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36364847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05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著作之中,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

2、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勿耻不知”。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朱熹对此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说“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他强调读书方法在“熟读精思”,即“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宇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这便是“精读”。宋以前,我国传统的

3、阅读方法大多散存于文人的各类著述当中。宋人张洪把朱熹有关读书的言论整理成集,即朱子读书法。元、明、清时这类著述屡见不鲜,如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代胡承诺的读书说、陈继儒的读书十六观、清代魏际瑞的读书法等。当时对“治学”“读书”“阅读”并没有区分,很多论“读书法”的著述,实则是论“治学法”,多是在论“治学之法”时兼及“阅读之法”。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法“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著紧用力,曰居敬持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读书方法有的应归于阅读态度或习惯如“著紧用力”“居敬持志”。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主要是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内容深湛,

4、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内容大大扩展。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虽然大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也有不少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也认为读书方法有“精读”“阅读”(即泛读)两种,但他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5、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在我国近现代阅读史上,阅读材料的最大变化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纸杂志的出现。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报刊杂志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导致人们阅读方法的改变。近代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材料发生变化的必然。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方法也需跟进。(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扬雄、诸葛亮关于读书方法的表述看似不同,实则

6、一样,都属于泛读法。B. 朱熹否定陆九渊的读书法,他的读书法有六条,不过他特别注重“熟读精思”法。C. 马雪瑞认为读书既需要“精读”,也需要“泛读”,二者需要兼顾,不可偏废。D. 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纸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会催生“浏览”法、“速读”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陆九渊的话语进一步阐释不在字句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B. 文章第三段列举元、明、清时一些作家的著作,阐明宋代以后出现了专门介绍我国传统阅读方法的著作。C. 文章以“宋以前”“晚清”等词语照应题目,着重分析朱熹、马雪瑞的读书法,层次清晰,详略得当。D

7、. 除了引用论证,文章还使用了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既论述不同的读书法,也有力支撑了文章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朱熹看来,“熟读”是“精思”的前提,而“精思”就是要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直至融会贯通。B. 鉴于中国文人没有区分“治学”“读书”“阅读”,关于“读书法”的著述,实际上是谈论“治学”之法。C. 中国古代文人主要阅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这些著作内容深湛,理当采用精读法;而集部著作浩如烟海,更适于泛读。D. 根据马雪瑞的观点,我们阅读长短不同的著作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短篇文章应“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这值得借鉴。【答案】1. B 2

8、.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朱熹否定陆九渊的读书法”错误。原文说“朱熹对此多有质疑”,首先,“此”是指上文中的泛读法,陆九渊只是其中一个;其次,“多有质疑”只是表示怀疑,而不是“否定”。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对比论证”错误,文章没有使用“对比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朱熹看来”错误,张冠李戴。原文说“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

9、通,这便是精读”,可知该项内容是文章作者的分析,并不是朱熹的观点。B.“中国文人没有区分治学读书阅读”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说“当时对治学读书阅读并没有区分”,依据语境,“当时”是针对“元、明、清”而言的,也就不能说“中国文人”了。D.“这值得借鉴”错误。从原文“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可知,“值得借鉴”的并不是“短篇文章应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

10、占比已超过11%。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6.6万辆和254.2万辆,累计销量渗透率达12.1%。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将迎来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环节。妥善做好回收利用工作,不仅能促进电池金属原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源头矿产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还有助于更好激发消费意愿、促进汽车消费,培育壮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截至9月底,17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9985个。由于处理成本高、赢利困难、管控不严,在正规渠道之外,仍有不少

11、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摘编自韩鑫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人民日报2021年12月08日)材料二:9月3日,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在湖南韶山市动工建设。该生产线投资1.5亿元,年处理废旧锂电池达2.2万吨,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能够满足湖南省及周边省份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需求。作为科研合作方,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俊丰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对复杂废气的深度协同治理,大大提升整个行业的清洁水平。在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剧毒物质、磷化物、氮氧化物、超细粉尘、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物等复杂废气,十分危险而且难于净化,行业内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方

12、法和技术。妥善治理这些复杂废气,成为废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重中之重,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经过不懈努力,由张俊丰团队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关键技术,围绕复杂废气治理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获批4项),解决了这一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摘编自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在湖南动工建设人民网2022年09月03日)材料三:在江苏,类似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共有1065个,主要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等79家企业设立,网点数量占全国的7.6%,居全国第二位。初步测算,去年全省实现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量超2万吨,回收率约75%。省工信厅调研指出,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的开端,按照动力电池

13、5-8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首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今年将迎来“退役潮”。一边是近在眼前的动力电池“退役潮”,一边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5.3万元/吨涨至今年4月21日的47.5万元/吨,涨幅近十倍。涨价压力下,“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不断攀升。广发证券预计,到203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千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占比达84%。在江苏,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想象无限的千亿级“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14时,江苏现有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549家,其中1年内新成立的多达2311家。(摘编自江苏:新能源车电池回收,一

14、个千亿级大市场新华日报2022年04月29日)材料四:“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强化溯源管理。探索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设一批集中型回收服务网点。同时,工信部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行业标准,抓好标准宣传落实;加大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另外,还要加大政策支持,持续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树立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标杆企业。工信部也将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创新产品和

15、服务模式,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及项目建设。(摘编自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万余,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初步建立,科技日报2021年12月10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有所变化,2021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基本持平。B. 虽然百余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了近万个回收服务网点,但仍有不少退役动力电池没能被正规回收。C. 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能够在湖南韶山市动工建设,得力于张俊丰团队啃下了回收“硬骨头”。D. 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千亿级“蛋糕”,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都纷纷设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环节,如何回收利用这些动力电池,就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双碳目标实现等问题。B. 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含氟剧毒物质、磷化物、氨氧化物、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物等复杂废气,这些废气十分危险且难于净化。C. 动力电池“退役潮”,加速了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不断攀升。D. 工信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