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6364645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南太湖联盟高中2021-2022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调研检测历史(一)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南太湖2022年新学考调研检测(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论语八佾中有一段话,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意是说,周朝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由此可知,孔子( )A. 具有改革精神B. 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C. 反对制度束缚D. 注重修正统治者的修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孔子认为周朝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制度完备,因此孔子称赞周礼。这说明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B项正确;孔子代表的是守旧的奴隶主贵族,而非

2、改革派,排除A项;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恢复周礼,这是保守的表现,并不反对制度束缚,排除C项;注重修正统治者的修养,与材料的主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 史记孝文本纪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这折射出当时的治国思想是( )A. 黄老无,与民休息B.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C. 罢黜百家,儒学独尊D. 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汉文帝较为节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治国思想是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A项正确;均输平准,盐铁官营以及罢黜百

3、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的举措,排除B、C项;D项是秦朝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3. 杜甫在无家别里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人,世乱各东西。”“无家别”是因为( )A. 安史之乱B. 八王之乱C. 七国之乱D. 黄巢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杜甫生活于唐朝玄宗年间,经历了安史之变,看到了安史之乱后,农村寂寞荒凉的情景,A项正确;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排除B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C项

4、;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年,排除D项。故选A项。4. 如图是某学生就我国元朝民族融合所作的示意图,据此可知,经历图中的融合后形成了( )A. 准噶尔部B. 维吾尔族C. 回回D. 女真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汉族、畏兀儿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蒙古人以及其它民族的融合下,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C项正确;准噶尔部是清朝时期的蒙古部落,排除A项;维吾尔族是唐代回鹘人的后裔,与材料所列民族无关,排除B项;女真人是满族的先民,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 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

5、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A. 鸦片战争时期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4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英人”“广州”“亚罗号”等信息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在华暴行,B项正确;鸦片战争、国民大革命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三者与“亚罗号”事件不符,排除A

6、、C、D项。故选B项。6. 某同学整理史料时看到下图文字,该史料最有可能是( ) A.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B.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C. 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D.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西北军民”、“停止一切内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7、,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因此该史料是张学良、杨虎城通电,A项正确;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个宣言对推动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作用,排除B项;中国国民党于1937年7月17日发表了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与图片内容无关,排除C项;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布于1937年,鼓舞了全国民众,推动了国民党抗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7. 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

8、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最主要的特征是,技术和组织上的变化改变了生产,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组织上的变化”首先展开的生产领域是( )A. 棉纺织业B. 交通运输业C. 化学工业D. 采煤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8世纪60年代(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发端于棉纺织业,A项正确;交通运输业、采煤业并非工业革命首先开展的领域,排除B、D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项。故选A项。8. “如果古希腊人宣称自己是雅典人或底比斯人,他指的仅仅是他生活的小城镇。准确地说,这里既是

9、他的家,也是他的国家。古希腊的每个城邦都是一个国家。”这集中反映了( )A.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B. 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C. 古代文明的多元化特征D. 古希腊人扩大影响的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希腊)。古希腊人将城邦视为自己的国家,也视为自己的家,这反映了古代希腊地区小国寡民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特指雅典,排除B项;材料仅仅涉及到古希腊一个地区,无法反映出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排除C项;古希腊人扩大影响的主要方式是对外殖民,这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A项。9. “实际上,欧洲那时已经忘了欧洲之名。它变成了一

10、个彼此分隔的世界,在那里起作用的都是小的地区,是狭窄有限的母邦”。导致这时期欧洲“彼此分隔”出现的制度性因素有(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城市自治制度 议会君主制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本题要求选择导致这时期欧洲“彼此分隔”出现的制度性因素。封君封臣制度属于中世纪欧洲分裂的政治因素;庄园与农奴制度属于中世纪欧洲分裂的经济因素;城市自治制度属于欧洲分裂的社会因素;议会君主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属于分裂的因素。符合题意的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10. 某部著作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11、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法兰西内战D.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近代世界史。据材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B项正确。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发表于1867年,排除A项;法兰西内战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写成于187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于1883年在马克思遗体安葬上发表的讲话,排除D项。故选B项。二、选择题11. 下述材料是睡地虎秦简中徭律部分

12、条文的抄录:“御中发徵(徭役),乏弗行,赀(罚)二甲(盔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批评);六日到旬,赀一盾(盾牌);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免除徭役)。”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徭役无度B. 以刑代罚C. 管理混乱D. 注重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根据秦简记载,秦朝规定,服徭役抵达时间有一定的规定,根据失期长短给予一定的惩处,同时明确规定,如果服徭役路程中遭遇水雨,免除徭役,这说明当时注重法制,D项正确;“水雨,除兴(免除徭役)”说明并非徭役无度,排除A项;“水雨,除兴(免除徭役)”并非以刑代罚,排除B项;

13、根据秦简记载,当时对于服徭役的管理是比较有序的,而非混乱,排除C项。故选D项。12. 两税法实施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一评价侧重于关注两税法( )A.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 遵从了“量入为出”的原则C. 加重了百姓的税赋负担D. 抑制了唐朝的土地买卖和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可知,材料评价认为两税法以各地收

14、税最高年份为标准作为两税定额,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加重了百姓负担,C项正确;材料评价并没有涉及到两税法和农民人身控制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两税法”明确提出了量出为入财政立法原则,排除B项;两税法并不能抑制土地买卖,而且材料本身未提到两税法和土地兼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 文学是一定历史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 察举制科举制世袭制C. 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D. 科举制世袭制察举制【答案】A【解析】

15、【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为汉代的察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为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为唐朝的科举制,因此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14. 雷颐在历史进退曾说到:“当体制变革作为历史的要求被提出之后,体制内最下层,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发动戊戌维新运动。”为了推动“体制变革”,这些“读书人”主张(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建立中华共和国C.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 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发动戊戌维新运动”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根据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