为重。然而,国民党却是假和平,真内战,之后的国共交锋当中,无不表现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真正的政党和国民党自私自利为蒋家一家之天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红军攻占上海后,全部红军暂时都睡在大街上。看了之后让人热泪盈眶,同时又有一个自豪感油然而生&为有中国共产党正义之党而自豪,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豪。 观影后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能够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再到中共领导人为了民主和平飞往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签订协议,停

9、止内战。再到联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等等。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的表现。而国民党却腐败至极,无视老百姓的生死,一意孤行,自掘坟墓,最终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是真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这让我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5 今天,我观看了一场红色电影建国大业。 这部电影向我们介绍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为实现建国大业,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来谈判,在这一年的10月10日签署了双十协定。1946年6月,国民党返南京一个月后,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国原解放区发动总攻,内战全面爆发。许多进步人士遭到了国民党走狗的迫

10、害,4天后闻一多向群众述说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结果在当天晚上,闻一多被杀害,之后又发生了许多事件,直到1947年7月,才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迁往河北,而在这一个月的南京,蒋介石成了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影片讲述了通过无数中国共产党员的努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团结、永不分裂的团队,面对困难,他们顽强拼搏,不畏艰险。回想起来胜利真的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英勇的战士和人民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感珍惜。相比起来,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

11、富强!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篇6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我知道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去报效我们的祖国。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这四年多时间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之间的种.种变化。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领袖们,听到战役结束后我军大获全胜的那一刻。这几个改变了我们历史命运的伟人,一起喝酒,一起唱歌的那一幕,让人十分的感动。那时毛主席说长江以北,不会在有大的战争,回想起他们十几年经历的苦难,历历再目,让他们的感情一一的迸发,无数革命人的宝贵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欢呼,沸腾。我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